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调查报告(完整).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调查报告(完整)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调查报告(完整),供大家参考 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的弊端愈来愈明显全国各级各地方对改革公务用车制度,也举行了有益的尝试,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加快我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步伐,我们对全市近年来公车添置、使用和管理处境举行了调查研究,并深入分析了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弊端,在专心借鉴国内城市告成阅历的根基上,提出了我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概括手段和政策建议,供领导完善决策和部门实施公车改革时参考 一、我市公务用车的根本处境我市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根本上沿用了供应制,它以行政配置为手段,靠筹划批示来操纵,从买车、管车、养车到用车各个环节,一切费用都由国家或集体用公款来支付据市纪委统计,我市目前公务用车共有870辆:其中,市级机关部门455辆,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265辆,乡镇一级政府150辆;按市编委统计,我市现有在编司机142名,临时司机255名;市财政局2022年总的财政支出为10亿元,公务用车消费为6960万元,占总财政支出的6.9%。
近几年来,我市对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加强了管理:制订了一些政策,对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的编制、标准配备、购置更新等举行模范化管理、阳光操作;同时也加大了对违纪使用公车案件的处置力度;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作了一些探索,在模范公车使用、降低财政支出等方面也取得了确定成效,但现有公务用车制度的弊端依旧特别突出公车使用中展现的问题照旧存在,更加是我市近期发生的几件公车私用的案件,群众反响很大,人民群众对于公车改革的呼声日益猛烈二、目前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制度的不模范,所造成目前公务用车问题,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也大同小异,就我们瑞安市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突出问题:1、公务用车的费用过高,财政负担沉重公车理应用于执行公务,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计本金,不管办事的距离远近,能用公车的一律用公车再加上用公车办私事个人不必付任何费用,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何乐而不用?同时监视管理制度有漏洞,公车消费中存在腐败行为公车修理的猫腻最多,吃回扣已是公开的机要有的汽车修理厂为了留住客户,以不正值手段吸引公车司机经常上门修车,按修理费用的确定比例返还司机,有的司机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那么按司机的要求开发票,单位能报多少,发票就开多少,反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公家负担,其结果是公车修理费用大大增加。
公车加油也有不小的黑洞无意会展现,多开、虚开发票现象这样一来,公车的运行本金远远高于其他车辆也就缺乏为怪了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本金(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再加上车辆的价钱,一辆公车一年的费用约莫在20万元以上,人民群众形象地比喻是屁股底下一层楼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12%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更高2、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成为权力象征由于制度缺乏约束力,导致公车私用现象屡禁不止公务车早已成为仆人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不少领导干部都是一人包一辆车,到了无车不出门的地步,严重脱离了群众单位或部门的公车使用虽有相应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形同虚设,由于公车费用不仅全部由财政采承受,而且个人(驾驶员)有时还享受出车费、加班费等正由于如此,政府虽然三令五申,公车不公、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公车迎亲、公车旅游、公车扫墓、公车钓鱼、公车接送子女上学等现象早已是司空见惯市纪委纠风办每年在节假日举行的突击检查中,查证违规使用的公车达30辆少数人更是凭借手中的权利或职务上的便利,使得公务车几乎成了他们的私家车,上下班哪怕几分钟的路要坐车、下班后赴宴要车、节假日走亲访友要车,甚至家属子女、七姑八姨办私事也要车。
据调查,在某些地方公务车公用占三分之一、干部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不公日益严重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更有片面领导干部干脆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empirenews.page--]3、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滥用惊人资料说明,社会其他运营车辆每万公里运行本金为8215元左右,党政机关那么的公务用车运行本金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至少为公车的5倍以上,而运营本金仅为公车的13%左右效率的低下,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大滥用另一方面,由于现任领导都有相对固定用车,有的那么成了专车由于是领导的专车,其他需要用车的业务处室却很难用到车,造成了公车的闲置滥用4、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我市目前车辆配备的标准是根据市委发[1997]121号《关于市级党政机关小汽车配备数量实行编制管理的规定》,乡镇参照实行但是在现实中,超标准配备车辆依旧存在据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调查:2022年,全市61个市级单位238辆(其中轿车204辆面包车34辆,不含特殊单位的专用车辆)的公务用车中按现有标准衡量,达标的单位19个,未达标的单位1个,超标的单位37个,超标率达61%。
