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建筑特色论文.docx
5页甘肃建筑特色摘要:建筑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大要素之一和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营造 房屋与其他建筑物的艺术甘肃是祖国远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它的建筑也是我 国最古老的独具地方风格的建筑体系之一据考古发现:远在二三十万年前旧 石器时代中期,甘肃就有人类活动了公元前五千年左右的精细石器,公元前 二千年左右的“半山期”、“马家窑期"等丰富的陶器,特别是早期秦安杨家 沟的白灰面住室遗址的发现,反映了远古奴录社会劳动人民生活及生产力发 展的情况甘肃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相互攻战征掠, 使甘肃成了历史上军事争夺频繁的地区这种状况反映到建筑上,使甘肃建筑 非常突出地普遍具有军事的性质,出现了大量军事城池、长城边墙、关隘、烽 火台、堡寨和驻兵屯田设施而且城乡民居也都具有防御性质,聚居防守, 庄堡棋布,尤以河西走廊地区最为显著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大 业在甘肃建立了陇西郡和北地郡,下设若干县,郡治、县治的城池都有一定 的规模修全国驿道,车同轨,大修宫室统一修长城,使建筑及其技巧迅速 地丰富和提高关键词:结构 形式 材料 艺术1.四合院形制汉族民居一如既往以木构架系统的院落式为基本特征,以地理上的秦岭、 淮河为界,形成南北不同的风格,而天水民居将南北风格相融合,兼有北方的 雄厚与南方的灵秀。
四合院基本形式可概括为:基本型、串联型、并联型和混 合型基本型,即只有一进院的四合院(如澄源巷现张庆麟故居北院)串联 型,以二进院和三进院居多,串联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隔垂花门式,如澄 源巷张庆麟故居南侧两大院;另一类是隔过厅式,属于这种形式的院落较多, 如石作瑞故居、任士言故居等并联型,前后为串联,左右为并联混合型, 如澄源巷丁特故居(现在已拆)院落以二进为多、有三进、四进者,二进之 间由过厅划分为两个庭院天井,此天井一般呈矩形,与处于同纬度地区的民居 庭院的长宽比接近,满足采光、遮光、通风、排水、接地气等需要,又能随意 巧借一日光影之变化和一年四季之变化给人带来自然乐趣2 .很强的内向品格天水历史上处于封闭的内陆腹地,民风民俗都朴实而具有独特的特点,民 居建筑依然如此院落外各立面展现的是封闭的后檐墙外观,灰调、粗糙、厚 实、冷峻;而院落内具有浓郁的内向界面,各单体建筑面向庭院的二维主立面, 为庭院空间提供了明显的内向界面,由于大多数院落的四面屋身处于金柱位置 并充满着柔美的木质门窗纹理,这种浓郁的内向界面强化了庭院的内向品格; 四面廊道亦里亦外、亦外亦里的“过渡空间"、“中介空间"极具亲和力,在 金柱浓郁、内向品格的木质墙面的衬托下,使廊道更带有明显的室外内化性。
如“冯国瑞故居”等3. 儒家礼乐秩序中国传统的庭院式布局与封建礼教制约下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结构相适应, 围合的庭院式空间,构建了一个封闭的小天地,在这个封闭的小天地中,严整 纵深的庭院组合,中轴突出的对称格局,提供了建筑空间的主从构成、正偏构 成、内外构成和向背构成这些空间构成都被赋予了礼仪上的尊卑第等意义 透过正院与偏院,正房与厢房,外院与内院,前庭与后庭等等空间的主从、内 外划分,庭院组群充分适应了封建礼教严格区分尊卑、上下、亲疏、贵贱、男 女、长幼、嫡庶等一整套的伦理秩序需要如南北宅子、贾公馆、冯国瑞故居 等正是中国传统的庭院式布局,体现了儒家“礼"文化意象同时,如冯国瑞 故居等这样的天水民居四合院,四面房屋四面廊道的院落,很好地体现了中心 庭院的明亮空间、檐廊“灰”空间、室内“暗"空间的层层过渡关系,这也体 现出中庭式院落空间由公共空间到模糊空间再到私密空间的层次关系,这种层 次关系展现的建筑形态的内向品格,室内外空间的有机交融,以及对庭院内花 木扶疏的自然景观的收纳渗透等等,都表现出天水民居庭院式布局审美上的人 伦之“乐”,即“乐"的感情教化与和谐作用4. 结构科学合理天水古民居建筑结构从木构架形式上属于抬梁式结构,这种构架形式也是 北方地区厚墙厚顶的民间建筑的构架。
