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鱼的营养与饲料原料.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05806787
  • 上传时间:2022-11-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7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捧个人场:鱼的营养与饲料原料鱼的营养与饲料原料一、能量     鱼所需能量很低因鱼是变温动物,不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恒定的体温,并且鱼的N代谢废物是氨或三甲胺,其形成分泌只需很少的能量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三大能源物质但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低,而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高,因此,鱼类的重要能源应是蛋白质和脂肪但碳水化合物的价格往往大大低于蛋白质,可以节省蛋白质和脂肪,因此用来提供能量的仍重要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二、碳水化合物     许多鱼类对谷物中的淀粉的消化率20%~40%,不同鱼类淀粉酶活性不同,对碳水化合物的吸取运用率不同如鲤鱼淀粉酶活性61mu/ml,虹鳟为21%mu/ml ,同种鱼类对不同种碳水化合物消化率也不同     温水性鱼类饲料中的最适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0%左右,其中肉食性强的鱼类,饲料最适碳水化合物含量低草鱼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最适需要量为36~42%,团头鲂为   25~28%,鲤鱼为40%,罗非鱼为30~40%,鳗鱼为24~26%,虹鳟鱼为20~30%,仔鳗为18.3%,鳗种为22.3%,成鳗为27.3%,鲫鱼为10~20%,真鲷为20%     因玉米中具有较高碳水化合物,难被鱼、虾运用,故水产饲料中一般不用玉米。

           而小麦淀粉质地松软,适于杂食鱼及草食鱼的淀粉原料另作颗粒料时,小麦作为粘合剂,麦胶蛋白在湿润状态时,柔韧而粘着力强,富有弹性和延伸性,其粘着力因添加少量食盐而增强,是较好的粘合剂     纤维素是不溶性的碳水化合物,因鱼类不能分泌纤维素酶,不能被消化     纤维素虽不能被鱼类消化吸取,但其在营养上却有重要作用:①刺激消化道的蠕动和消化酶的分泌;②稀释饲料中高浓度的营养物质,有助于蛋白质,脂肪及糖的消化和吸取因此纤维素在鱼类饲料中不可缺少,但含量过多,导致鱼类生长减少,减少饲料的运用率     一般草鱼饲料中最适纤维素含量为12%,罗非鱼为5~10%,青鱼为8%杂食及肉食性鱼类可在5~8%之间,高浓度则克制生长(8%~30%)     天然原料的饲料中纤维素含量在3%~5%(重要来自植物),添加纤维素不具有任何益处,所应关怀的是在饲料中与否纤维素含量太高三、脂 类     鱼类对饲料中油脂的消化率可达到90%以上,故脂类是鱼类重要的能量来源,也为鱼类生长提供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在鱼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应的脂肪酸,重要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另W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海水鱼类为必需脂肪酸。

          淡水鱼需要亚油酸、亚麻酸、而海水鱼需要PUFA(20碳五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在淡水鱼中,香鱼、斑点叉尾鮰、银大马哈鱼和虹鳟需要亚麻酸或EPA及DHA,而鲤鱼、鳗鲡等需要亚油酸和亚麻酸;罗非鱼则只需要亚油酸不同油脂中多种必需脂肪酸含量不同,应针对不同鱼类选用不同油脂或几种油脂混合物,如罗非鱼选用玉米油及豆油为好,鲤鱼、鲫鱼以玉米油或豆油和亚麻油或芝麻油的混合物为好,而香鱼,斑点叉尾鮰,虹鳟等需要亚麻油或芝麻油+玉米油或豆油+鱼油混合物好,海水鱼类则添加鱼油为好,牛油、猪油、鸡油对鱼类使用价值不大   对于青鱼单独添加玉米油或豆油或者单独添加亚麻油或芝麻油效果好,而混合添加则效果不好因此不同鱼类添加何种油脂需谨慎   脂肪酸的需要量:   一般青鱼为6.5%左右,草鱼5%,罗非鱼6.2%,鲤鱼5%,鲮鱼4~6%,鳗鱼5~8%   氧化脂肪对鱼类的影响:   用氧化酸败的蚕蛹,饲养鲤鱼会导致肌肉萎缩,肌纤维坏死—瘦背病,在饲料中添加VE(50mg/100g体重)可避免,但添加抗氧化剂不能避免,对虹鳟、鰤鱼,斑点叉尾鮰也会浮现同鲤鱼同样症状   鱼类饲料中添加脂肪可节省蛋白质   在饲料中的脂肪含量提高到10~15%,蛋白质含量减少5~15%,能增进鱼的生长或维持鱼的正常生长。

