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化学有机化学硝基化合物和胺.ppt

76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89236250
  • 上传时间:2024-09-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8MB
  • / 7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硝基化合物和胺学习要求:学习要求:1.掌握胺的分类、命名及区别伯、仲、叔胺方法掌握胺的分类、命名及区别伯、仲、叔胺方法2.熟练掌握胺、酰胺的化学性质熟练掌握胺、酰胺的化学性质4.掌握一些其他含氮化合物的重要性质掌握一些其他含氮化合物的重要性质5.了解季铵盐和季铵碱的特性了解季铵盐和季铵碱的特性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硝基化合物和胺 1.分类分类(1)一硝基化合物和多硝基化合物一硝基化合物和多硝基化合物(2)伯伯、、仲仲、、叔叔硝硝基基化化合合物物((1°,2°,3°硝硝基基化化合合物)物)(一)硝基化合物(一)硝基化合物15.1  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对应的是几级碳对应的是几级碳HO-NO2硝酸硝酸R-O- NO2硝酸酯硝酸酯R-NO2硝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HO-NO亚硝酸亚硝酸R-O- NO亚硝酸酯亚硝酸酯R-NO亚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v硝基化合物可看成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取硝基化合物可看成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后的衍生物代后的衍生物 2、命名、命名  以硝基作为取代基,烃为母体以硝基作为取代基,烃为母体。

      异构现象异构现象Ar(R)—NO2Ar(R)—ONO 硝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亚硝酸酯亚硝酸酯 N和和C相连相连C和和O相连相连化学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不水解不水解水解生成醇和亚硝酸水解生成醇和亚硝酸⒊⒊结构结构CH3NO2:偶极矩为3.4D; 键长均为0.121nm ⒈⒈  烃类直接硝化烃类直接硝化       ⑴⑴  芳烃硝化芳烃硝化        ⑵⑵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脂肪族硝基化合物⒉⒉卤代烷硝基取代卤代烷硝基取代 15.2    制备制备 15.3 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4.4.多硝基化合物具有爆炸性多硝基化合物具有爆炸性5.5.液体硝基化合物是良好的有机溶剂液体硝基化合物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6. 6. 比重大于比重大于1 1 3. 硝基化合物的偶极矩较大硝基化合物的偶极矩较大沸点比相应的卤代烃高沸点比相应的卤代烃高1.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是无色而具有香味的脂肪族硝基化合物是无色而具有香味的液体液体,难溶于水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醇和醚而易溶于醇和醚;2.大部分芳香族硝基化合物都是大部分芳香族硝基化合物都是淡黄色淡黄色固体固体,有些一硝基化合物是液体有些一硝基化合物是液体,它们具有它们具有苦杏仁味苦杏仁味;有有毒性毒性. 7.硝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硝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脂肪族伯和仲硝基化合物的脂肪族伯和仲硝基化合物的N-O伸缩振动在伸缩振动在1565~1545 cm-1 和和1385~1360 cm-1,叔硝基化合叔硝基化合物的物的N-O伸缩振动在伸缩振动在1545~1530 cm-1 和和1360~1340 cm-1.•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N-O伸缩振动在伸缩振动在1550~1510 cm-1 和和1365~1335 cm-1.  硝基乙烷的红外光谱硝基乙烷的红外光谱 硝基苯的红外光谱硝基苯的红外光谱 1. 1. 互变异构与酸性互变异构与酸性具有具有αα-H-H的硝基化合物,可与强碱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盐。

