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高质量通病及防治.doc
11页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2.1轴线位移 基础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错位原因分析:砖砌体(1)基础收分(退台)尺寸未掌握准确,收分不均因而造成轴线位移 (2)控制桩埋设不够,采取间隔吊中,出现偏差3)放线错误,轴线偏差大,边线与中线搞错防治措施:认真复核收分尺寸,在基础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并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砌 筑基础直墙部分;纵、横墙及隔墙基础砌筑应设置龙门板及中心桩,在横墙基础拉中心线 时,应符合相邻轴线距离,以检查中心桩是否出现位移情况,如有位移应及时处理,认真 放线,经常复核2.2基础标咼偏差基础标咼不在同一水平面,出现咼低不一现象原因分析1)砖基础垫层(灰土、混凝土)标高偏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的标高准确 (2)基础大放脚皮数杆未能贴近大放脚,找标高时易出现偏差 (3)砌基础未找平放线,造成各部分标高不一4)基础采用大面积铺灰砌筑方法,铺灰面过长,因停歇过长,挤浆困难,使 灰缝过厚而出现超高现象防治措施:加强对基层标高的控制,砌筑前对基层标高复核一遍,局部低凹处,用豆石混凝土垫平; 基础皮数杆采用小断面方木或钢筋制作,尽可能夹在基础中心位置,以便检查;采用在基 础外侧立皮树杆、检查标高时,应配以水准尺核对水平标高;砌筑宽大基础大方脚,采取 双面挂线保持横向水平;砌筑采用小面铺灰,随铺随砌,认真控制灰缝厚度。
2.3防潮层失效 防潮层开裂不密实,不能阻止地下水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潮湿粉刷 脱落,墙皮酥松剥落原因分析:(1) 采用砌筑剩余砂浆作防潮层使用,抗渗性能降低 (2)防潮层基面上,未清理干净,未浇水湿润或浇水不够,影响与基面的粘结 (3)表面抹压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早期脱水,强度、密实性达不到要求,或者出现裂缝 (4)冬期施工,防潮层受冻、失效防治措施:防潮层应用1:2.5水泥砂浆铺砌2cm厚,不得用砌砖剩余砂浆或水泥代替;铺设前,基面 文档应扫清、湿润;铺抹应用木抹子揉平,待开始收干时,抹压 2〜3遍,抹压时可刷一遍水泥浆,进一步堵塞毛细管通路,要求一次抹完不留施工缝,或留在门口位置,并浇水养护 不少于3天;冬期施工应适当护盖防冻,不得掺加抗冻剂2.4砖砌体组砌混乱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 ,砖柱出现包心砌法,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圈通天缝,降低砌体强度和整体性;清水墙出现竖缝宽窄不 匀,影响美观原因分析:(1) 操作人员砌混水墙忽视组砌形式,致使出现多层砖的直缝和“二层皮”现象2) 砌砖柱需用大量七分砖,打砖较费工时,操作人员为省事常不打七分头砖,用包心砌 法。
3)在同一单位工程,采用几个砖厂的砖,致使砖的规格、尺寸不一,造成累积偏差, 而常变动组砌形式防治措施:砌砖墙应注意组砌形式,砌体中砖缝搭接不得少于 1/4砖长;内外皮砖层,每隔五层砖应有一层丁砖拉结(五顺一丁),使用半砖头应分散切于混水墙中;砌砖柱坚持打七 分头砖,严禁采用包心砌法;砌砖柱灰缝砂浆应饱满,每砌完一层应进行一次竖缝刮浆塞 缝工作,以提高砌体强度;同一单位工程中,尽量使用同一砖厂的砖2.5游丁走缝大面积清水墙常出现丁砖竖缝歪斜,宽窄不匀,丁不压中,上下竖缝错位、 搬家等现象原因分析:(1)砖的长宽尺寸误差较大,如砖的长为正偏差,宽为负偏差,砖一顺一丁时, 竖缝宽度不易掌握,误差逐层积累,易产生游丁走缝 (2)砌墙摆砖时,未考虑窗口位置对砖竖缝的影响,当砌至窗台处分窗口尺寸时,窗的边线不在竖缝位置,使窗间墙的竖缝 搬家上下错位3)采用里脚手架砌砖时,看外墙缝不方便,易产生误差,出现游丁走缝 防治措施:砌清水墙前应进行统一摆砖,确定组砌方法和调整竖缝宽度;摆砖时应将窗口位置引出, 使砖的竖缝尽量与窗口边线相齐;砌筑时,应强调使丁砖的中线与下层条砖的中线重合 (即 丁压中);每砌几层砖中,宜沿墙角1m处,用线锤吊一次竖缝的垂直度;沿墙面每隔一定 距离,用线锤引测,在竖缝处弹墨线,每砌一步架或一层墙后,将墨线向上引伸,以 控制游丁走缝的出现。