三、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改革公务用车制度不仅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也是各级机关一向在努力解决的现实问题从1998年起,我国公车改革进入快车道,大量城市都在积极探索改革现行公车制度弊端的有效方法从先行改革的地方处境分析,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大体分为以下三种模式:(一)公车服务市场化:一是实行公车租用,即部门、单位相对集中的区域将车辆集中管理,成立车辆管理服务中心,将党政机关现有公车整建制转为经营性实体,模拟市场经营实行有偿服务按市场租车计价方式,向部门、单位和个人供给有偿用车服务公务人员按照级别、岗位发放交通补贴或实行费用包干,需用公车时按里程、车型交纳费用这种改革方式的最大好处是积极稳妥,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原有公车制度的弊端,又照管到目前驾驶、后勤人员无法安置的现状山东省泰安市于2022年下半年成立了市直机关管理局车辆管理中心,规定各部门和单位除留存一辆工作用车外,其余车辆和驾驶员全部由车辆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统一调度,计价使用部门按每车每年8000元的标准领取用车代币券,超支不补,节余归己当年11月,泰安市53个党政机关搬到新大楼,1700多名公务员从部门领导到一般干部,上下班都持市财政局统一办理的乘车证,搭乘由公交公司开通的专线公共汽车。
同时,泰安市把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引入车辆管理,指挥中心根据每一辆车的行驶路线和所处位置,在全国范围内实时就近调度用车,从要车、派车、行程、耗油、计费到问题处理等全过程实现了智能化管理这种公务用车形式,变更了家庭式、小而全的公务资源配备方式,实行资源共享 二是实行私车公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私有车辆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机关工作人员,私车公用就是指当公务需要时,由单位指派干部驾驶自备车接待公务,补助标准以二人乘坐公交车及三轮车计算其优点就是能有效解决派车难、俭约经费开支、提高工作效率等问题也能达成裁减公车数量、便当工作的要求,针对目前的公务用车制度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乐清市教导局自从2022年3月试行私车公用制度以来,达成对比好的效果据该局的资料显示2022年3月、4月该局平均每次下乡的费用分别是10857元和13354元,而试行私车公用后,2022年3月、4月的平均每次下乡费用分别为8074元和94.65元,同期相比,平均每次下乡费用俭约27.83元和38.89元;私车公用和乘坐公交车下乡举行对比,2022年3月、4月私车公用下乡每次费用分别为64.33元和54.37元,乘公交车下乡费用分别为110.28元和123.95元,平均每次俭约45.95元和69.58元,从数字上可以看出私车公用后,经费得到了很大的俭约,同时,与同期相比,下乡的次数明显增加,干部的下乡积极性明显提高。
[!--empirenews.page--](二)公车调配货币化:取消或留存少量公务用车,发给确定交通补贴公车调配货币化,即实行岗位补贴,就是公务人员(有些地方是主要领导除外)彻底取消公车待遇,按级别、岗位发放交通补贴,从而变过去的暗补为明补与公车租用相比,岗位补贴更符合职务消费货币化的市场经济法那么,也与国际惯例相接轨,是一项从根本上杜绝公车弊端的改革举措从目前处境看,已举行车改以及将要举行车改的城市,大多数采取了此类方法交通补贴的发放又分为按月发放(以现金的形式随工资发放)、一次性发放、包干使用等形式1、按月发放交通补贴将对全市公务用车实行货币化改革,即以货币形式发给公务员交通补贴其概括的做法是:车辆向社会公开拍卖领导干部、司机均可加入竞拍,领导干部、司机可享受拍卖价确定的优待行政、事业编制的司机举行转岗,年纪大的提前退休,拍得汽车的司机,两年内发给每月70%的根本工资干部发给交通补贴,按照职务、岗位发放交通补贴补贴标准由各地区核定湖北省老河口市是中纪委职务消费综合改革试点市,其公车改革的做法是:车辆向社会公开拍卖领导干部、司机均可加入竞拍,司机可享受拍卖价20%的优待行政、事业编制的司机举行转岗,年纪大的提前退休,拍得汽车的司机,两年内发给每月70%的根本工资。
干部发给交通补贴,标准为:最远的乡镇党政正职800元/月,较远的700元/月,较近的600元/月,部门一把手最高的600元/月,中间的500元/月,最低的400元/月副职减半无锡市乡镇机关公车改革的做法是:全市(含江阴市等9个县级市和区县)全体乡镇将公车拍卖,按照职务、岗位发放交通补贴补贴标准由各区县核定,但总体上镇党委书记、镇长每月补贴额度一般不得超过2500元,其他职务依次递减2、一次性发放交通补贴一次性发放即给车改对象确定数额的购车补贴,并由公家负责车辆保险、养路、年审等固定性费用,其他如汽油、维护、路桥、停车等日常费用均由个人支付,单位不再发给其交通补贴采取这一改革方法的一般多经济较兴隆地区概括做法是:一次性给车改对象每人发购车补贴,明确个人享有使用权期限,产权照旧归单位全体,期限满后产权归个人,公家不再负承担何费用东莞市沙田镇的做法是:将现有的14辆公车留存4辆,其余10辆据车况定价后,七折卖给车改对象,可分期付款购车者每年发5000元补贴及负责汽油费用报销,其他费用均由个人负担,此项做法实行后,每年俭约经费约46万元3、包干使用交通经费包干使用即对用车费用限额包干,超支自负,节余按比例赋予赏赐。
这种费用补贴方式整个过程不展现货币,制止了一些冲突,也被称为准货币化模式江苏省东台市的做法是:在拍卖公车全体权或使用权的根基上,对公务交通费实行总额操纵,分档包干乡镇领导干部公务用车费用包干到人,其包干标准确实定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乡镇经济总量、经济实力;二是距市区路程远近;三是领导干部的职务、分管工作任务等市直机关根据车辆数和公务人员数核定交通费,即在每辆车核定年费用1万元的根基上,区分单位类型确定人均交通费定额,公、检、法、纪等执法执纪机关800元/人,其他机关部门509元/人,中小学校89元/人公务交通费用以包干券形式发放,超支自负,节余按29%赏赐给个人,其余转到下年使用对特殊处境用车,费用买报买销,但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加以操纵[!--empirenews.page--](三)公车管理模范化:完善现有的公务用车制度,操纵车辆的购置、使用和修理,堵塞公车管理中的漏洞在完全取消公车条件尚不成熟的处境下,一些地区通过严格操纵公车添置,模范公车使用、修理制度等,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监视和管理,为下一步公车改革做好打定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