      的硝基化合物,可与强碱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盐这是因为具有这是因为具有αα-H-H的硝基化合物存在的硝基化合物存在σ,π-σ,π-超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导致发生互变异构现象的结果:导致发生互变异构现象的结果:硝基甲烷、硝基乙烷、硝基丙烷的硝基甲烷、硝基乙烷、硝基丙烷的pKapKa值分别为:值分别为:10.210.2、、8.58.5、、7.8 7.8 15.4 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一、一、 与碱作用与碱作用 用共振论的观点,可解释为硝基化合物的共轭碱可以用共振论的观点,可解释为硝基化合物的共轭碱可以被共振所稳定被共振所稳定 显然,显然,不含不含αα-H-H的的 3°3°硝基化合物就不能与碱作用硝基化合物就不能与碱作用 2. 2. αα-H-H的缩合反应的缩合反应 与羟醛缩合、与羟醛缩合、ClaisenClaisen缩合反应类似缩合反应类似 3 3、与亚硝酸的反应、与亚硝酸的反应 第三硝基烷与亚硝酸不起反应此性质可用于第三硝基烷与亚硝酸不起反应此性质可用于区别三类硝基化合物区别三类硝基化合物 例例1例例24.硝基的还原硝基的还原(1)硝基化合物与还原剂硝基化合物与还原剂(如铁如铁,锡和盐酸或催化加氢锡和盐酸或催化加氢)(2)作用作用,可以得到胺类化合物可以得到胺类化合物:注注意意::此此反反应应不不可可逆逆,,氧氧化化会会带带来来苯苯环的破裂!环的破裂! •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用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用碱金属的硫化物碱金属的硫化物或或多硫化物多硫化物,硫硫氢化铵氢化铵、、硫化铵硫化铵或或多硫化铵多硫化铵为还原剂,可以为还原剂,可以选择性还原选择性还原其中的一个硝基成为氨基:其中的一个硝基成为氨基:选选择择性性还还原原其其中中的的一一个个硝硝基基成为氨基成为氨基. 选择性还原选择性还原 • 该该反反应应是是在在中中性性条条件件下下进进行行,对对于于那那些些带带有有酸酸性性和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基团的化合物可用此法还原和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基团的化合物可用此法还原.(2) 催化加氢催化加氢----工业上由硝基化合物制取胺工业上由硝基化合物制取胺 v 酸性酸性条件下中间体的生成条件下中间体的生成:• 在在中性中性条件下还原条件下还原,很容易停留在很容易停留在 N-羟基苯胺羟基苯胺(3) 在不同介质中还原得到不同的还原产物在不同介质中还原得到不同的还原产物• 在在不同碱性不同碱性条件下条件下,可得到不同的还原产物可得到不同的还原产物: •在在不同碱性不同碱性条件下条件下,可得到不同的还原产物可得到不同的还原产物:Na3AsO3Fe + NaOHZn + NaOHFeH2O2Zn + NaOHNaOBr v它们可能是由两分子不同的中间产物缩合而成它们可能是由两分子不同的中间产物缩合而成• 氧氧化化偶偶氮氮苯苯如如进进一一步步还还原原可可得得偶偶氮氮苯苯或或氢氢化化偶偶氮氮苯苯.这这些些产产物物如如经经强强烈烈还还原原条条件件下下进进一一步步还还原原,最最后后都都可可得得到苯胺到苯胺.  5. 5. 硝基对苯环的影响硝基对苯环的影响((1 1)对酚、芳酸的酸性及芳胺碱性的影响)对酚、芳酸的酸性及芳胺碱性的影响将使酚、芳酸的酸性增强。

