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论文规范(讨论稿)[终稿].doc
20页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写作规范一、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基本要求5. 论文(设计说明书)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6. 论文(设计说明书)中釆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 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等,应加以注释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 须在译文后用小描号注明原文7. 论文(设计说明书)一律用A4(210mmX297 mm)大小的白纸单面打卬并装订(左 装订)成册打印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口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页 面的上边距和左边距侧(订口)分别留边25 mm,下边距和右边距(切口)应分别留边 20 mm o8. 论文(设计说明书)中的图和附表应有对应的图题、表题及编号1) 图: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等图的编号应一 直连续到附录之前,与章、节的编号无关只有一幅图时,仍应标为“图1”图应有图题, 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居中的位置;(2) 表: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表1”、“表2”等表的编 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与章、条和表的编号无关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1”。
表应有表题,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3) 公式: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排;如:“式(2・13)”、“式(4・5)”, 其标注应于该公式所在行的最右侧公式书写方式应在文中相应位置另起一行居中横排, 对于较长的公式只可在符号处(+、・、*、/、W鼻等)转行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9. 论文(设计说明书)的文档格式(1) 论文题目:3号宋体,加粗;(2) 目录:4号宋体,单倍行距;(3) 中文摘要:小4号仿宋,行距20磅;英文摘要: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单倍行距;(4) 关键词:小4号仿宋;(5) 止文标题:均加粗,段前后均0.5行一级标题:小3号宋体,二级标题:4 号宋体,三级标题:小4号宋体;(6) 止文:小4号宋体,行距2()磅;(7) 参考文献:5号宋体,行距16磅10. 学生应保证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不存在抄袭和剽窃毕业论文(设 计说明书)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二、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各组成部分的要求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包括论文(设计说明书)封面、目录、论文(设计说明书) 题目、中英文摘要、引言、论文(设计说明书)止文、结论、参考文献等主耍组成部分, 具体要求如下:4.. 论文封面一律采用教学院统一印制的专用封而。
封而内容均须打印,论文(设计说明书)题目 为小3号宋体加粗,院(系)、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等为小3号宋体加粗,H期 为小3号宋体5.. 目录目录页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引言(或前言),章、节、参考文献、附录 等序号3・题目题口是反映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组合题ri语意未尽可 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要求如下:(1) 题目准确得体并能准确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当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不 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2) 题目应简明,使读者印象鲜明,便于记忆和引用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字;(3) 题口所用词语必须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便为检 索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4) 题目应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字符、代号等4・摘要摘要是对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明归纳,应包括研究工作的目 的、方法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用语要规范,一般不用公式和非规范符号术语,不 岀现图、表、化学结构式等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一般在300字左右论文应附有英文题目和英文摘要以便于进行国际交流英文题目和英文摘要应明确、 简练,其内容包括研究口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
一般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设计说明书)中选取出的用 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或词组关键词包括主题和自由词:主题词是专门为文献的 标引或检索而从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中挑选出来并加以规范化了的词或词组;自由词则是 未规范化的即还未收入主题词表中的词或词组每篇论文中应列岀3〜8个关键词,它们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其中主题词应尽 可能多一些,关键词作为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列于摘要段Z后还应列出与中文对应的 英文关键词(Keywords)关键词间空格1个字符引言(或前言)引言又叫前言,其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作用在于使读者对论文(设 计说明帖)先有一个总休的了解引言要写得口然,概插,简洁,确切内容主要包插: 研究的口的、范围和背景;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 和意义等7・正文正文是论文(设计说明书)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 这里阐述由于论文(设计说明书)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和 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大,所以对正文的撰写内容不作统一规定但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 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或数据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
正文应达到观 点正确,结构完整、合乎逻辑、符合学术规范,无重大疏漏或明显的片面性其他具体要 求有:(1) 主题的耍求7.2 主题有新意,有科学研究或实际应用价值;7.3 主题集中,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要使主题集中,凡与本文主题无关或关系不 大的内容不应涉及,不过多阐述,否则会使问题繁杂,脉络不清,主题淡化;7.4 主题鲜明,论文的中心思想地位突出,除了在论文的题目、摘要、前言、结论部 分明确地点出主题外,在正文部分更耍注意突出主题2) 结构的要求3. 不同内容的正文,应灵活处理,采用合适的结构顺序和结构层次,组织好段落, 安排好材料章、节、小节等分别以“1”、“1」”、“1.1.1”、“1.1.2”、等数字以树层次格 式依次标出层次一般不大于四级4. 正文写作时要注意抓住基本观点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均不应出现 技术性的错误;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不弄虚作假1. 结论和建议结论即结束语、结语,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岀 的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描述反映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其作用是便于读者阅 读和二次文献作者捉供依据。
主要包含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 东西,或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尚待解决的问题或提岀研究设想和改 进建议2. 参考文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 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 “[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表示格式为:专著、论文及、学位论文、报告:[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期刊文献:[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J]•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论文集中析出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作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报纸文献:[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出处,发表或更新H 期/引用日期.各类未定义类型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不宜作为参考文献。
3. 附录附录是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为了体现整篇论文的完整性,写入止文乂可能有损于论 文的条理性、逻辑性和精炼性,这些材料可以写入附录段,但对于每一篇论文并不是必须的主要包括以卜•几类:1. 比正文更为详尽的理论根据、研究方法和技术要点,建议口J以阅读的参考文献的 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2. 曲于篇幅过长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宜写入正文的材料;3. 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木专业同行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4.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 印输出件等附录段置于参考文献表之后,附录中的插图、表格、公式、参考文献等的序号与正文 分开,另行编制,如编为“图A”、“图B”; “表A”、“表B”; “式⑷”、“式⑻”;“文献[A]”、 “文献[B]”; “ 图 A1”、“ 表 B2”、“式(B3)”、“文献[A5]” 等11. 致谢致谢内容应该简洁明了、实事求是以对论文(设计说明书)工作直接提供过资金、 设备、人力,以及文献资料等支持和帮助的团体和个人表示感谢毗唳-2, 6-二甲酸丁酯是一类应用广泛的重要精细有机化工产品,可由毗唳 -2, 6-二甲酸和正丁醇经液相酯化反应获得。
该酯化反应是医药合成中的一个 步骤,且是一个可逆反应在酯化反应的同时也有酯的水解存在,要想获得酯的较高产率和缩短反应时间,必须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本课题主要进行新的负载型杂多酸和杂多酸盐催化剂的制备并应用于催化 合成毗唳-2, 6-二甲酸丁酯的研究以产物的收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多 水平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的活性以及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如反应原料配比,反应 温度,反应时间等,确定了合适的工艺条件最优工艺条件下产物收率达89%到 93%此外,研究了产物分离提纯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进行产物分析纯度达到90%, 并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关键词:毗唳-2, 6-二甲酸丁酯杂多酸催化Abstract2.6-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s butyl ester applied abroad is an important fine chemical It can be synthesized by the etherification of 2.6-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s with n-BuOH. Reversible etherification is a step for the synthesis of 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 Water is occurred with the reaction. The preferable catalyst is essential to improve the yield and save time.This theme mainly relat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heteropoly acid salts and heteropoly acids loaded on HBEA and the catalytic synthesis of 2.6-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s butyl ester. By using the method of single- factor and multi-levels, the yield of 2.6-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s butyl ester as an index,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catalyst 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