      适量提高脂肪含量,会提高饲料可消化能,使鱼类减少部分蛋白质作为能源消耗,提高饲料蛋白质的运用率,可获得节省饲料蛋白质的效果蛋白质和氨基酸     蛋白质是生命物质基本,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它由20种氨基酸构成     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胃肠(有些鱼类无胃只有前肠)分泌的消化酶水解成游离氨基酸、二肽、三肽这些分解产物被肠粘膜细胞吸取,肠粘膜细胞把这些小肽进行胞内消化,只有氨基酸才干做为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被释放入门静脉,被机体运用1、 影响蛋白质需要量的因素:① 不同种类的鱼对饲料蛋白质的含量规定不同样,一般肉食鱼不小于杂食鱼不小于草食性鱼类;② 同一种鱼在不同发育阶段对饲料的蛋白质含量的规定也不同样,幼鱼代谢旺盛,增重率高,规定较高的蛋白质;③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受所食入的蛋白质品质的影响(取决于氨基酸的构成);④ 饲料构成不同,特别是能量不同,对蛋白质的规定不同饲料中糖和脂肪足够时,可减少蛋白质的含量;⑤ 不同投饲量对蛋白质含量的规定也不同样,投饲量低,蛋白质的需求高;⑥ 水环境中天然饵料缺少,水质不肥,规定较高的蛋白质;⑦ 水质(溶氧量、水温、PH、盐度、氨氮、水污染限度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

      如水温越高,蛋白质需求越大,水温较低蛋白质规定也低罗非鱼鱼苗在蛋白质量为28%~30%时在盐度10‰时生长最佳,蛋白质效率最高2、蛋白质的需要量: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很高,为畜禽的2~4倍草食性鱼类为22%~30%,肉食性鱼类和虾类为35%~45%,杂食性鱼类为30%~40%                                                                                           氨基酸需要     蛋白质的优劣,取决于氨基酸的含量及平衡,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是鱼体内能合成,不需由饲料中供应必需氨基酸是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还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饲料中提供重要有十种: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其她酪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胱氨酸、天门冬氨酸十种为非必需氨基酸在鱼类饲料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为40%:60%① 氨基酸平衡:    是指饲料中多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等于鱼类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事实上任何一种蛋白饲料达到这种抱负的氨基酸平衡是不也许的,某些氨基酸含量很高,某些氨基酸含量不够,缺少哪一种必需氨基酸都会影响鱼虾生长。

      ② 限制性氨基酸鱼的饲料中,按鱼的营养需要及比例,相对局限性的某种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根据限制的限度称为第一,第二或第三限制性氨基酸不同品种鱼类限制性氨基酸不同,使用不同原料限制性氨基酸不同如在常规日粮中鲤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也许为赖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也许为蛋氨酸而在虾饲料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也许为赖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也许为精氨酸③ 氨基酸互补:饲料中氨基酸比例不同,可将多种饲料按一定比例搭配在一起,使多种氨基酸互相补充,使之比较接近鱼类的营养需要,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在植物性蛋白饲料中合适搭配一定数量的动物性蛋白可提高饲料质量,这就是运用了氨基酸互补作用对不同动物,以何种比例进行搭配就形成了饲料配方⑤ 合成氨基酸的运用鱼虾不能象畜禽那样能较好地运用合成氨基酸,这是由于合成氨基酸吸取过程快,而饲料中蛋白质需要降解为氨基酸或二肽、三肽后才干被吸取,导致两者吸取不同步,氨基酸间得不到互补,影响合成氨基酸的运用实验表白合成氨基酸摄入后2小时吸取达到高峰,而天然蛋白质摄入后氨基酸4小时达高峰,使饲料中氨基酸未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就被大量排泄解决不同步的措施,可采用缩短投喂时间间隔,少量多次投喂,但这样会增长劳动强度。