      将使酚、芳酸的酸性增强将使芳胺的碱性减弱将使芳胺的碱性减弱 v 硝基是硝基是间位定位基间位定位基,它使苯环钝化:,它使苯环钝化:• 由于硝基的钝化影响,硝基苯不能发生傅由于硝基的钝化影响,硝基苯不能发生傅-克反应2)). 苯环上的取代反应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 硝基对其邻位和对位上的卤素取代基有硝基对其邻位和对位上的卤素取代基有活化作用活化作用 (3) 对卤原子活泼性的影响对卤原子活泼性的影响 氨分子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中的氢原子被一个或几个烃基一个或几个烃基取代取代后的化合物后的化合物统称为统称为胺胺 还有一类相当于还有一类相当于NHNH4 4+ +ClCl--和和NHNH4 4+OH+OH--的化合物:的化合物:1、分类、分类( 二二 )    胺胺15.5 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注意比较注意比较 v分类分类3:一元胺、二元胺:一元胺、二元胺….• 相应于氢氧化相应于氢氧化铵铵和铵盐的四烃基取代物,分别称为和铵盐的四烃基取代物,分别称为季铵碱季铵碱和和季铵盐季铵盐:: ((1)胺的)胺的习惯命名法习惯命名法::2.胺的胺的命名法命名法:: 含有两个氨基的化合物称为含有两个氨基的化合物称为 “二胺二胺”: 二乙胺二乙胺N-甲基环己胺甲基环己胺N-甲基甲基-N-乙基环丙胺乙基环丙胺 ((2)复杂的胺)复杂的胺    以烃作母体,氨基作为取代基以烃作母体,氨基作为取代基                       来命名来命名 2-甲基甲基-4-(N,N-二乙氨基二乙氨基)戊烷戊烷3.季铵类化合物季铵类化合物(CH3CH2)4N+Cl-氯化四乙铵氯化四乙铵     乙酸二甲铵乙酸二甲铵(二甲胺乙酸盐)(二甲胺乙酸盐)3.  胺的结构胺的结构胺与氨的结构相似,氮原子是SP胺与氨的结构相似,氮原子是SP3杂化杂化 氢氧化三甲乙铵氢氧化三甲乙铵        很快转化,不能分离很快转化,不能分离 能分离到两种对映体能分离到两种对映体 v 脂肪烃硝化困难,不用此法;脂肪烃硝化困难,不用此法;伯芳胺伯芳胺一般由芳香族一般由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还原制取:硝基化合物还原制取:例例1::例例2::15.6 胺的制法胺的制法1. 从硝基化合物还原从硝基化合物还原——伯胺伯胺 15.6 胺的制备⒈⒈  氨(胺)的烃基化氨(胺)的烃基化⑴⑴  硝硝基基化化合合物物的的还还原原        ·  催催化化氢氢化化      ··  化化学学还还原原     ··· 选择还原选择还原⒉⒉ 含含N化合物的还原化合物的还原⑵⑵  腈的还原腈的还原  制备伯胺,并增加一个制备伯胺,并增加一个C原子。

      原子 ⑶⑶  酰胺的还原酰胺的还原⒊⒊ 醛、酮还原氨化醛、酮还原氨化 ⒋⒋ 伯胺的特殊制备伯胺的特殊制备⑴⑴ Hofmann降解反应降解反应   此法是制备伯胺独特而又可靠的方法此法是制备伯胺独特而又可靠的方法 ⑵⑵  Grabriel 合成合成 5.  苯炔苯炔 15.7 一元胺的物理性质一元胺的物理性质1. 气味:气味:胺具有特殊的气味,低级胺与氨的气味相似如:三甲胺有很重的胺具有特殊的气味,低级胺与氨的气味相似如:三甲胺有很重的鱼腥味NH2CH2CH2CH2CH2NH2 有腐烂肉类的味道,被称为腐肉胺有腐烂肉类的味道,被称为腐肉胺 2. 沸点:沸点:低级胺为气体或易挥发性液体,高级胺为固体伯胺的沸点高于低级胺为气体或易挥发性液体,高级胺为固体伯胺的沸点高于非极性有机物,但低于相应的醇非极性有机物,但低于相应的醇3. 极性:极性:4. 溶解度:溶解度:低级胺溶于水,能和水形成氢键低级胺溶于水,能和水形成氢键碳原子数相同的胺中有什么变化规律?碳原子数相同的胺中有什么变化规律? 5、、 胺的光谱性质胺的光谱性质①①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 N-H键:在键:在3500~3600cm-1有伸缩吸收峰。