但严格地说应归于土木混合结构,即所 谓“木骨泥墙''与“木椽泥顶"之类,而实际在承重上还是以木构为主,墙主 要起维护作用,也有增强木构架刚度与侧向稳定性的作用土木结构建筑能广 泛分布于民间,主要是由于它具备了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的技术经济上的合理 性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的明确分工,承重构件可以结合地区特点形成多样的 民间木构架形式,围护构件不拘一格,可以用当地低廉易取的墙体材料,发挥 就地取材的长处这些使木构架体系突破了地区性的局限而得以广泛分布,从 而形成富有乡土特色的民间木构架建筑的多元形态礼”的规范的制约作用, 正统建筑核心文化的辐射作用,对民间土木混合结构建筑也有不同程度的影 响天水明清民居采用抬梁式框架结构,民间称托件房,其检、梁、柱节点棒 卯联接,紧密牢固且具有良好的抗变形性能,天水历史上发生多次大地震,但 众多民居历经几百年而完好无损,证明其良好的抗震性能5. 建筑材料天水原为盛产林木地区,建筑选优质松木制作柱、梁和松椽,多数柱梁粗 壮惊人,往往超过结构需要的许多倍天水古民居所用砖瓦脊兽,都是用粗细 适当的粘土烧成,色彩一致,强度高,耐腐蚀天水土的资源非常丰富,土层 深厚容易挖掘,而且多数地方的土含砂量少,很有粘性,拌水成泥,容易粘结 成型,是廉价适宜的建筑材料。
6. 装饰朴素大方天水民居多木雕,垂花门是天水民居的木雕精品其他房屋上的木雕集中 在檐口之下的装修上,由雀替、大小耍头、柱上铺做和柱间铺做以及铺做间花 板组成内檐装饰有碧纱橱、落地柜、炕柜、神架等,均美观而不落繁琐花哨 的俗套天水民居的木雕不同于南方徽派民居和北方晋商民居的精雕细刻,其 线条回转流畅,简洁粗犷,美观大方而不细密缚繁,具有文人气息、美观大气 的雕刻风格砖雕主要见于大门内天井的照壁上,为仿木砖雕,雕刻图案以佛 八宝、暗八仙、五蝠捧寿、松竹梅岁寒三友等内容多见,既增添了民俗文化气 氛又不显豪华奢靡7. 因地制宜原则天水民居主体建筑随街巷方向而有坐北朝南(连腾霄故居、哈瑞故居、冯 国瑞故居等)、坐南朝北(石作瑞故居、自由路汪家院等)、坐西朝东(任士 言故居、育生巷张氏民居等)、坐东朝西(自治巷张氏民居等)等朝向,并不 (也不可能)都是坐北朝南的最佳朝向天水民居采用的土木混合结构,其土 的部分是未经焙烧的土“胡基”或夯土墙,它取于自然,融于自然,冬暖夏凉, 有资料介绍,当土墙的厚度达到30cm(以上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是 地地道道的生态建筑8. 庭院的景观植物景观是庭院的基本要素之一,天水庭院自古以来重视花木的种植。
天 水民居院落中,以花为主,仅在堂、室阶前有腊梅和石榴等稍高大的植物种植 对于不大的院落来讲,高大树木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到庭院的景观热爱生 活的天水人十分注重庭院的美化,花卉品种的选择十分讲究:早春二月,赏迎 春花迎风怒放;三四月份,看海棠花开;四、五月份,观各色牡丹盛开,繁荣 富贵;夏季里,月季、石榴、石竹等争相开放,花色繁多,一派生机;入秋之 季,有菊花展现风姿,君子风范,缘墙的五也地锦呈现红也或橙也,颇为壮观; 寒冬季节,更有腊梅凌霜傲雪,令人心生景仰天水尚存的明清民居,是天水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之一登高俯视古城区,在大城文庙旁,有国 