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平与效率行政伦理学.docx
4页《行政伦理学》课程教学辅助资料(一)只有引进伦理的视角,才能发现人类前进的正确方向无论对于当代发达国家,还是对 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财富的增长都不被视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相反,恰恰需要把 包括伦理在内的其他指标都纳入进来,用以标识人类的进步经济越是发展,就越需要伦理的回归,因为人们始终无法摆脱经济活动本身具有的内在 伦理属性—— 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康德指出:“有两样东西,我们越经常越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越使心灵充满日新月 异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对公共行政人员也好,对企业 家也好,对心中的“道德法则”充满敬畏更为重要 康德参考书李建华、左高山《行政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版王伟《行政伦理概述》人民出版社2001.6版张康之李传军《行政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版马国泉《行政伦理:美国的理论与实践》复旦出版社2006.6版特里・L •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1982年) 艾赅博、百里枫《解开行政之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1版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1997年)人大出版社2003.10版洛克(1632〜1704)《政府论》(1690年)孟德斯鸠(1689〜1755年)《论法的精神》(1748年)卢梭(1712〜1778)《社会契约论》(1762年)哈耶克(1899-1992)《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1945年)、《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自由 秩序原理》(1960年)罗尔斯:《正义论》(1971年)迈克尔・J •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1982年)第一章导论一、什么是行政伦理?“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伍德罗•威尔逊、古德诺)“凡国家立法、司法以外的政务总称行政,一般指政府体系中行政机关的事务魏劳 毕)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行政就是管理,但不是一般的管理,是对社会、组织中枢的管理亚里斯多德认为伦理学是研究善的终极目的,即至善的科学在汉语里,“伦”字的本意是指辈分、类别、顺序,可以引申为不同辈分之间、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理”字原指玉石上的条纹,具有治玉、条理、道理的意思引申为道理、规 则和原则伦理”就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的最初涵义是道路,以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等孔子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 “道”为天地万物的根基和运行规则这里的“道”,是指做人、治事的根本 原则德”是对“道”的认识,践行而后有所得东汉刘熙说:“德者,得也,得事宜也 得于“道”者而有“德“德”成为人或事物得之于“道”的属性得了道,就是有德之人道德”即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过学习、修养和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品德、达到的 境界以及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等在西方,“伦理的”与“道德的”两个词分别来自希腊语和拉丁语,最初的词义是相近 的,都具有“习惯、风俗”的意思亚里士多德说:“品格的德性来自于习惯。
也可以翻译 为:伦理德性是由风俗习惯熏陶出来的在一般意义上,伦理与道德常常通用,甚至“伦理道德”有时连在一起成了一个概念 伦理学常常也被称为道德哲学法律是客观外界的法,是意志的普遍性道德是主观内心的法,是意志的特殊性伦 理则是客观法与主观法的统一,它调整主观和客观、内在和外在、普遍和特殊之间的关系, 并在伦理的关系中实现人格的定在三者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丰富和充实的过程——黑格尔《法哲学原理》(1821年)孟子曰:“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一般认为,道德源于人的内心,属于精神性原则,表现为个体“应当”它具有内在性、 主观性、个体性伦理是内在道德的外在化,属于客观行为关系,表现为现实的群体规范, 它具有外在性、客观性、群体性进一步说,道德多指对人的行为进行判断的原则和标准,它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直接 判定行为的正当性伦理多指行为判断标准的理由,它通过对风俗习惯和观念的检验和反省 来对行为进行判断即为什么是对的? 一句话,“伦理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伦理情感和伦理戒律从最初时起就一直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来源,即平等和交换,或 社会的妥协像我们到目前为止一直讨论的各种道德一样,它既不依赖迷信,也不依赖宗教, 宽泛地说,它出自一种平静生活的愿望。
——罗素《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一是,善生活需要道德;二是,人类理性需要道德;三是,人类情感需要道德所谓行政伦理,就是行政领域的伦理,准确地说,是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伦理,也可以说 是政府过程中的伦理概括地说,行政伦理学是研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道德理念、道德准则、道德操守的 学说具体来说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行政机关整体的伦理约束、导向的机制;二是行政机关 人员,即公务员的伦理观念及其操守,也称为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二、 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视角1. 研究对象(教材10页)1)行政伦理主体;2)行政伦理关系;3)行政伦理行为2. 基本问题(教材16页)1)公共利益问题;2)公平正义问题;3)权力与责任问题;4)权利与义务问题;5) 公平与效率问题;6)治理与善治问题3. 研究视角第一,从目的性角度看一一把行政伦理看作是实现公正与正义、追求公共利益的价值 追求;第二,从功能性角度看一一把行政伦理看作是培养理想行政人格、塑造德性行政的 途径;第三,从工具性角度看一一把行政伦理看作是控制公共权力、防止权力腐败的手段与 方法三、 行政伦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 行政伦理的酝酿时期 —— 19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20年代末在行政学发展史上,这一时期属于行政与政治二分法产生与成熟时期,研究的重点是 如何实现行政的效率。
其核心是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1) 关注的主要问题(1) 如何看待公务员制度所承载的伦理价值2) 如何认识符合伦理原则的行政行为3) 如何看待个体在行政伦理中的地位2) 时代背景第一,经济高速增长,贫富分化严重第二,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矛盾尖锐第三,政府权能扩张,官员腐败加剧“政治机器” /《彭德尔顿法》18832. 行政伦理学的萌芽时期一一 20世纪30年代初至60年代1) 对价值中立的批判2) 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关注3) 对“效率”这一评价标准的重新认识4) 行政伦理法则的提出关注行政的科学性和效率,价值理性和价值问题认识不足3. 行政伦理学的确立阶段 —— 20世纪70至80年代1) 确立的背景(1)水门事件;(2) “新公共行政运动”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2) 关注的主要问题一一 70年代西方行政伦理学关注的主要问题有:(1)呼吁摒弃实证主义;(2)从社会平等方面来探讨行政伦理;(3)从制度价值方 面来论述行政伦理;一一 80年代西方行政伦理学关注的主要问题有:(1)公民权与民主理论;(2)美德伦理学;(3)组织行为;(4)对腐败的惩治;4. 行政伦理学的当代发展一一 20世纪90年代至今探讨:公民与民主理论、德行、奠基思想与宪法传统、伦理教育、组织背景、哲学理论 与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