      另一措施可将合成氨基酸包膜,使其在消化道中先降解后吸取,达到与蛋白质同步吸取饲料原料及运用一、 蛋白原料1、 鱼粉:最佳的鱼粉为脱脂鱼粉不脱脂的鱼粉易氧化酸败,细菌数超标,小鱼干含盐量高,易氧化酸败,细菌数超标,很容易变质,鱼粉在鱼虾饲料中是使用量最大的动物蛋白源2、 血粉:瞬间喷雾干燥最佳,一般晒干最差,蛋白含量可达80%,赖氨酸含量高,但异亮氨酸含量局限性使用时应与其她动物蛋白合理搭配因血粉适口性较差近来为提高适口性和运用率,对血粉进行酶解和发酵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添加量2~5%3、 蚕蛹粉:蛋白含量高,品质好,是优质蛋白质饲料但蚕蛹脂肪含量高,极易酸败不适宜寄存,一般制成干蚕蛹有效全脂蚕蛹脱脂后,脂肪含量4%,有助于寄存,是优质鱼饲料,特别是虾饲料良好的蛋白原料,但由于其他含甲壳糖高,其蛋白质有效率只有75%,但过多使用蚕蛹喂鱼,会影响鱼肉气味,减少鱼肉品质,大量投喂变质蚕蛹、鲤鱼发生瘦背病,虹鳟发生贫血等添加量:脱脂蚕蛹5~8%;全脂蚕蛹2~3%4、 虾粉:一般与蟹粉混合在一起为虾蟹粉,蛋白含量30~50%由于在甲壳中重要是甲壳糖,不消化物含量高,因此其在鱼类饲料中使用受到限制,用量不超过25%,但用于虾饲料是有效的。

      虾蟹壳是由等量的碳酸钙和几丁质构成,可被虾运用,虾蟹粉中还具有某些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胆碱、磷脂,胆固醇、色素等所含胆固醇和色素对虾体脱壳和着色有益,一般用量为5%~10%5、 豆饼、豆粕:不同温度解决的大豆饼(粕),对鱼生长状况影响差别很大,解决后胰蛋白酶克制因子含量越低,蛋白质消化率、代谢能增高,一般草食鱼及杂食鱼对豆粕运用率好,达90%左右,肉食鱼运用率差,应少使用6、 棉粕(饼):鱼类对其消化率为80%以上,因鱼类对棉酚不敏感,棉酚含量不影响鲤科鱼类的生长,也不影响它的性腺发育和生长机能,长期投喂棉粕后,肌肉中棉酚含量很低,不影响食用,因此可不考虑去毒,只应考虑棉绒的含量7、 菜粕(饼):鱼类对其消化率为80%以上,鱼类对菜粕中的芥子甙不敏感在长期养鱼生产中在饲料中添加40%菜粕,甚至高达60%也未观测到鱼类的中毒现象8、 花生饼(粕):适口性好,但氨基酸构成不佳,含花生四烯酸、易氧化变质,特别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使用时必须注意黄曲霉污染9、 芝麻饼(粕):赖氨酸含量低,应与其他饼粕配合使用,添加量可以达到50%,但要注意霉变10、 胡麻饼(粕)赖氨酸局限性精氨酸高,具有生氰糖甙,在PH5.0左右为胡麻酶水解生成氰氢酸,引起鱼中毒,应限量使用。

      此外,胡麻粕的毒素克制VB6,使用时应注意VB6添加胡麻粕呈粘性,有助于制成颗粒,正常添加量不不小于5%11、 葵花籽饼(粕):粗纤维含量高于20%,应选用粗蛋白高于28%葵花粕,其赖氨酸含量低,蛋氨酸含量高达1.6%, 且具粘性,宜适制作颗粒料,添加量6%,使用时应注意霉变12、 玉米蛋白粉:蛋白含量高,但赖氨酸低,应与其她原料配合使用玉米蛋白粉中叶黄素含量为玉米的15~20倍,且消化率高,代谢能高,是鱼优质饲料原料      用量一般在2~5%,使用时应注意霉变二、 能量饲料1、 玉米:因含较高的碳水化合物,一般不用2、 小麦:是良好的天然粘合剂,提高颗粒料的水稳定性;同步蛋白含量高于玉米,能量消化率高;使用量应不小于20%,一般在20~40%间;3、 次粉同小麦4、 全脂米糠:含脂肪较高,饲料中添加6~7%容易制粒,节省电耗,但应注意氧化酸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单项选择题763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的面试考试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8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省第十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2025年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证考试必刷题库附答案.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1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70题).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6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40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2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9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35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50题).docx 2025年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