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学年上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教材培训.pptx
60页2017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教材培训广州市骏景中学 罗双兰八年级教科书编写说明• 二、体系结构与主要内容八年级语文教科书,每册6个单元,包 括5个以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为主的阅读 单元(与七年级教科书各单元一致)和1 个活动探究单元,同时在各单元穿插安排 • “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 词诵读”等内容,并新增 “口语交际”专 题一)阅读与活动探究单元阅读单元的组织仍然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 ,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各单元的人文主题涵盖“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板块所选主题均是 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容易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有利于激发 他们学习语文和读书的欲望,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与七年 级淡化文体、强调阅读方法不同,八年级教科书比较注重文 体特征,以实用性文体(如新闻、传记、演讲词等)的教学 为主,交叉安排说明性文章和以散文为主的文学作品古诗 文集中编排在每册的第三、六单元,以内容主题归集,兼顾 文体,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大致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 呈现梯度,并注意前后呼应具体安排情况列表如下:• 每册教科书安排一个活动探究单元,以任 务形式呈现,各单元任务安排情况列表 • 如下:(二)写作专题• 八年级教科书中的写作专题主要 有三方面内容:一是继续培养一般写 作能力,“语言要连贯”“表达要得 体”;二是各类文体写作,如传记、 游记、读后感等;三是改编式写作, 主要是学习仿写。
与七年级教科书一 样,写作题目力求灵活多样,并注重 搭建台阶,突出支撑性和指导性八年级教科书写作专题安排表如下 :(三)口语交际• 从八年级教科书开始,新增“口语交 际”栏目口语交际专题的设计,体例与 写作专题相同,由口语指导和口语实践两 部分组成口语指导,通过介绍一些精要 的程序性知识,帮助学生抓住能力训练要 点其中举了很多现实生活的例子,学生 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学习体会口语 实践,每个专题设计一至三道题目,提供 一定的情境,供学生进行训练八年级教科书口语交际专题安排• 八上讲述;复述与转述 • 八下应对;即席讲话(四)综合性学习• 与七年级教科书一样,八年级教科书每册安排3次综合性 学习,每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一个专题展开,培养学生多方 面的语文能力这些活动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文化” 专题,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关键词展开学习活动,紧扣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 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如“人无信不立”“以和为 贵”等一类是“语文生活”专题,让语文学习化身为一 次次精彩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在 活动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并与时俱进,学会利用信息 技术辅助语文学习,如“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古诗苑漫 步”等。
还有一类是“综合实践”专题,突出非连续性文 本的阅读,倡导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较复 杂的任务,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如“身边的文化遗 产” “倡导低碳生活”等八年级教科书共安排综合性学习6次(五)名著导读• 与七年级教科书一样,八上八下教科书各安排2次名著导读,每次1部主推荐名著,2部自主阅读名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和兴趣所选名著以课程标准推荐书目为主,并尽量与课文配合与七年级教科书相比,八年级教科书的名著导读更注重介绍某一类书籍的阅读策略,如“纪实作品的阅读”“科普作品的阅读”等主推荐名著之外,每次另推荐2部供学生自主阅读的名著,提供简短的导读,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自行安排阅读从八年级教科书开始,名著导读不再提供“精彩选篇”这既是因为由于八年级课文篇幅较长而教材容量有限,更是因为要突出“整本书阅读”的要求,鼓励学生多读整部著作八年级教科书共推荐12部名著六)课外古诗词诵读• 与七年级教科书一样,八上八下教 科书各安排2次课外古诗词诵读,每 次4首所选诗词除课程标准推荐的 诵读篇目外,另增加若干经典名篇, 要求学生能够熟读背诵,加深对传统 文化及汉语美感的体认,丰富文化积 累。
七)补白•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八年级教科书延续七年级教材的做法,利用教材空白处设置了十多则知识短文,介绍一些语法修辞知识、阅读写作知识和背景资料少数直接引用现成资料,多数由编者编写语法修辞知识类补白,尽量用课文中的例子,以贯彻随文学习的思路;内容不求全面,突出基础性,少用术语;写法上,由具体语言实例导入,采用归纳法,语言力求简洁、生动、好懂这些补白文字不要求占用课堂时间,仅供学生课外阅读参考阅读写作知识和背景资料随机安排,旨在给学生的课文学习提供一些辅助资料三、主要特点• 八年级教科书在与七年级教科书在核心 理念、整体思路、框架结构等方面保持总 体一致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 特点既合乎语文学科教学的规律,又体现 了本学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也显示出 教材编写的创新精神1.“文体学习”成为阅读和写作的主线• 八年级教科书阅读单元的语文要素以各类文体阅 读为核心,包含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方面,注重 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以及实用类文本的能力; 活动探究单元更是要深入研究与文体有关的各种过 程性、实践性问题在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文体 的特点也较为突出以八上教科书为例,第三单元 后的课外古诗词诵读均为汉魏古诗,与课文《唐诗 五首》(均为律诗)形成呼应;第六单元后的课外 古诗词诵读均为宋词,且均为小令,使学生通过诵 读了解小令的特征,为后面学习篇幅较长的中调做 准备。
