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管理.ppt
24页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教 学学 管管 理理 课标培训课标培训教材培训教材培训制定学科课程方案制定学科课程方案编制选课指导指南、手册编制选课指导指南、手册学生选课,统计整理数据学生选课,统计整理数据划分教学班、划分教学班、安排教师工作、编排课表安排教师工作、编排课表征订教材征订教材课堂教学与评价课堂教学与评价参照省、市课程开设指导意见部部省省市市学校学校学科组学科组教教 师师教育部教育部骨干培训骨干培训省级培训省级培训地、市、区培训地、市、区培训2004年6月底7月初北京大兴课标培训2004年7月广州大学课标培训2004年9月教材培训2005年8月选修模块培训2004年8月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课标培训科目科目高二上学期高二上学期高二下学期高二下学期供理科方向供理科方向发展学生使用展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必选(“多媒体技术应用”或“网络技术应用”),每周2课时选修,每周2课时供文科方向供文科方向发展学生使用展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必选一个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或“网络技术应用”),每周2课时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课程开设指导意见中建议:高一学年开设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每周1课时;高二学年开设选修模块方案如下: 年年级教教 材材章章 节周周课时数数占用占用课时总数数说明明高中一年级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 1——4章118高中二年级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广东教育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 1——8章《网络技术应用》 1——6章《算法与程序设计》 1——6章每个模块1或2学时每个模块32学时根据学校实际选学关于印发《关于印发《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通知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通知各区、市教体局、局属各学校、各民办学校: 现将《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下发给你们(见附件),请参照执行。
青岛市电化教育馆 2005年8月26日 浙江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模块与学分设置:年年 级级教教 学学 模模 块块学时学时学分学分高一第一学期必修:信息技术基础362第二学期选修:从“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和“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两个模块中选择一个362高二、高三年级学校应开设选修1、选修2、选修3、选修4四个模块,由学生自主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可五个选修模块都开设,供学生选择每个模块36学时每个模块2学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 ——2006年年4月月5日日《浙江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第一阶段) 2004—20052004—2005学年学年华南南师大附中信息技大附中信息技术科新科新课程方案程方案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一、二学段第三、四学段课程名称班数人数/班学时学分教师安排课程名称班数人数/班学时学分教师安排必修课程方案信息技术基础2230362张学东叶志坚彭丽芬黄秉刚陈 妤杨晓安高一2~11班选修课程方案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2030362张学东叶志坚彭丽芬黄秉刚陈 妤杨晓安高一奥班选修课程方案算法与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初步230362叶志坚黄秉刚说明:1、高一年级04~05学年信息技术课每周均为2课时,第一学期完成必修模块教学,第二学期完成选修模块教学;2、第二学期高一2~11班的所有学生可以选报“多媒体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应用”中的一门,然后根据选课情况重新分班(具体情况请参考本文的“三、教学班的划分”);3、第二学期高一1班(奥林匹克班)的学生可以选报“算法与程序设计”和“人工智能初步”中的一门。
选课系统综合管理模块学生选课模块教师课程管理模块课程申报课程退选用户管理届别管理抽签管理课程管理学生申报管理课程开设学生成绩评定数 据 库学生申报课程学生申报课程学生选课清单学生选课清单2004~200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信息技术选修课选报数据班别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初步116432411533517434235421462334723358183892727102829113522合计3062541643教师6实验室4机器数/每室30课程名称班别已招人数合计教学班安排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41763个教学班335网络技术应用215321个教学班317多媒体技术与应用434572个教学班623网络技术应用423572个教学班634多媒体技术与应用723582个教学班1135网络技术应用735572个教学班1122多媒体技术与应用542602个教学班818网络技术应用514522个教学班838多媒体技术与应用927552个教学班1028网络技术应用927562个教学班1029算法与程序设计116161个教学班人工智能初步143431个教学班备注:注:1、普通班(、普通班(2~~11)共有)共有20个教学班,其中个教学班,其中11个多媒体技个多媒体技术与与应用班,用班,编号号为多媒体多媒体1 1~多媒体~多媒体1111;;9个网个网络技技术应用班,用班,编号号为网网络1 1~网~网络9 9;; 2、奥班(、奥班(1班)共两个教学班,分班)共两个教学班,分别是算法与程序是算法与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初步。
人工智能初步信息技信息技术科科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程表 星期节数 一二三四五1高一高一8A8A高一高一8B8B高一高一6A6A高一高一6B6B高一高一7A7A高一高一7B7B初三1AB初二2AB2高一高一11A11A高一高一11B11B高一高一5A5A高一高一5B5B34高一高一10A10A高一高一10B10B高一高一9A9A高一高一9B9B高一高一1A1A高一高一1B1B初一1A初一1B高一高一2A2A高一高一2B2B5午 休6初一2A初一2B初二1AB高一高一4A4A高一高一4B4B高一高一3A3A高一高一3B3B7彭丽芬高一级 2A、3A、4A、5A、11A黄秉刚高一级 10A、9A、1B;初二 1B、2B;初三 1B叶志坚高一级 2B、3B、4B、5B、11B杨晓安高一级 6B、7B、8B、9B、10B张学东高一级1A; 初一 1A、2A;初二 1A、2A;初三 1A陈妤高一级 6A、7A、8A; 初一 1B、2B教材征教材征订情况情况教材名称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初步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数量3062541643常规课堂教学常规课堂教学 v测验成绩(测验成绩(10%)) 教学前测成绩折算分值(X)说明60分以下1分零起点水平60-69分2分非零起点,知识与技能水平有待提高70-79分3分非零起点,知识与技能水平中等80-100分4分非零起点,知识与技能水平高 期末测验成绩(或模块考核成绩)折算分值(Y)说明60分以下2分学生经过学习,进步不明显60-69分3分学生经过学习,知识技能未提高70-79分4分学生经过学习,知识技能水平有了提高80-89分5分信息技术学习效果明显90-100分6分信息技术学习成绩优异学生学业评价学生学业评价测验成绩测验成绩 = (X+Y)+(4-X)/(7-Y) 其中:x为教学前测成绩 y为期末测验成绩 (4-X)/(7-Y)是加分 x11111222223333344444y65432654326543265432测验成绩108654108764109765109876v平时成绩(平时成绩(10%))教学阶段表现性作品分值文本的加工与表达在原有作品基础上加工、改良,完成作品并成功提交。
2分表格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表格化处理,完成筛选等指定操作,成功提交2分信息的编程加工完成一个“宏”的制作、完成指定宏的修改2分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人工智能(A.I.)》观后感2分多媒体信息表达编写一个多媒体脚本2分v活动表现(活动表现(10%))必修模块有三次大型的活动:1、《信息技术第一课:开心辞典》;2、《追寻附中人的足迹——信息的获取》;3、《‘人工智能’影评》在这些活动中安排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与评价进行记录,形成活动表现成绩 它是对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情况、学生能力发展情况的一次全面的检查模块考核采用卷面考试与上机操作结合的方式,在模块教学结束后进行 v模块考核((70%))教师教学评价教师教学评价v学生评价(60%)v学科组长评价(20%)v教学工作量(10%)v教学科研(10%)评价项目量化指标权重分值课堂教学工作教学工作量110学生评教660科组长评教220教学科研工作省市校论文、成果获奖等级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