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枪炮、病菌与钢铁》.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2306954
  • 上传时间:2018-02-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读《枪炮、病菌与钢铁》笔记(一)引言最初听一位好友提到《枪炮、病菌与钢铁》时,我还以为名字这么怪诞的书,该是西方某位现代派小说家的作品直至一次在广外图书馆的书架上把它取下,方知这是一本得过普利策奖的关于人类历史的著作翻开目录一看,各章节标题的风格一如书名:前言:耶利的问题(历史进程的地区差异)第一部分: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第一章 走上起跑线 (公元前 11000 年前各个大陆发生了些什么)第二章 历史的自然实验 (地理因素是怎样塑造波利尼西亚群岛的社会的)第三章 卡哈马卡的冲突 (为什么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没有俘虏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第二部分:粮食生产的出现和传播第四章 农民的力量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根源)第五章 历史上的穷与富 (粮食生产开始时的地理差异)第六章 种田还是不种田 (粮食生产传播的原因)第七章 怎么识别杏仁 (古代作物的无意识的发展)第八章 问题在苹果还是在印第安人 (为什么有些地区的族群未能驯化食物)第九章 斑马、不幸的婚姻与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为什么大多数大型野生哺乳动物没有得到驯化)第十章 辽阔的天空与偏斜的轴线 (为什么在不同大陆粮食生产传播的速度不同)第三部分:从粮食到枪炮、病菌与钢铁第十一章 牲畜的致命礼物 (病菌的演化)第十二章 蓝图和借用字母 (文字的演变)第十三章 需要之母 (技术的演进)第十四章 从平等主义到盗贼统治 (政府和宗教的转变)第四部分:在第 5 章中环游世界第十五章 耶利的族人 (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历史)第十六章 中国是怎么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 (东亚的历史)第十七章 驶向波利尼西亚的快艇 (南岛人扩张的历史)第十八章 两个半球的碰撞 (欧亚大陆与美洲历史的比较)第十九章 非洲是怎样成为黑人的非洲的 (非洲的历史)后记:人类史作为一门科学的未来此种行文风格,似乎与香港对外国影片名字的翻译一样,有故意吸引读者眼球之嫌。

      但是这本 315 千字的著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的确有别于一般描述历史的书让人阅读时耳目一新、眼界大开但它又没有《历史是什么玩意儿》这类读物那种搞怪的习气作者贾雷德·戴蒙德的母亲是一位教师兼语言学家,父亲是儿童遗传疾病专科医师良好的家庭熏陶,使他从小就对语言、历史和写作感兴趣在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后,他的研究领域为分子生理学、地理生物学以及演化生物学在南美、南部非洲、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特别是新几内亚做鸟类演化研究的经历,使他有机会同这些地区的土著人的一起生活,熟悉了许多技术上原始的社会,从狩猎采集社会到不久前还依靠石器的部落农民和渔民的社会他因此说:“大多数有文化的人认为不可思议的、遥远的史前期生活方式,却是我的生活中最鲜明生动的部分” 戴蒙德之所以写这本书,缘于一次在新几内亚的经历当地一位叫耶利的仅上过中学的政治家问他:“为什么你们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的货物并将它们运到新几内亚来,而我们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我们的货物呢?”戴蒙德认为这是一个“简单但切中要害的问题” 新几内亚人和欧美人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可以说是众多落后地区族群和欧美人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异的一个缩影那么,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对世界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会在作出类似这样的解释:当公元 1500 年左右大洋航道刚开辟之时,葡萄牙、西班牙等等民族君主国,已经拥有坚船利炮(即戴蒙德说的“枪炮、病菌与钢铁” ) ,由此获得了对美洲印第安人、非洲人和澳大利亚土著的巨大优势。

