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最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docx
49页2013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第一部分总说明 1...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3.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5..一、资产类 5..1001库存现金 5..1002银行存款 5..1011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6.1101短期投资 7..1201财政应返还额度 7..1211应收票据 8..1212应收账款 9..1213预付账款 9..1215其他应收款 1.01301 存货 10.1401长期投资 121501固定资产 1.4.1502累计折旧 1.7.1511在建工程 1.81601无形资产 191602累计摊销 21.1701待处置资产损溢 21二、负债类 232001短期借款 232101应缴税费 232102应缴国库款 242103应缴财政专户款 252201应付职工薪酬 252301应付票据 252302应付账款 262303预收账款 262305其他应付款 272401长期借款 272402长期应付款 27三、净资产类 283001事业基金 283101非流动资产基金 283201专用基金 293301财政补助结转 303302财政补助结余 303401非财政补助结转 313402事业结余 31.3403经营结余 323404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32四、收入类 334001财政补助收入 334101事业收入 334201上级补助收入 344301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344401经营收入 354501其他收入 35五、支出类 365001事业支出 375101上缴上级支出 375201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375301经营支出 385401其他支出 38第四部分会计报表格式 39资产负债表 4.Q收入支出表 41.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4.1第五部分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44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下列事业单位除外:(一)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二)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制度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三、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 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五、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不设置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科目六、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七、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 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
二)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 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事业单位不得打乱重编三)事业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 列科目名称八、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报财务报表:(一)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 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月度和年度编制三)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制度规定编制并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事业单位 不得违反本制度规定,随意改变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 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报表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四)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 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 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五)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九、事业单位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档案管理、内部控制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行政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规定执行。
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事业单位,还应按照 财政部制定的相关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执行十、本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17日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 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同时废止序号科目编号科目名称一、资产类11001库存现金21002银行存款31011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41101短期投资51201财政应返还额度120101财政直接支付120102财政授权支付61211应收票据71212应收账款81213预付账款91215其他应收款101301存货111401长期投资121501固定资产131502累计折旧141511在建工程151601161602累计摊销171701待处置资产损溢二、负债类182001短期借款192101应缴税费202102应缴国库款212103应缴财政专户款222201应付职工薪酬232301应付票据242302应付账款252303预收账款262305其他应付款272401长期借款282402长期应付款三、净资产类293001事业基金303101非流动资产基金310101长期投资310102固定资产310103在建工程310104313201专用基金323301财政补助结转330101基本支出名押330102项目支出结转333302财政补助结余343401非财政补助结转353402事业结余363403经营结余373404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四、收入类384001财政补助收入394101事业收入404201上级补助收入414301附属单位上缴收入424401经营收入434501其他收入五、支出类445001事业支出455101上缴上级支出465201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475301经富支出485401其他支出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一、资产类1001库存现金一、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
二、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收支现金,并按照本制度规定核算 现金的各项收支业务三、库存现金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一)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取现金,按照实际提取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 款”等科目;将现金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实际存入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记本科目二)因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借出的现金,按照实际借出的现金金额,借记“其他应收 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出差人员报销差旅费时,按照应报销的金额,借记有关科目,按照 实际借出的现金金额,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三)因开展业务等其他事项收到现金,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 科目;因购买服务或商品等其他事项支出现金,按照实际支出的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 本科目四、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 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 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每日账款核对中发现现金溢余或短缺的,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如发现现金溢余,属于应 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 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如发现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 分,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报经批准后,借记 “其他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现金收入业务较多、单独设有收款部门的事业单位,收款部门的收款员应当将每天所收 现金连同收款凭据等一并交财务部门核收记账;或者将每天所收现金直接送存开户银行后, 将收款凭据及向银行送存现金的凭证等一并交财务部门核收记账五、事业单位有外币现金的,应当分别按照人民币、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 明细核算有关外币现金业务的账务处理参见“银行存款”科目的相关规定六、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1002银行存款一、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二、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办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并按 照本制度规定核算银行存款的各项收支业务三、银行存款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一)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 、“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有关科目二)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四、事业单位发生外币业务的,应当按照业务发生当日(或当期期初,下同)的即期汇 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记账,并登记外币金额和汇率。
期末,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应当按照期末的即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作为外币账户 期末人民币余额调整后的各种外币账户人民币余额与原账面人民币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 损益计入相关支出一)以外币购买物资、劳务等,按照购入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支付的外币或应支付的外 币折算为人民币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应付账款”等科目的外币账户二)以外币收取相关款项等,按照收取款项或收入确认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收取的外币 或应收取的外币折算为人民币金额,借记本科目、 “应收账款”等科目的外币账户,贷记有关科目三)期末,根据各外币账户按期末汇率调整后的人民币余额与原账面人民币余额的差 额,作为汇兑损益,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或借记“事 业支出”、“经营支出”等科目五、事业单位应当按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及币种等,分别设置“银行存 款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 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月度终了, 事业单位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必须逐笔查明原因并进行处 理,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六、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实际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1011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一、本科目核算实行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