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数学区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doc
7页利用数学区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有思维体操的美称,是发展思维、 培养能力的有效载体儿童对数概念的学习和掌握,主要是依靠儿童本身 的建构,即数概念是每个儿童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思 维的产物因而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儿童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幼儿 思维能力的合适的环境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数学区域活动 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活动,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轻松愉快、没有心理压力, 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去操作实践,对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起 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从数学区域环境的 创设、材料的投放、氛围的营造,到区域活动形式的多元化以及多角度的 区域活动评价出发,使数学区域活动成为幼儿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 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环境创设新《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 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对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数学 区墙面的布置、材料的投放、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上进行全方位、多元化 地创设和利用,以充分发挥环境这位无声教师的价值作用1•变化无穷的数学墙饰数学目标有一定的内在连续性,必须在前一经验的基础上增加难度, 提岀新的要求。
我们结合主题,设计与主题相关的、相吻合的内容,然后 师生一起在墙面上布置,突出主题内容,进行环境渲染,引起幼儿注意, 吸引孩子走近例如:当小班组织“我的家”主题活动时,老师就在数学 区布置了 “数数我家有几口” ?的墙饰,孩子们将爸爸、妈妈、宝宝的头 像贴在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房子上,并愉快地和小伙伴一起数数,有的说 我家有三口,找个数字“3”贴到自己的小房子上,有的说我家还有爷爷 奶奶,有5个人,就高高兴兴地找个“5”贴上去这个“我爱我家”的 数学墙面让孩子们留连忘返,玩在其中又乐在其中又如中班老师根据主 题“交通工具”设置了停车场的活动内容,孩子们根据不同的数字、圆点 画上相应数量的汽车,再把自己的作品张贴到墙上老师准备的彩色底板 上,孩子们相互交流,体验着成功的快乐这样老师随着主题的变化不断 更换墙饰内容,变化无穷的墙饰始终吸引着孩子们探求的目光2.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皮亚杰称之为“逻辑数理知识”的数概念,是不能直接用语言来教的, 我们也曾陷入于“孩子听懂了但不会做”的困惑皮亚杰认为,数学开始 于对物体的动作,真正理解数意味着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或能动地建 立关系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
因此,要 让孩子真正理解数学,必须让他们与丰富多彩的材料互动于是,蚕豆、 黄豆、花生等各类种子,纽扣、纸杯、小勺等各种生活用品,盒子、瓶子、 小棒等废旧物品都成为了孩子探究、感知数学概念的把玩不厌的材料女口: 孩子们非常喜欢看着瓶身上的点子往里装豆豆、再找相应数字的瓶盖拧 上,这样孩子们就在装装、拧拧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获得对数字的实际意 义、以及掌握了从具体形象的实物到了解抽象的数字的技能同样的材料 有时只要稍作创新,就会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女口:从平面到立体的, 从摆放滑落到粘住不掉的,从单独完成到合作完成的,都让孩子们充满了 好奇,也让孩子们有了全新的体验3.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一切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的,没有互动谈不上发 展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互 动的动机更强,效果也更好,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老师要给 孩子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区域环境在活动中,我们常常遇到有的孩子 “聪明”得一点就通,有的孩子“愚笨”得总不开窍,老师从以前的急于 求成到现在学会了耐心等待,允许孩子出错,允许孩子反复,成功了和孩 子一起欢呼,失败了给孩子鼓励和帮助,让每一个孩子对数学区从讨厌到 喜欢、从远离到亲近,让小小区域成为孩子的一方乐土。
二、形式多元化有人说,数学需要抽象;也有人说,数学需要逻辑因此我们针对形 象思维活跃的孩子创造了做数学、玩数学、画数学、剪数学等多种多样的 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数学充满童趣、充满感情、充满 发现、充满成功1. 在剪剪画画中感知理解数学手工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他们总是热衷于剪剪、画画、贴贴的动作 过程我们就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以美术、手工为主要载体,让孩子在 剪剪画画中感知数学、理解数学女口:在小兔的背景图上请孩子画上小兔 最喜欢吃的食物,有的画青菜、有的画萝卜,然后数数说说送给小兔几个 萝卜、几颗青菜,再贴上相应的数字,从而加深了对10以内数的理解 在图形的认识中,请孩子在许多几何图形中给椭圆形涂上红色,给梯形涂 上绿色,给半圆形涂上黄色,或者让孩子从众多不一的图形中,找出某一 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涂色过程中,孩子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得到 T进一步巩固2. 在做做玩玩中感知理解数学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陈鹤琴老先生早就提出“做中学”以及“玩中学” 的教育思想,只有顺应孩子的特点施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遵循这一 原则,在数学区活动中,我们力求让孩子在做做玩玩中有所体验、有所发 现。
