
如何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doc
3页如何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 正宁县周家初中 王凤娟摘要:美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美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美育实施的效果美术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参与性、感染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美术课程教学;二是课外、校外美术教育活动;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显性和隐性的育人作用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农村学校美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最薄弱环节,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通过对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现状、问题的调查研究,针对目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明确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提高对美术教育性质、作用的认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美术教师队伍,推进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问题及对策; 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其他的学科中无法代替的,但当前美术教育现实可以说与我们想象的差距还很大,尤其在乡村基础教育中整个美术教育是严重缺失的,美术教育在乡镇中学是非常薄弱的我校是所农村初级中学,目前学校丢弃还未充分调动学生美术教育的兴趣,还没有建立科学的美术评价体系,学生的美术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
一、 目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够乡村与城市的最大区别也体现在教育氛围的差异上,而教育氛围又包括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几个方面,就美术教育情况来看,城市的小孩子基本上可以受到较为正式美术教育,而校外的美术班也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了,可乡镇小学一般第一课堂都没有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受到好的美的熏陶和教育了! 2.农村落后的经济基础,使教学资源受到限制较过去而言,农村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和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农村中学主要缺乏公共文化设施,校外是一望无垠的田野,再没有其他与美术教学相关的设施农村经济本身就落后,地方政府也无法大力投资教育事业,这就限制了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学资源美术教育不能和其他文化课相提并论,它需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如图书、教学器材等,但对于那些落后的农村来讲是不可实现的3.美术师资的匮乏与浪费并存农村学校,有些是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转正,他们极少经过美术教育的培训,就是有这些老师也被安排上其它课了,农村中小学真正开设美术课的学校也只有中心校,即使课程表上有美术课也是拿来应付上级检查的,其实是拿来上语文、数学等要统考的课。
在考试科目中,美术课不属于统考科目,因此美术教师在评优、晋级时的成绩不便计算,最终的工作得不到学校的认可诸多因素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能安心工作,教师队伍就逐渐流失4.缺少教学工具和教学场所,难以有效开展美术教学多年来不少学校虽然有了美术教师,但学校从来就没有配置专门的画室和有关美术教学的用具和材料,教师很难按学科特点进行规范的教学,就是示范也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罢了,根本就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象中国画没有宣纸、没有国画颜料、毛笔等怎能去画好国画,岂不是笑话吗?那学生又能怎样知道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呢?美术教学就是直观教学,需要教师亲自示范,不示范就起不到应有的教学5.学生缺乏美术学习的兴趣首先,受到农村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买到好的美术用品,如绘画材料、美术图册等,而且有的家庭条件也不允许学生把钱浪费在美术用品上,此外学生的升学压力也很大,无法把较多的时间投入到绘画中,这就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其次,教师传统的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资源不充足,教学内容仅限于课本教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少,知识面不够宽泛教学过程中没有吸引学生眼球的实物和亮点,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不高,那么学习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使教学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本能很好的施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村的经济状况、地理条件和师资力量所导致的,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设备和设施,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观也就受到了限制,怎样让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健康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1.联系农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因时制宜、走出课堂、描绘自然、体验生活、开阔视野农村虽比城市落后,但其自然景观非常丰富,对美术教学是很好的题材,这是城市学校无法比拟的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外出写生,农村大自然的河流、田野、树木、农舍都各有特点,让学生领会自然之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还提高了学生捕捉素材的技能此外,农村蕴含着当地特有的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在乡间文化的缩影,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有用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美术调研,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因此,联系农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让学生就地取材体验身边的美,这才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最有效的方法2 、导入方法新鲜多变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猜谜之中,自然导入新课,这样既开发学生智力,又加深学生对所画物体的印象,将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还可以对范画或临摹对象进行欣赏、评价、使学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构图、造型,产生美的向住,激发强烈的作画欲望,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水到渠成,同时、还可以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而兴趣被激发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似难而易”,可谓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
最后,使学生感到:“噢,我也会”的心灵感应3.完善美术教师的制度,提高待遇首先,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制定规范的教育制度,重视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并将其纳入教育部的发展规划之中其次,对美术等美术教育的考评方法也要进一步改进,制定明确、公正、可量化的考核指标,纳入教育考核的体系,美术教师开设的第二课堂指导活动要计算工作量,另计劳酬第三,相关单位或部门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设备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确保一定的美术教学经费,使美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第四,真正提高美术教师的地位,美术教师在评优、晋级等方面同其他任课教师享有同样的待遇4.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教师首先要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创设更多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很快地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入课题,如游戏法、猜谜法激趣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体验美术学习此外,美术教学中的多媒体也是不可缺少的,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存的特点辅助课堂教学,不但使美术教学显得更直观,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最后,利用其他学科的优势带动美术教学比如在美术课堂中引入音乐的元素,在学生绘画时播放合适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增加创作灵感。
5 、媒体语言形象具体媒体语言指的是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语言描述等一些“辅助工具”教学中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如透视规律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仅靠语言的描述很难理解,利用演变教具不仅让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而且使美术课摆脱了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说教学生在心情愉快中积极思维,进入其境,接受美的教育 6 、鼓励审美个性, 培养审美意识在教学中,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美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 鼓励美术表现, 激发美术创造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美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
作业评价时应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美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让同学们的美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美术个性表现出来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和热情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每一件作品、每一次尝试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真诚的关注,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表现积极性,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使美术教学得以顺利开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万丽君.走向公平的美术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7-42.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参考文献: [3]康万栋.中小学素质教育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