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南北宅子于民主西路南北两侧相呼应;在西关仍保留着成 片的古民居区,那里有一条又一条古巷,小巷中是一院院明清民居亲切而熟 悉,安逸而静谧,有着另一种氛围与别一样情怀岁月流逝,斗转星移,这一 院院明清民居,几多变迁,几多兴衰在这些深巷宅院中、古井老树旁、家祠 绣楼上所发生的往事,就象一页页刚刚掀去的天水地方史,成为这座城市历史 的见证甘肃各地区寺庙众多,以夏河拉卜楞寺、张掖大佛寺、山丹大佛寺等为代 表寺内塔更是杰作各地区塔德形式也是多姿多彩,以张掖木塔、华池双塔、 兰州白塔、湘乐宋塔、平凉市砖塔、民勤喇嘛塔等,结构独特,自此仅以个别 为例。
夏河拉卜楞寺夏河拉卜楞寺位于甘肃夏河,夏河在兰州西南100公里处,与海通仁县隆 务寺毗邻,两者都是藏传佛寺拉卜楞寺乾隆时期曾被赐名“慧觉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离县城一公里,全寺用地1300亩,西北依高山,东南临夏河,依山面 水,选址极佳全寺占地呈一条大船形全寺共有6个学部、18座佛寺、18座 活佛行宫、4座大经堂采取“点"式布局,各寺院、学部、经堂等大组建筑群 不相连其余用地全部建成喇嘛住房,方形小院,都是平顶房屋从航空相片 及鸟瞰图来看,密密麻麻的住房与院落,布局非常紧凑全寺院的房间将近2 万间,全寺喇嘛最多时,超过2万人全寺有六个学部,其中闻思学部处于全寺的中心枢纽地带,闻思学部的大 门楼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从大门楼进去后事大院子,单面为回廊,正面为柱 廊、厚墙中间小门进去,就到大经堂,做两层,平顶大经堂面阔十五间, 进深一间,内部有140根立柱,柱做方形,柱面包毛毡,内部空间还吊挂帷慢 与经幡它的构造方式用厚石墙,楼屋为密梁式,上为汗式木构梁架,上部分 大屋顶墙面收分甚大,墙面涂朱红,黑线条窗口,屋顶瓦又装饰锚金,色调 显出一种强烈对比的效果张掖木塔张掖市内的木塔,木塔建在寺院的中轴统上,中大殿和大殿之间。
木塔下 部二层是方形,四面带有木构廊柱;上不七层是八角形,八角带木构廊柱,各 檐角略略翘起;木塔高九层,约32米,塔内是空简结构,由木梯可以登上这 座塔的墙用砖砌成,外带木构廊柱,实际是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塔,清代建造 在我国北方,砖木混合特色的塔数目不多,特别是在大西北,此塔是第一座此外还有陇东的窑洞,是民间的一种居住形式陕北洞造价非常便宜,有时家联合和想帮助,就可以建成,最主要的工作 就是挖土方,可以节省其他建筑材料窑洞平面矩形,前后宽度相同,十分整 齐内部设有火炕,在房屋内偏北后在右侧,带有耳洞的比较少,如果需要, 在建造新洞因此,一户数窑窑洞外观,券口为半圆形,大花窗与正门均做 花格纹样,阳光照射窑洞内部,室内明亮在窑脸之券边部位用砖或石块建券, 十分整齐,使窑脸既美观,又坚固耐久,大方而适用在总体上,还有建造排 窑、长排窑、窑院仿效四合院布局方式那么甘肃陇东窑洞平面亦呈矩形,前 端宽,后部窄,相差30厘米,出现前宽后窄式,用以引进阳光内部左侧设有 火炕,做饭锅台与炕相连,有炊事余火烧炕,又能取暖耳洞很多,每户人家 大约有2-3洞,用以储粮外观窑脸之拱券,都做尖心棋,主要为了抗压性强, 防止券顶塌下来,窑之外观做封闭型,仅用一个小型通风。
在总部剧中有单排 窑与连排窑,还有两层窑另外还有敦煌莫高窟等艺术瑰宝,处处都生机盎然,仿佛诉说着这里的点 点滴滴,它们沉淀的是文化,是艺术这里的工匠,用他们独特的艺术手法创 造了这里,给我们留下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也激励着我们用智慧去 创造未来!参考文献张驭寰著中国西部古建筑讲座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