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重视形象联想记忆增强语文学科素质..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3272878
  • 上传时间:2022-04-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重视形象联想记忆增强语文学科素质形象联想记忆就是将语言文字的概念意义转化为形象,再以形象为 对象,以联想为过程,以记忆为目的它是形象思维在语文学科中的一种 教学方法,也是语文能力的具体表现z—学科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与学 科特点相结合,体现出的对学科内容的敏感性、可操作性和创造性重视 形象联想记忆,并贯穿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增强学生的语文学科素质一、问题的提出1 .教学实践的困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明显存在这样几种倾向:第一,过分强调 思想内容而忽视甚至脱离思想的载体一一语言文字无论是讲文章还是写 文章,都注重在思想意义的挖掘与提炼,甚至微言大义的发挥,最终免不 了形成一腔一调的程式化;第二,即使提到语言文字内容,也只是对汉语 知识的孤立的讲解,唯恐学生不知而苦讲细讲,只重知识的灌注而忽视运 用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内容的概念化;第三,只重理解,忽视记忆理 解又缺乏实际的训练程序和明确的检控标准,学生思维只能被束缚在课堂 所涉及的狭小空间,模糊僵化这样,本应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被讲授 的程式化、内容的概念化、训练的模糊化所代替,老师苦讲,学生厌学, 语文教学陷入低效的怪圈而不能自拔。

      2. 学科特点的要求中学设置语文学科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打好基础,解决 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 须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为核心,以培养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语 文学科特点教材中的课文虽只是一个例子,但它是教学目标实现的主要 依托,所以这一模式的主要操作对象应是语文课文常言“文以载道”, 依靠语言文字这个载体,来表达一种道理,但语言文字和“道”之间的传 递,必须依靠一个中介,而这个中介就是由语言文字所产生的形象,而形 象的形成必然依靠联想等思维形式,所以联想是因文而生象,由象而明道 的必然过程当然,产生的形象越鲜明,在大脑中的记忆也就越深刻语 文记忆是对语料的丰富与积累,便于语言信息的准确迅速地转化因此, 进行形象联想记忆是加速语言文字信息转化,即增强语文学科素质的有效 途径二、形象联想记忆的操作1•细心观察,储存丰富的表象语言文字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符号,它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欲将语言 文字的抽象信息转化为形象实体信息,首先应细心观察,储存丰富的表象 丰富的表象来源于周密而系统的观察,女口: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里,有皎 洁的月光、山中的清泉、蓝天、白云、蝉鸣、蛙鼓等等。

      这些刺激人的感 官,在人脑中留下生理痕迹,都会作为表象储存在人脑的记忆中,再遇到 相应的语言文字符号时,就会引起大脑皮质的神经联系,刺激该对象在人 脑中储存的牛理痕迹,唤起记忆表象,或者把储存的表象重新组合,在对 语言文字信息转化时,才能形象叠生,层出不穷2・?(15)縮晕淖中蜗蠡?语言文字所反映的信息有抽象与具体之分,在形象化时,操作方法也 不同反映的内容容易把握,在人的感受能力之内,称之为具体词;内容 虚灵、不易把握,范围超过了人们的直接感受能力,这样的词有一种无极 性、虚灵性,我们称Z为抽象词具体词转化时,直接以它的实体形象来 代替,如“老师”即可浮现你熟悉的老师的相貌、衣着、习惯语言与动作 等如“柔软”可浮现自己抚摸小狗或小猫的感受抽象词转化时,首先 应转化为具体词,然后再形象化如“中国”可用“天安门”“五星红旗” 來代替,如“庆祝”,可浮现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前的场面若语言文字 信息转化为形象时,具有“逼真” “奇特” “动态” “关己”的特点,记忆 效果更好总之,在形象转化时,可结合自己的牛活经历、个性特点和鉴 赏习惯,有所发挥创造3. 形象联想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语文课文更是通过作家对外界感受后而内化 的情感世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蕴的艺术整体。

      为此,在形象记忆时,始 终应伴有联想,联想是新IH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IH知识积累越多,新知 识联系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联想,越容易理解和记忆新知识因此,在对 课文内容形象记忆时,只有展开联想、想象、才能入境入情入理,才能理 解基本内容同时,又可结合各自不同经历,展开不同联想、想象、补充, 增加课文所提供的画面、形象等,探隐知显,进行再创造,培养健康的市 美情趣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又记忆了课文,使课文真正发挥“例子” 的示范作用4. 让形象联想记忆成为语文教学的习惯形象联想记忆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启发思维的方法,又是一种语文能力 的体现只有在不断的运用中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模式才能形成生效,这 种能力也才算得上是自己的学科素质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习惯呢?教师的 循循诱导固然重要,更关键的在于学习者口己的亲身实践,只有直接感受, 直觉心理不断的积累演绎,才能形成这种无意识控制的高级神经运动整 个操作过程可概括为三阶段:一是动作模仿老师示范或者借助影像、图 文,刺激大脑,使学生准确地把握这一转化的具体程序,并形成一种整体 映像二是学生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形象联想的程序、方式会不断反映 到大脑中,产生一种感性体验,操作主体会在直觉层面上进行概括。

      三是 内化完成阶段这样,活动主体才能形成行为习惯,进而增强对学科内容 的敏感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形象联想记忆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思维训练方法在形象联 想转化时,主体可结合各自的特点,冇所发挥创造,既冇科学性,又冇艺 术性,既能理解掌握知识,又能联系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范I韦I,提高创 造思维的积极性可以说,重视形象联想记忆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习惯, 是现代思维科学新启示的实践探索,是摆脱目前语文教学困境,提高语文 教学效率的科学选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