在巩固10以内相邻两数关系的活动中,设计了小猫钓鱼的游戏,鱼 身上的数字加上小猫水桶上的数字,最后算出小鱼身上的得数,再放入相 应的水桶,最后相互检查结果是否正确这样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活动 效果也明显提高,达到了重过程也重结果的双重效应3. 在对弈竞赛中感知理解数学社会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使学生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应从小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立足社会时就有良好的竞争心态在 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中大班孩子已有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大班 孩子,竞赛活动能激发他们的活动热情,在竞赛中专注、认真,能发挥最 佳水平为此,老师设计了数学迷宫图、数学棋以及一些数学竞赛游戏, 孩子最感兴趣的是下数学棋,他们自由结对一起玩,在对弈中不但理解了 数的概念,而且培养了合作意识,还提高了耐挫能力从一开始的输不起 到后来能坦然面对竞赛结果,在情感发展上已是一个质的飞跃这种敢于 竞争、承认输赢的良好人格在孩子今后的发展中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三、科学评价评价是一把双刃剑评价得当,孩子就会兴趣倍增、态度积极、学习 主动,反之,则产生厌倦抵触情绪,影响活动效果要从幼儿发展状况出 发,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这是新《纲 要》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运用新的理念,对幼儿认知、情感、态度、能 力等方面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价值。
1.注重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结合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历经了重结果、轻过程和重过程、轻结果的阶 段,随着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对孩子的评价更注重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 一,这一点对数学区活动的评价尤为重要因为在数学区,有的孩子不用 思考,模仿别人就能完成任务,呈现给大家的结果是正确的而有些孩子 却能在自由操作中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结果,但其思维过程却闪烁着创新的 火花例如:一次在排序的操作活动中,大部分小朋友只设计出了 ABAB、 ABB或AAB的排序规律,而航航小朋友却在无意摆弄间发现了递增和递减 的规律,如ABABBABBB和ABBBABBAB等所以,我们在看孩子结果的时候 不妨耐心地问一个为什么,在孩子的讲述中,老师能了解孩子的思维过程, 发现问题时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更重要的是,讲述操作过程有利于 培养孩子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2•注重自我与集体的有机结合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能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提高幼儿正确认识自己 的能力但幼儿受其年龄特点的制约,不管对自己还是对他人的评价极易 受外界的干扰,动摇自己的立场,往往不能对已对人作出客观的评价因 此,我们将自我评价与同伴、老师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 效果。
女口:炜炜小朋友数学能力比较差,平时最怕进的就是数学区有一 次不知怎么地自愿进了数学区,而且从头至尾认真地呆在那里,虽然操作 结果不尽人意,但已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老师抓住这一契机,活动结束时 请大家评一评炜炜能否奖到红五星开始时大家都说不能,炜炜自己也说 不能,理由是没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后经老师引导、点拨,找出了炜炜主 动进区、态度认真等优点,获得意外惊喜的炜炜后来真的喜欢上了数学区, 老师的良苦用心也得到了回报3.注重实物与精神的有机结合在数学区活动中,老师非常善于利用一些小奖品来鼓励孩子认真活 动、积极创新,如小红花、红五星、红苹果以及一些漂亮的小饰物,这些 直观、形象的小奖品深受孩子的喜爱,孩子们每次得到奖品,就美得眯眯 笑但是,实物奖励也要适度,否则就会形成孩子为了奖品而活动,挑选 简单的任务而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在活动中,我们因人而异地实施奖励, 能力弱的孩子稍有进步就能得到一个小奖品,以培养他们的信心,对能力 强的孩子多采用精神鼓励,达到一定目标才给予奖品,这样让他们严格要 求自己,从而自身也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小小数学区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灌输式传递 到操作型建构,先进的教育观念正逐渐落实于具体的行动。
多元化的数学 区,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成具体的,使单一的 变成多样的,使乏味的变成有趣的,将孩子引入了魅力无限的数学世界, 点燃了孩子的思维火炬责任编辑刘新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