      有伸缩吸收峰            叔胺没有叔胺没有N-H键,所以在该区域没有吸收峰键,所以在该区域没有吸收峰 C-N键:键:1350~1000 cm-1有伸缩吸收峰有伸缩吸收峰 胺的核磁共特征类似于醇和醚胺的核磁共特征类似于醇和醚②② 核磁共振谱核磁共振谱 胺分子中接近氮原子的氢的化学位移,胺分子中接近氮原子的氢的化学位移,比在醇和醚中接近氧原子的氢的化学位移小比在醇和醚中接近氧原子的氢的化学位移小  苯胺的红外光谱苯胺的红外光谱 •胺的核磁共振谱:胺的核磁共振谱: v一、碱性碱性15.8 胺的化学性质胺的化学性质R-NH2  +  H2O                  RNH3+  +  OH-• 从胺的从胺的Kb值或值或pKb可知胺显弱碱性可知胺显弱碱性N原子有未共用对,能接受原子有未共用对,能接受质子,胺是路易斯碱,是亲核试剂质子,胺是路易斯碱,是亲核试剂  ⑵⑵  芳胺〈芳胺〈 NH3〈〈  脂肪胺脂肪胺⑴⑴  脂肪胺脂肪胺        胺是弱碱,所以胺盐遇强碱则胺是弱碱,所以胺盐遇强碱则释放出游离胺,可分离提纯胺释放出游离胺,可分离提纯胺⑶⑶ 芳胺芳胺水溶液中:水溶液中:Me2NH 〉〉 MeNH2 〉〉 Me3N  〉〉 NH3 胺的碱性:胺的碱性: · 从电子效应考虑,烷基愈多碱性愈强。

      从电子效应考虑,烷基愈多碱性愈强                    ·· 从溶剂化考虑,烷基愈多碱性愈弱从溶剂化考虑,烷基愈多碱性愈弱                   ··· 还有立体效应的影响还有立体效应的影响气态:气态: Me3N 〉〉 Me2NH 〉〉 MeNH2 〉〉 NH3胺可溶于强酸中可用于分离纯化胺胺可溶于强酸中可用于分离纯化胺•从电子效应考虑:烷基越多碱性越强;从电子效应考虑:烷基越多碱性越强;•从溶剂化效应考虑:烷基越多碱性越弱从溶剂化效应考虑:烷基越多碱性越弱 ⑷⑷ 取代芳胺取代芳胺 例如:比较下列化合物碱性大小例如:比较下列化合物碱性大小>>>供电子基团供电子基团吸电子基团吸电子基团 特点:特点:a.   产物是混合物给分离提纯带来了困难产物是混合物给分离提纯带来了困难             b.  卤代烃一般用伯卤代烃卤代烃一般用伯卤代烃             c.   控制条件:使用过量的氨,则主要制得伯胺;控制条件:使用过量的氨,则主要制得伯胺;                   使用过量的卤代烃,则主要得叔胺和季铵盐使用过量的卤代烃,则主要得叔胺和季铵盐。

      2.  烷基化烷基化⑴⑴ 脂肪胺脂肪胺 • 工业上苯胺的甲基化反应工业上苯胺的甲基化反应:N-甲基苯胺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二甲基苯胺过量过量 • N-烷烷基基(代代)酰酰胺胺经经还还原原又又得得到到胺胺.因因此此利利用用胺胺的的酰酰基基化化和和酰酰胺胺的的还还原原反反应应,可可以以一一种种胺胺为为原原料料制制取取另另一一类类的胺化合物的胺化合物.3 酰基化酰基化可用可用LiAlH4还还原成胺原成胺(1)伯胺、仲胺与酰基化试剂伯胺、仲胺与酰基化试剂(酰氯酰氯,酸酐酸酐)发生酰基化发生酰基化(2)     反应反应,生成生成N-烷基烷基(代代)酰胺酰胺: •可发生傅克反应可发生傅克反应• 邻对位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2) 芳胺与酰氯或酸酐发生酰基化反应芳胺与酰氯或酸酐发生酰基化反应,生成芳胺的酰生成芳胺的酰      基衍生物基衍生物: [分离叔胺分离叔胺]——在乙醚溶液中,伯仲叔胺混合物经乙在乙醚溶液中,伯仲叔胺混合物经乙酸酐酰基化后,再加稀盐酸,只有叔胺仍能与盐酸酸酐酰基化后,再加稀盐酸,只有叔胺仍能与盐酸成盐C) 保保护护氨氨基基——芳芳胺胺易易氧氧化化((如如硝硝化化反反应应等等))。