2.6水平缝不直,墙面凹凸不平清水墙同一条平缝宽度不一致,个别砖层冒线砌筑;水平缝 下垂;墙体中部凹凸不平文档原因分析:(1) 砖规格偏差较大,两个条面大小不等,砌筑时随意跟线,易使灰缝宽度不一致;个别 砖大条面偏大较多,不易将灰缝砂浆压薄,而出现冒线砌筑2) 墙长度较大时,拉线不紧,挂线产生下垂,跟线砌筑后,灰缝易出现下垂现象3) 当第一步架墙体出现垂直偏差进行调整后,砌第二步架交接处易出现凹凸不平4) 操作不当,铺灰厚薄不匀,砖不跟线,摆砖不平5) 经常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平整度防治措施:砖规格偏差大,应注意跟线砌筑,随时调整灰缝,使宽度大小一致,砌砖宜采取小 面跟线;挂线长度超长(15〜20m时,应加腰线,腰线砖探出墙面 3〜4cm将挂线搭在 砖面上,由角端穿看挂线的平直度,用腰线砖的灰缝厚度调平;当第一步架墙体出现垂直 偏差,第二步架调整时,应逐步收缩,使表面不出现太大凹凸不平;灰浆要铺平,摆砖要 跟线,每块砖要摆的横平竖直;瓦工应带托线板,吊线锤,经常检查表面平整度,做到三 皮一吊, 五皮一靠2.7墙体留置阴槎,接槎不严,砌筑时随意留槎,且多留置阴槎,接槎部位用砖渣填砌,使 墙体截面严重削弱,阴槎部位接槎砂浆不严,灰缝不顺直。
原因分析:(1) 操作者对留槎重视不够,图方便随意留直槎,且多数留阴槎2) 施工组织不当,导致留槎过多;由于重视不够,留直槎时,漏放拉结条或拉结条长度 不够,间距过大,拉结条部位的砂浆不饱满⑶ 后砌12cm厚隔墙留置的阳槎(马牙槎)不正不直,接槎时,由于咬槎深度较大,使接 槎砖上部灰缝不宜塞严4)退槎留置方法不统一,留置大退槎工作量大,退槎灰缝平直度难以控制,使接槎部位 不顺线防治措施:砌墙时,对施工留槎应作统一规划;外墙大角尽量做到同步砌筑不留槎,或在一步架 留槎处,二步架改为同步砌筑,以加强墙角的整体性;纵横墙交接处,有条件时,尽量安排 同步砌筑;留退槎确有困难时,应留引出墙面 12cm的直槎,并按规定设拉结条,使咬槎砖缝由纵横墙交接处,移之内墙部位,增强墙体的整体性;后砌 12cm隔墙,宜采取在墙面上留榫或槎的做法,接槎时,应在榫或槎洞口内先填塞砂浆,顶皮砖的上部灰缝,用大文档铲或瓦刀将砂浆塞严,以稳固隔墙,减少留槎洞口对墙体截面的削弱2.8立柱、门窗、洞口、阳台、上下左右不成线砖砌立柱、门窗洞口和阳台边线,上下左 右不在一条直线上,出现歪斜,错边等情况原因分析:(1) 砌筑前没有弹线,轴线偏差。
2) 多层建筑弹线时,没有固定在一端轴线上量尺3) 平面不弹线,砌墙不吊线,标高控制不严 防治措施:层层弹出墙体中心线和砌筑边线,砌筑大角时校准垂直线;皮数杆上应标明楼地面、 门窗洞口及圈梁标高;每层弹线,应从同一端轴线上量尺,消除偏差;立柱、门窗洞口、 阳台逐层分中定位,弹好砌筑边线;安装时先测好标高,上下吊角吊边;砌筑时做到左右 拉通线,上下挂线锤2.9干砖上墙,砌体粘结不良 砖未浇水湿润,采取干砖砌筑,砖与砂浆出现粘结不牢现象, 降低砌体强度原因分析:(1) 班组浇湿砖制度不健全2) 水源不足3) 脚手架上的余砖未淋水,接砖时未浇湿砖⑷制度不严 防治措施:建立专人在砖笼上浇水的制度;避开供水高峰,尽量利用早、中、晚时间在砖笼上浇 水湿砖,或建蓄水池,贮水浇砖;脚手架上备水桶储水,坚持浇湿已风干的砖;接砖时 瓦工应带水壶,先浇水湿墙,后铺灰浆砌筑;坚持戴指套砌筑;建立“干砖上墙,推倒重 砌”的制度2.10灰缝厚薄不匀,砖墙挑手(螺丝墙) 砌筑灰缝厚薄不一,造成在一个层高的砌体,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不能交圈,成螺丝形原因分析:(1) 灰缝无控制,拉线不直,皮数杆与实际砖行不一致。