      (一个著名的戏剧性事件就是,1532 年在秘鲁的高原城市卡哈马卡,皮萨罗率领一群 168 个西班牙人组成的乌合之众,竟然迅速地击败了 8 万人之多的印加帝国军队,俘获了皇帝阿塔瓦尔帕 )此后欧洲各国在一边掠夺烧杀一边贸易的海外殖民活动中获得巨额财富,使本国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渐渐地实现经济上工业化、政治上民主化,从而迈向现代化道路欧洲及欧洲人重建的北美,越来越大地拉开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距离,并持续至今但是戴蒙德认为,从公元 1500 年就已经开始的这种技术和政治上的差异,只是现代不平等的直接原因(或说“近似原因” ) 他想寻找的是根本原因(或说:“终极原因” ):这个世界时如何形成公元 1500 年的那个模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戴蒙德斥为“种族主义的生物学解释” ,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由于智力上的差异所造成因近代以来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自诩为“上帝的选民”的他们,坚信世上各民族有优劣之分 (极端例子如希特勒) 他们还可以举出不少例子,例如印第安人在美洲生活了 13000 年之久,但直到近代还过着原始生活而欧洲人只花了几百年的时间,就在美洲建立了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

      在这本书里,戴蒙德用充分的证据和科学的理论,将这种解释逐个戳破他指出,在美洲殖民的欧洲人,只是把欧亚大陆已有的文明移植过去,并非在新大陆创造新文明他甚至认为新几内亚人比欧美人聪明,这是由他在与新几内亚人的长久交往经历得出的他解释,在因频繁的部落战争导致死亡率高居不下的新几内亚,聪明的人往往更容易存活,然后把基因遗传到下一代所以能在社会上生存的人,往往是高智力的人而在和平稳定、医学昌明的欧美社会里的人群中,智力上往往高低不一第二个原因是,现代欧美社会的孩童花大量时间来被动地接受电视、广播和电影所提供的娱乐而新几内亚的孩童却把时间用以从事积极的活动上,例如与别的儿童游戏或与大人谈话、劳动而据科学研究表明,这种童年刺激对智力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戴蒙德总结:“现代石器部落通常比工业化民族聪明,或至少一样聪明 ”另外一种说法是从气候、资源上分析的例如认为高纬地区因为天气寒冷,能促使人类动脑筋想办法维持生存同理,资源匮乏促使人类设法搞发明创造弥补不足的说法高纬地区漫长的冬夜,也让人类有足够的呆在室内进行思考的时间 (余秋雨也在其《欧洲之旅》里提到丹麦的漫长冬夜诞生了像克尔凯郭尔这样的哲学家和像奥斯特这样的科学家)乍一看,这种理论很有道理。

      可是戴蒙德指出:按照这个思路,能否说在物产丰富之的热带地区,人类不用为生存而挣扎,从而获得更多搞发明创造的休闲时间?在资源丰富的地方,才方便人类产生了利用资源的科学技术?由此看来,仅以气候和资源作为终极原因,是不可靠的那么终极原因到底是什么?戴蒙德从人类的起源开始分析:公元前 700 万年,人类从非洲猿的一支开始演化,在不断地演化中又逐渐迁移到世界各地直到公元前 11000 年时,即最近一次冰期结束时,除了南极洲以外的各个大陆,都已经被分化成多个族群的人类所占据此时,各大陆上族群都处于狩猎采集时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了解了公元前 11000 年至公元 1500 年内各大陆发生了什么事,就可以知道世界为什么会变成公园 1500 年的那个模样,从而找出“终极原因” 在寻求答案时,作者综合运用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涉及农作物及其原始野种的生物地理学、涉及家畜及其原始野种的行为生态学、研究人类病菌及有关动物病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人类疾病的流行病学、人类遗传学、语言学、对个大陆和主要岛屿进行的考古研究以及对技术、文字和政治组织的历史研究等等的众多学科知识才使得这本书角度新颖、视野开阔,严谨科学而又不失幽默地呈现了一段波澜壮阔、决定了以后人类社会命运的史前史。