1.“文体学习”成为阅读和写作的主线• 八年级教科书的写作部分也突出了文体 写作的重点,除“语言要连贯” “表达要• 得体”这两个培养一般写作能力的专题和 “学习仿写”这个改编式写作专题外,其 他写作专题(包括活动探究单元的写作部 分)均为文体写作一般写作能力专题中 的“表达要得体”,也基本上围绕着实用 类文体展开2.活动探究单元改变教科书的单元组织 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活动探究单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以课 文为中心的单元组织方式,它以活动任务 为轴心,以阅读为基础,以探究为内核, 以写作为落脚点,整合阅读、写作、口语 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 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 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 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活动探究单元也试图改变学生以课文学 习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在这里,学习课文 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某一文体的基本特点, 把握其阅读策略,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基 础实践活动,则引导学生从课内拓展开 去,或实施采访,或模拟演讲,或朗诵鉴 赏,或揣摩台词、排演戏剧实践活动的 开展,需要充分利用课文阅读中学到的知 识,并自主搜集、整理、建构相关知识。
• 比如八上第一单元,设计了三个任务:新闻阅 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任务一要求学生阅读课本 提供的消息、特写和通讯文本,把握新闻在结构和写 作方式上的特点任务二设计了一个新闻采访活动, 要求学生模拟报社的运作机制,召开新闻选题会,确 定报道题材,制定小组采访方案,并开展采访活动 实际上,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要自主了解很多新 闻方面的知识任务三落脚在写作上,要求学生将任 务二搜集的素材,整理成一篇消息或者通讯活动探 究单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综 合的语文素养,深化学生对相关文体的认识,也有利 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3.口语交际专题为“说”的教学提供了抓手• 部编教材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呈现出阶段性安排的特点 七年级教科书主要将口语交际的内容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中 ,培养一般的口语交际能力八、九年级教科书则以口语 交际专题的形式对包括讲述、复述、转述、应对、即席讲 话、讨论、辩论等常见的口语交际类别进行分项训练,以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活动探究单元中也包含了相对 独立的口语交际专题,如八上第一单元的“新闻采访”、 八下第四单元的“举办演讲比赛”等之所以设计专门的 口语交际专题,是因为目前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比 较薄弱,缺乏专门的、适用的口语交际教材。
从技能训练 出发培养口语能力,也是一线教学的成功经验教材的设 计力求使训练序列更明晰,重点更突出5.对学生自读的要求有所提高• 八年级教科书对学生自读的要求有所提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读课文的比例有所提高,每个阅读单元都安排两篇自读课文(七年级多为一篇),活动探究单元的课文则都设计为自读课文第二,两篇自读课文中有一篇不设旁批,只有阅读提示,更需要学生在阅读中依靠自己的力量第三,课后练习、阅读提示中推荐的阅读篇目数量有所增加(文言文课文也有推荐阅读篇目),类型也更丰富,除了课文的出处、同类型作品、同作者作品外,还有像《〈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这样的浅易研究著作6.课后练习的探究色彩有所增强•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中的课后练习也需要有所变化,以适应学生的发展,不断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基于这一考虑,八年级教科书课后练习的探究色彩有所增强如八上第24课的一道 练习题: “细读《赤壁》《渔家傲》,想一想:这两首诗词分别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既体现了 “素读”的理念,又用“猜想—验证”的方式,将“阅读前要先知人论世”的传统思路反转,做了有趣的探讨。
7.新开发了一批课文• 部编语文教科书选文以经典为主,旨在使学生多接触人 类思想文化的精华,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选文强调 时代感,下大力度开发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又有一定经典 性的新课文有的单元甚至全由新课文组成,为语文教学注 入了新的活力 • 以八年级上册为例,新课文开发情况如下(共14篇) • 第一单元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 颁发》《“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 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 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美丽的颜色》 • 第四单元 《昆明的雨》《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 《白杨礼赞》 • 第五单元《蝉》《梦回繁华》 • 第六单元《富贵不能淫》《周亚夫军细柳》活动探究单元概述• 本套语文教材在八、九年级设置了四个活 动探究单元,每册教材安排一个,分别学 习新闻(八上)、演讲(八下)、现代诗 (九上)和戏剧(九下)它们给教师的 教学提供了更大空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教师予以高度关注这里从设置思 路、主要特点、教学方式和评价策略四方面对活 动探究单元加以概述,以便教师从整体上• 理解这种新的单元组织形式体现学习内容本身的特点,突出其特有的教学重 点。
• 活动探究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具有比较强的“活动 性”,如果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对相关文本 做静态的理解、赏析,这样就很难把这些内容真正教 到位进而言之,活动探究单元的部分文本并不适宜 当作一般的“文章”来教学例如,教学一般课文时 ,常常要对文章的语言做文学性的赏析,或揣摩一些 词句的深层意蕴,但这样的教学点与新闻(特别是消 息)“快速准确地将信息传递给具有一般文化水平的 受众”的本质属性并不完全合拍本套教材通过设置 活动探究单元,重新厘定、校准了相关学习内容的教 学重点简而言之,就是要“以新闻的方式学习新闻 ”“以演讲的方式学习演讲”,等等明确“活动”“探究”的性质与目的,探索 新的教学方式• 活动探究单元和语文综合性学习都很强调“活动”与“探究”,其不同之处在于:•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活动比较复杂,往往要进行综合性的、课题式的探究;活动探究单元的活动与探究都有着更为明确的学科特性,不强调跨学科,主要是以语文方式,完成语文任务,发展语文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探究单元的活动与探究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活动和探究式教学的延伸与发展• 需要提醒的是,相比教师们已经比较熟悉的语 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究单元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