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单元综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12页单元综合提升,,网络构建,【题型特点】 从切入角度看,该类试题一般以“看法”、“认识”、“理解”等呈现;从待分析的事件看,该类试题或者让谈对“意义”、“积极影响”的认识,或者是对某种“做法”、“行动”的认识,或者是对某种“观点”、“想法”的认识部分试题属于辨析题技能培养,评价类主观题解法指导,技法揭秘,【方法技巧】 回答认识类试题,一般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角度入手,根据实际情况,未必每题都全面回答,但有备方无患 1.回答是什么需要:谈现象(材料中反映的成就、经验、问题、教训、做法、想法等)、说本质(落实到教材或政策语言)2.回答为什么一般有两个思路,思路一:决定因素(地位、规律、趋势等)、现状或存在问题(现实依据)、意义或危害(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思路二:材料为源、教材为据、筛选原理 3.回答怎么办一般有三个思路,思路一:主体角度;思路二:直接和间接、具体和根本措施角度;思路三:材料为源,教材为据,筛选原理;实际运用中往往需要以上思路的综合运用,而思路一和三在经济、政治生活中基本是一个思路,因为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教材编写带有一定的主体性典例 (2011·广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典型例题,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 【解析】 本题提出反映社会热点,体现较强的人文和现实关怀,主要考核传统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先进文化的发展等知识,考核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判断和运用知识、融会贯通、归纳整合、辩证分析和组织文字等能力,引导考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社会现象,培养关心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引导考生关注国家改革进程和建设事业,全面、正确理解国家政策答案】 不恰当的开发、利用会损害传统文化内在的功能和价值;有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扭曲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文化创新;不利于传统文化内蕴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感召力的发扬;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发展先进文化2010·江苏)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引起了校园世博热,同学们纷纷上网“逛”世博。
一个世博专题网页引发了某同学的兴趣和思考,他发帖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以下是该网页的部分内容成功体验,【世博之魅】,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跟帖中的观点,并针对发帖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解析 本题为评价类主观题,是对某种做法的认识主要考查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的创新、借鉴与融合,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认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对跟帖中的观点进行评析,在评析时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次,要对跟帖中的问题加以解答,切不可遗漏后面的问题答案 (1)跟帖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对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决定作用,但没有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还需要其他条件 (2)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还要:充分发挥世博会的产业引领功能,更好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交融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充分发挥世博会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功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充分利用世博会的文化融汇契机,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充分发挥世博会的文明推动功能,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培育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民族精神。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