      二)夹叙夹议做摘要1,粮食生产的重大作用简单地说,粮食生产是指把野生植物驯化为作物并加以栽培、把野生动物驯化为牲畜加以蓄养,来获得食物及其它产物粮食生产的出现的原因,学界不同的说法一说是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后,人口增长速度超越了自然界提供的食物的再生速度在人口压力之下,人类不得不拓宽食物来源渠道一说是当时全球气候变暖,动植物的数量增多,为农业的起源提供基础一说是历代人类在长期生活中得到经验日增,发现了自然规律等等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有道理,把它们综合起来,也许是更全面的答案无论它的起因究竟是什么,它的重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在人类史上掀起了一场“农业革命” 它使人类的身份从狩猎采集者变为农民,经济性质从攫取性变为生产性,生活方式从到处迁徙所变为定居定居生活本身就拥有巨大的优越性:它缩短了人类生育周期,有利于人口繁衍增长因为流浪者不能随身携带众多的孩子,甚至因此采取某些节育措施同理,流浪者所不能随身携带的其他东西,都可以被定居农民积累在住处附近物品的累积,为发明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农业刚出现之初,农民生活方式和狩猎采集生活方式之间之间,还存在着竞争有时从事农业所得,还不如狩猎采集所得之多但时间越久,农业的优越性就越明显。

      前面提到的定居的优越性就是一例除此之外,农业发展最直接的结果是引起食物的增多,其来源也较为稳定作物提供了碳水化合物(谷物) 、维生素、植物纤维(棉花) 、油等等,牲畜则提供了蛋白质(肉类) 、动物纤维(羊毛) 、动力(拉犁、拉磨) 、作物肥料(粪便) 、军事工具(马匹)等等食物增多进而引起定居人口增多定居的人口增多,意味着潜在的发明家增多;也意味着社会规模扩大,社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二者促使社会进步得更快因此人口增多反过来又促使了农业规模扩大和农业技术发展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二者相辅相成农业发展带来的剩余粮食,是人类文明的培养基剩余粮食变成了交易的货物,文字在商贸活动中应运而生 (例如新月沃地的苏美尔人所创的锲形文字,最早是为了记录商品货物交易) 剩余粮食养活了专职的手艺人,这些人是早期的艺术家和发明家;养活了专职的祭司,这些宗教领袖是发明文字的早期知识分子,往往被政治领袖兼任;养活了专职的军队,用以发动对外战争和抵御外敌,夺取和保护更多的资源(人口多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军事优势) ,壮大社会的力量;养活了从上至下的一整个行政组织,这是国家统治阶层的雏形沿着这个方向,农业使人类社会得形态逐步由族群发展成部落,再到酋长管辖地,最后演变成国家。

      经济专门化趋势日增,社会复杂程度日增,导致原本平等主义的公有制原始社会,变成等级森严的私有制阶级社会由少数不从事生产的人组成的统治阶层建立的“盗贼统治” ,奴役着多数生产者——但我们又不得承认这是一种社会的极大进步私有制的产生,带来贫富悬殊的同时,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作为剥削工具的国家组织,又在调动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以发展农业方面,在发动侵略战争或抵御外敌方面,在建立文化机构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相形之下,在平等主义的原始社会里,一个成员得到的所有,都必须与其他社会成员平分看似美好的制度,实质上使社会永远处于一种低级的、无进步的状态,该制度下得社会成员永远地共同贫困2,致命的产物一般人很少会想到,粮食生产的另外一个重大产物竟然是——病菌历史上流行于人类社会,曾夺去无数生命的疾病,如天花、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疟疾、瘟疫、麻疹和霍乱等等杀手,都是来自于人类蓄养的牲畜往往在农民住房的旁边,就是猪圈、羊圈、牛棚亲密的接触多了,病菌从各种牲畜传播至人体的机会也随之增多时间久了以后,经过演变的病菌竟只在人类中传播了关于病菌是怎样想法设法传播繁衍的,戴蒙德在本书里有精彩详尽的描述,此处不赘。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人口稠密的人类社会里,病菌才有生存、繁衍和传播的可能而要出现人口稠密的社会,只有在生产粮食的地区成为可能历代的农民因为长期与这些病菌接触,在付出惨痛代价后(有的死去,有的康复) ,渐渐获得了对这些病菌的免疫力而当带有这些病菌的健康人,一旦进入某些从未有过此种病菌的地区之时,当地毫无免疫力的居民就会感染疾病乃至死亡在整个美洲,随欧洲人传进来的疾病从一个部落传播到另一个部落,远远走在欧洲人之前,据估计把哥伦布到前的土著人杀死了 95% ”戴蒙德写道:“所有那些为伟大的将军们歌功颂德的军事史对一个令人泄气的事实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个事实就是:过去战争中的胜利者并不总是那些拥有最优秀将军和最精良武器的军队,而是常常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