2) 未坚持皮皮挂线砌筑 防治措施:按进场砖的实际尺寸画皮数杆,房屋四角、楼梯间或纵横墙交接处立皮数杆;拉线要 直,皮数杆与第一层砖不符时,应用豆石混凝土找平;按皮数杆砌好大角,坚持皮皮拉通 线,线应绷紧、平直,做到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跟要对平2.11砂浆不饱满砖层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 80%竖缝内无砂浆,有瞎缝原因分析:⑴采用M2.5或M2.5以下水泥砂浆砌筑,搅和不匀,和易性差,挤浆费劲,用大铲或瓦刀铺 刮砂浆易产生空穴,砂浆层不饱满•(2)采用大缩口铺灰方法,使砌体砖缝缩口深度达 2〜3cm使砂浆饱满度降低 防治措施:砌砖尽可能采用和易性好,掺加塑化剂的混合(微沫)砂浆砌筑,以提高灰缝砂浆饱 满度;改进砌筑方法,避免采用推尺铺灰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括浆法、挤浆法,“三一砌 砖法”(即使用大铲、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的砌筑方法),严禁用干砖砌墙2.12砂浆强度不稳定砂浆强度忽高忽低,或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原因分析:(1) 水泥不合格,受潮或过期,活性降低2) 砂子内泥土杂物含量超过规定3) 计量不准确或材料不计量4) 制作、养护砂浆试块不合标准,试块未按实际养护温度换算强度防治措施:进场水泥必须有合格证明才能使用,立窑水泥抽样检验体积安定性必须合格;砂子应 满足材质要求,如使用含泥量超过规定的砂,必须增加水泥用量或增加搅拌时间,以除去 砂子上的泥土;采用重量配合比,设磅秤,坚持计量;无底试模,必须放在铺上报纸的干 砖上;气硬性混合砂浆试块,应放在不通风的室内(气温 20± 3C,自然湿度)养护;水泥砂浆试块,应放在潮湿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 90%保存6昼夜,其余时间放在水池内养护;当试块养护的室温达不到规定标准时,应将 28天强度按实际养护温度换算。
2.13墙面勾缝粗糙、污染 清水墙面勾缝深浅不一致,竖缝不实,十字缝搭接不平,墙缝 内残浆未扫净,墙面被砂浆严重污染原因分析:1)清水墙面勾缝前未经开缝,刮缝深度不够或采取大缩口缝砌砖,使勾缝砂浆不平, 深浅不一致;竖缝挤浆不严,勾缝砂浆悬空未与缝内底灰接触,与平缝十字搭接不平,造 文档成开裂、脱落2)勾缝前,墙面可浇水湿润,使勾缝砂浆早期脱水收缩开裂,或墙缝内 浮灰未清理干净,影响勾缝砂浆与缝内底灰的粘结,日久脱落 (3)脚手眼堵塞不严,补缝砂浆不饱满,堵孔砖与原墙面砖颜色不一致,留下永久痕迹 (4)加浆勾缝,托板托住墙面,弄脏而留下印痕或墙面浇水过湿,扫缝时,墙面被砂浆污染防治措施:勾缝前,应对墙体缺楞掉角部位,瞎缝、刮缝深度不够的灰缝开凿,开缝深度为 1cm左右,缝子上下切口应开凿整齐;勾缝前,浇水冲刷墙面浮灰和清除灰缝表层不实部分, 待砖墙表皮略见风干时,再开始勾缝;勾缝用 1 : 1.5水泥砂浆,稠度以勾缝镏子挑起不 落为宜,勾凹缝深度为4〜5mm做到切口整齐;勾完缝应扫缝,应先水平缝,后竖缝顺缝 扫,并经常抖掉扫帚中的砂浆粉粒,减少对墙面污染;堵塞砖墙脚手眼时,应清楚洞内残 余砂浆,浇水湿润,并铺砂浆,用砖挤齐;勾缝时墙面不应过湿,天气干燥,勾缝后应喷 水养护;勾缝托板端刨成尖角,以减少对墙面的接触和污染;干燥天气,勾缝后应喷水养 护。
2.14温度裂缝在房屋顶层两端出现八字形裂缝,在平屋顶外墙顶部两端屋檐下,或顶层、二层圈梁 2-3皮砖的灰缝位置出现水平裂缝;在转角处纵横墙相交处,形成柱横墙包角裂缝;在较 长的多层房屋楼梯间,楼梯休息平台与楼梯邻接部位发生竖向裂缝原因分析:(1)平屋顶房屋,未设保温层或保温层未施工前,由于混凝土和砖砌体线膨胀系数不 同(前者比后者约大一倍),在较大温差作用下,屋面伸长受到砖砌体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