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许昌市第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5页河南省许昌市第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22-24题2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定下列数值( )A.agC.e 从题干中可知杭南长高铁客运专线东起浙江杭州,西至湖南长沙,连接了东部和中部,所经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平坦,途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月均温大于0℃,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mm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重庆、江苏、湖北、浙江、四川、湖南、江西、安徽7个省2个直辖市所以途径浙江、江西、湖南地区属于属于沿江工业地带,该区域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大量废气二氧化硫,是酸雨频发地区18.【目的】本题旨在考查交通线路建成的意义,考查学生读图的推断能力杭南长高铁客运专线是一条承担区域间长途旅客为主、城际旅客为辅,同时兼顾与南北方向高速铁路之间转换客流的东西向客运专线建成通车的意义:优化我国铁路网布局,缩短中西部与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加快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将大大改善浙中城市群的综合交通条件,增强浙中城市群与沪、杭等城市的“同城效应”,进一步提升金华区域性铁路枢纽的功能和地位3. 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读“某日地球日照图”和“某卫星绕地球运动轨迹示意图”,回答21--23题21.如果此时赤道上西半球部分全部处在夜半球,则北京时间是:A.3:20 B.15:20 C.2:00 D.14:0022.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是90分钟。 从上述时间开始,该卫星连续飞行四圈后,右图中最靠近晨线的城市是:A.甲 B.乙 C.丙 D.丁23.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沿岸为寒暖流交汇 B. 乙沿岸有著名渔场C. 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D. 丁此时盛行东南风参考答案:B A D4.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年河流实测流量和降水量逐月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9. 图中8月的一次降水过程中,最大降水量与河流的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该河流的这个时间差逐年增大,这可能是由于该流域:A. 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B. 气候趋暖,蒸发量不断增大C. 降水强度逐年增大 D. 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20. 该河流域的主要气象灾害是:①滑坡 ②台风 ③赤潮 ④旱涝灾害 ⑤泥石流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⑤参考答案:19. D 20. B一次降水过程中,最大降水量与河流的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该流域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植涵养水源能力增强该河流的这个时间差逐年增大。 该河流域的雨季时间长, 5月份开始进入雨季,应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19题详解】图中8月的一次降水过程中,最大降水量与河流的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该河流的这个时间差逐年增大,这可能是由于该流域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植涵养水源能力增强,D对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现象减轻,A错气候趋暖,与植被破坏有关,不是该时间差的成因,B错这个时间差与降水强度关系不大,C错20题详解】该河流域的雨季时间长, 5月份开始进入雨季,应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是台风、旱涝灾害,②、④对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①⑤错,赤潮属于生生物灾害,③错B对,A、C、D错5. 如图1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强,有大气层据此回答1~2题1.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 ( )A.表面均温更高 B.属于远日行星C.昼夜温差更大 D.大气层厚度更厚2.在“第二行星家园”上( )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 ②存在大气“热力环流” ③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 ④可见地球从西方“升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1.C 2.A6.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7.图示洋流中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 C.③位于北半球 D.④位于南半球18.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 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②洋流有降温或减湿作用 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参考答案:17.C 18.C 7. 下图为某岛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该岛的气候特征是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凉爽干燥 B. 终年温和湿润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 终年高温多雨4. 该岛沿海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热带种植园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C. 商品谷物农业 D. 乳畜业参考答案:3. D 4. A3. 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太平洋,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地气压带的控制,形成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答案选D项4. 热带雨林气候区,适宜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故答案选A8. 下图展示了高铁站的四种布局模式,其中最有利于快速形成新经济增长中心的是A. 孤岛型 B. 机场飞地型 C. 城市边缘型 D. 城市中心型参考答案:C9.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回答5-7题5.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天津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A.清明、雨水 B.立冬、立秋 C.小雪、大寒 D.雨水、处暑6.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M)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A.①表示大雪 B.②表示立春 C.③表示秋分 D.④表示芒种7.当M位于③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达到最大值C.长江口的流量达到最小值 D.南亚盛行西南风参考答案:5.C 6.D 7.B10. 下图是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机器变化趋势统计图(基尼系数数值越高,表明地理集中程度或专业化程度越高),读图回答15~16题: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A.电子制造业 B.服装制造业 C.食品加工业 D.黑色金属冶炼业16、该种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A.北煤南运 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 D.人口迁移参考答案:B D11. 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某城市局部微规划示意图。 图中砂层和砾石层由上部砂层和下部砂石层两层组成该地区一次降水过程中,土层含水量一般未达到饱和入渗率是指一次降水过程中从地表渗入土层的水量占本次降水总量的百分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图示区域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大小的排序正确的是A. 坡地>浅凹绿地>停车场 B. 停车场>浅凹绿地>坡地C. 浅凹绿地>停车场>坡地 D. 浅凹绿地>坡地>停车场2. 若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关于图中坡地入渗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 降水强度越大,入渗率越大 B. 降水时间越长,入渗率越大C. 土壤湿度越大,入渗率越大 D. 土壤粘度越大,入渗率越大3. 下列关于该城市微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A. 布置浅凹绿地主要是为了绿化城市环境B. 布置浅凹绿地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C. 砂层和砾石层对下渗雨水净化作用明显D. 土层和砂层对下渗雨水净化作用较明显参考答案:1. D 2. B 3. D1. 图示区域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大小与土壤入渗率有关,绿地的入渗率最高,可蒸发水分充足坡地其次,停车场是水泥地,入渗率最低,可蒸发水分最少所以实际蒸发量是浅凹绿地>坡地>停车场,D对。 A、B、C错2. 若其他条件相同,图中坡地入渗率状况是降水强度越大,径流快,入渗率越小,A错降水时间越长,入渗率越大,B对土壤湿度越大,入渗率越小,C错土壤粘度越大,水不易下渗,入渗率越小,D错3. 该城市微规划布置浅凹绿地主要是为了增加下渗,减少城市内涝,A错城市地表硬化,水土流失问题少,B错砾石层对下渗雨水净化作用差,C错土层和砂层对下渗雨水净化作用较明显,D对12. “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手段,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快车、巴士、代驾等出行方式下图为我国智能出行分布图(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9. 图中智能出行500万人次/年分界线最接近我国的A.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 黑河——腾冲线C. 800mm等降水量线 D. 南方与北方分界线20. R省区人口数量与重庆市相近,但智能出行次数远低于重庆市,主要是因为A. 气候湿热 B. 信息闭塞 C. 地表崎岖 D. 经济落后参考答案:19. B 20. D19.根据所学结合图示可知,图中智能出行500万人次/年分界线最接近我国的黑河——腾冲线,选B20.根据材料,“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手段,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快车、巴士、代驾等出行方式。 因此,“智能出行”与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等息息相关图中R省区为贵州省,其人口数量与重庆市相近,但经济发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