      由由芳芳胺胺酰酰基基化化制制得得芳芳胺胺的的酰酰基基衍衍生生物物((较较稳稳定定)),,带带反反应结束后再水解转变为原来的芳胺应结束后再水解转变为原来的芳胺A)胺的酰基衍生物多为结晶固体胺的酰基衍生物多为结晶固体,且有一定的熔点且有一定的熔点,根据根据      熔点的测定可推断熔点的测定可推断(鉴定鉴定)伯胺和仲胺伯胺和仲胺.(B) N-烷基烷基(代代)酰胺呈中性酰胺呈中性,不能与酸成盐不能与酸成盐. v伯胺或仲胺与磺酰化剂作用,生成相应的伯胺或仲胺与磺酰化剂作用,生成相应的芳磺酰胺芳磺酰胺:• 分离、鉴别伯、仲、叔胺分离、鉴别伯、仲、叔胺4. 磺酰化磺酰化 *N-R烷基烷基-苯磺酰胺苯磺酰胺N,N-二二R烷基烷基-对甲基苯磺酰对甲基苯磺酰胺胺不溶于碱不溶于碱,固固体析出体析出溶于碱溶于碱叔叔胺胺不不发发生生磺磺酰酰化化反反应应,不不溶溶于于碱碱,蒸蒸馏馏分分离离 5. 与与HNO2反应反应⑴⑴  脂肪胺脂肪胺  ⑵⑵ 芳胺芳胺小结:小结:   ①①   0℃时,有时,有N2↑为脂肪伯胺为脂肪伯胺               ②②    有黄色油状物或固体,则为脂肪和芳香仲胺有黄色油状物或固体,则为脂肪和芳香仲胺。

                     ③③    无可见的反应现象为脂肪叔胺无可见的反应现象为脂肪叔胺               ④④    0℃时无时无N2↑,而室温有,而室温有N2↑,则为芳香伯胺则为芳香伯胺               ⑤⑤    有绿色叶片状固体为芳香叔胺有绿色叶片状固体为芳香叔胺 # 6.氧化:.氧化:  芳胺:无色芳胺:无色  → 黄色黄色 →  红棕色红棕色 ①① 加氧加氧②② 脱氢脱氢 苯胺的氧化反应很复杂苯胺遇苯胺的氧化反应很复杂苯胺遇漂白粉漂白粉溶液即呈溶液即呈紫色紫色(含有醌型结构的化合物),可以此来(含有醌型结构的化合物),可以此来检验苯胺检验苯胺. v氨基是很强的邻、对位定位基,容易发生亲电取代氨基是很强的邻、对位定位基,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反应:((1)卤化)卤化——速度快,速度快,溴化溴化和和氯化氯化得得2,4,6-三卤苯胺三卤苯胺:• 思考思考: 如何鉴别苯酚与苯胺如何鉴别苯酚与苯胺?白色沉淀白色沉淀• 苯胺与苯胺与碘碘作用只得到一作用只得到一元碘化物元碘化物:7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v——主要产物主要产物对溴乙酰苯胺对溴乙酰苯胺:乙酰化乙酰化溴化溴化水解水解苯胺的一元溴化物制备苯胺的一元溴化物制备使苯胺活使苯胺活性降低!性降低! 例例1——间位取代反应间位取代反应例例2——对位取代反应对位取代反应((2)硝化)硝化——注意硝酸的氧化作用和氨基的保护注意硝酸的氧化作用和氨基的保护氨基的氨基的保护保护间位取代反应间位取代反应,注意条件注意条件 ((3)磺化)磺化——“内盐内盐”• 伯胺与伯胺与氯仿氯仿和和强碱强碱的醇溶液加热,则生成具有的醇溶液加热,则生成具有恶臭恶臭的的异腈:异腈:• 这这是是伯伯胺胺((包包括括芳芳胺胺))所所特特有有的的反反应应,,可可作作为为鉴鉴别别伯胺的方法。

