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科学专业鸟类资料讲解.ppt
36页3.5.6 翱翔天空的恒温脊椎动物鸟纲(Aves)进化地位生物学特性n3.5.6.1 适应飞翔的特征n3.5.6.2 鸟类的行为n3.5.6.3 现代鸟类的分类 n3.5.6.4 鸟类的起源和进化3.5.6.1适应飞翔的特征n1、体表被羽n2、骨骼支持和运动系统n3、高效的双重呼吸系统n4、消化系统n5、循环系统的完善n6、体液的调节和排泄n7、神经系统n8、感觉器官n9、生殖系统2、骨骼支持和运动系统(1)具有轻、细、然而坚固的骨骼,多为气质骨(2)头骨 (3)脊椎和胸骨 (4)四肢和带骨 (5)肌肉系统 头骨n头骨轻而簿,愈合n单一枕髁n上下颌骨极度前伸,构成鸟喙n颅大、眶大脊椎和胸骨n颈部长且高度灵活:异凹型n中轴骨多处愈合形成坚固支架:愈合荐骨(主部腰、荐、部分尾椎)、尾综骨n胸廓坚固,具龙骨突、钩状突 四肢和带骨前肢变为翼具V型锁骨鸟类后肢骨片愈合、简化、加长腰带与脊柱综荐骨愈合,形成稳定支架,并形成开放式骨盆,便于产大型硬壳卵四肢和带骨前肢变为翼具V型锁骨鸟类后肢骨片愈合、简化、加长腰带与脊柱综荐骨愈合,形成稳定支架,并形成开放式骨盆,便于产大型硬壳卵肌肉系统n胸肌,体重;和后肢肌肉发达n颈肌发达、背肌退化n具栖肌n具有特殊的鸣管和鸣肌3、高效的双重呼吸系统(1)肺(2)气囊 (3)双重呼吸:单向流动 (4)鸣管 鸣管4、消化系统 消化力强,过程迅速(1)口腔(2)食道(3)嗉囊(4)腺胃(5)肌胃(6)肠道(7)肝、胰脏(8)泄殖腔、腔上腺 口腔 角质喙(齿及咀嚼肌退化)-舌(具角质外鞘,有的可长伸、倒刺等)-唾液腺(消化酶、糖蛋白及燕窝)食道 延展性强,利于整吞食物嗉囊食道膨大形成,贮存、软化食物;育雏:分泌鸽乳,制成食糜(鸬鹚)腺胃 腺胃:前胃,是真正的胃,强酸和消化液。
肌胃 肌肉强大,内有革质层(鸡内金),吞砂磨碎食物,有砂时消化能力提高三倍肠道消化迅速,与食物有关小肠、大肠(不存粪便、重吸水)、盲肠(极短);5、循环系统的完善(1)心脏:个对最大(0.42.37%体重)、(鸽1.7%);完全四腔(完全双循环),容量大,心跳快,压力高,循环迅速静脉窦消失与代谢旺盛相吻合(气体、营养、废物的快速代谢)(2)血管:只有右体动脉弓;肾门静脉退化,特有尾肠系膜静脉6、体液的调节和排泄n后肾、高效、占体重2%(肾小球为哺乳动物二倍)随粪便排泄尿酸(利于飞行)7、 神经系统(1)大脑顶壁薄(无沟回),尾部(纹状体)发达;(2)12对脑神经;(3)小脑发达,(运动和平衡中枢),中脑视叶发达8、感觉器官(1)视觉最发达,听觉次之,嗅觉退化2)视觉器官:眼具“双重调节”能力,并且调节迅速,角膜和晶体;鱼和两栖:移动晶体;爬行:晶体位置和形状;哺乳:晶体形状3)位听器官:瓶状囊延长,但不成螺旋9、生殖系统n(1)具明显的季节性的变化(与飞行有关);n(2)体内受精,但大多不具交配器;n(3)一般只有左侧卵巢及输卵管发达;(与飞行、大型羊膜卵有关)n(4)产大型羊膜卵; (5)具育雏本能。
3.5.6.2鸟类的行为1、繁殖(1)求偶和性选择:(2)占据巢穴或领地:(3)营巢:(4)孵卵和育雏:2、迁徙 3.5.6.3 现代鸟类的分类平胸总目(Ratitae)企鹅总目(Impennes)突胸总目(Carinatae)游禽类涉禽类鸠鸽类和鹑鸡类攀禽类猛禽类鸣禽类3.5.6.4鸟类的起源和进化 1、鸟类的起源和进化(1)始祖鸟的发现:(2)鸟类的起源:2、鸟类飞行的起源(1)二种翼的比较:(2)两种飞行起源学说: 树栖起源理论 疾走奔跑起源理论羽的颜色:n沉积色:黑色素黑、灰、褐;胡罗卜素、卟啉橙、黄、绿、紫、红n结构色:不平的蜡质层、多角的折光细胞兰色、金属色羽的结构n羽轴: 羽根(柄);羽干n羽片:羽枝羽小枝羽小钩、缺刻和相邻的羽小枝钩连成片羽的结构图羽的类型n正羽、翮羽:强大.成片飞行n绒羽:羽轴纤细,羽小枝元钩n纤羽、毛羽:几余羽轴羽的类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