      伯胺的方法注意条件注意条件8. 伯胺的异腈反应伯胺的异腈反应 8.季铵盐和季铵碱季铵盐和季铵碱⑴⑴ 季铵盐季铵盐   是强酸强碱盐是强酸强碱盐用途:用途: ⑴⑴ 植物生长的调节剂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⑵⑵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       ⑶⑶ 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 ((2)季铵碱)季铵碱a.制备制备——季铵盐与强碱作用时,不能使胺游离出来,季铵盐与强碱作用时,不能使胺游离出来,而得到含有而得到含有季铵碱季铵碱的平衡混合物:的平衡混合物: * 若在若在强碱的醇溶液强碱的醇溶液中进行,由于碱金属的卤化物不中进行,由于碱金属的卤化物不溶于醇而沉淀析出,平衡破坏而生成季铵碱溶于醇而沉淀析出,平衡破坏而生成季铵碱 若用若用AgOH,反应也能顺利进行:,反应也能顺利进行:• 季铵碱是强碱季铵碱是强碱,碱性可与,碱性可与NaOH、、KOH相当 季铵碱加热分解的规律性:季铵碱加热分解的规律性:       ·    无无β—H的加热分解产物是醇,是取代反应的加热分解产物是醇,是取代反应      ··    有有β—H的加热分解产物是烯,是消除反应的加热分解产物是烯,是消除反应。

           ···  若若β—H不不止止一一种种时时,,符符合合Hofmann规规则则((双双键键C原原子子上上连有较少烃基的烯)连有较少烃基的烯)b.加热时分解加热时分解•霍霍夫夫曼曼规规则则——季季铵铵盐盐在在消消除除反反应应中中,,得得到到的的主主要要产物为双键上烷基最少的烯烃产物为双键上烷基最少的烯烃 β-H消去易难顺序:消去易难顺序:—CH3 >> RCH2—>> R2CH—影响影响β-H消去的难易因素消去的难易因素 vβ-H的酸性的酸性 v  立体因素立体因素 ⅣⅣ稳定,因此稳定,因此在在C1上发生消除生成上发生消除生成1-丁烯是主要产物丁烯是主要产物 v季铵碱加热分解反应历程季铵碱加热分解反应历程(双分子消除反应(双分子消除反应E2):):例例2::氢氧化三甲基仲丁基铵受热分解:氢氧化三甲基仲丁基铵受热分解: -氢原子氢原子1-丁烯丁烯•霍霍夫夫曼曼规规则则——季季铵铵盐盐在在消消除除反反应应中中,,得得到到的的主主要要产物为双键上烷基最少的烯烃产物为双键上烷基最少的烯烃• 若季铵碱的烃基上没有若季铵碱的烃基上没有 -氢原子氢原子,加热时生成叔胺和醇加热时生成叔胺和醇。

      当当β-碳上连有苯基、乙烯基、羰基、氰碳上连有苯基、乙烯基、羰基、氰基等吸电子基团时,霍夫曼规则不适用基等吸电子基团时,霍夫曼规则不适用 例如:例如: 霍夫曼消除反应的应用霍夫曼消除反应的应用——测定胺的结构测定胺的结构 例如:例如: 根据消耗的碘甲烷的摩尔数可推知胺的根据消耗的碘甲烷的摩尔数可推知胺的类型;测定烯烃的结构即可推知类型;测定烯烃的结构即可推知R的骨架 例如:例如: •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要产物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要产物1)(2)? v看看成成氢氢氰氰酸酸((H—C N::))分分子子中中的的氢氢被被烃烃基基取取代代后的生成物其中的碳和氮均为后的生成物其中的碳和氮均为sp杂化的v 命命名名((1))按按照照腈腈分分子子中中的的含含碳碳原原子子数数目目称称为为某某腈腈;;((2))或或以以烷烷烃烃为为母母体体,,腈腈基基作作为为取取代代基基,,称称为为腈腈基基某烷:某烷:(三)(三) 腈与异腈腈与异腈15.10 腈腈 ((1)一元腈)一元腈—卤烷与腈化钠(或腈化钾)作用卤烷与腈化钠(或腈化钾)作用((2)二元腈)二元腈—二二卤烷与腈化钠(或腈化钾)作用卤烷与腈化钠(或腈化钾)作用((3)酰胺或羧酸的铵盐与五氧化二磷共热)酰胺或羧酸的铵盐与五氧化二磷共热,失水生成腈失水生成腈15.10.1 腈的制法腈的制法 v腈加氢或还原生成伯胺(伯胺的制备方法之一)。

      腈加氢或还原生成伯胺(伯胺的制备方法之一)v水水解解反反应应——在在酸酸或或碱碱催催化化下下,,较较高高温温度度,,较较长长时时间下水解成羧酸:间下水解成羧酸:• 在在酸酸催催化化下下,,得得到到的的是是羧羧酸酸和和铵铵盐盐;;在在碱碱催催化化下下,,得到的是羧酸盐和氨得到的是羧酸盐和氨• 控控制制反反应应条条件件(室室温温,浓浓硫硫酸酸、、NaOH溶溶液液或或含含有有 6% ~ 12% H2O2 的的NaOH溶液溶液),使腈水解停留在酰胺阶段:使腈水解停留在酰胺阶段:15.10.2 腈的性质腈的性质 v是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单体,也是重要原料是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单体,也是重要原料v 丙烯腈的制备:丙烯腈的制备:((1)乙炔和腈化氢在氯化亚铜催化下加成()乙炔和腈化氢在氯化亚铜催化下加成(P74););((2)氨化氧化法:)氨化氧化法:丙烯腈的聚合丙烯腈的聚合——聚丙烯腈聚丙烯腈引发剂引发剂• 丙丙烯烯腈腈还还可可与与其其它它化化合合物物共共聚聚,例例如如:丁丁腈腈橡橡胶胶(如如1,3-丁二烯丁二烯).15.11 丙烯腈丙烯腈 v异腈又称异腈又称胩胩(Ka) 通式为通式为: RNC;异腈与腈为同分异;异腈与腈为同分异构体。

      构体v 异腈的结构异腈的结构::• 共振式:共振式:• 异腈的命名异腈的命名:按烷基碳原子数称为:按烷基碳原子数称为某胩某胩(或异腈(或异腈基某烷):基某烷):15.12 异腈异腈 v 碘烷与氰化银在乙醇溶液中加热:碘烷与氰化银在乙醇溶液中加热:乙醇乙醇• 伯胺的异腈反应(伯胺的异腈反应(P381):):• 这这是是伯伯胺胺((包包括括芳芳胺胺))所所特特有有的的反反应应,,可可作作为为鉴鉴别别伯胺的方法伯胺的方法15.12.1 异腈的制法异腈的制法 ((1)) 异异腈腈具具有有毒毒性性和和恶恶臭臭的的液液体体,,对对碱碱相相当当稳稳定定,,但但容容易易被被稀稀硫硫酸酸水水解解成成甲甲酸酸和和比比异异腈腈少少一一个个碳碳原原子子的伯胺:的伯胺:• 利用该反应证明异腈基的利用该反应证明异腈基的氮氮原子是直接与烃基的原子是直接与烃基的碳碳原原子相连的子相连的 ((2)异腈还原或催化加氢生成)异腈还原或催化加氢生成仲胺仲胺::((3)) 将异腈加热,则发生异构化而将异腈加热,则发生异构化而转变转变成相应的腈:成相应的腈:15.12.2 异腈的性质异腈的性质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