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翡翠的种类及其鉴定特征.pdf
5页浅谈翡翠的种类及其鉴定特征翡翠一词带着华丽、神秘由来已久,早在汉朝许慎编著的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就有了这个词:“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它所表达的内容是一种有着美丽羽毛的鸟类 后来人们就用“翡翠”一词来表述这种色彩艳丽的宝石翡”单用时是指翡翠中各种深浅的红色、黄色翡翠; “翠”单用时是指各种深浅绿色的翡翠,高品质的绿色翡翠一般称之为“高翠”翡翠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翡翠通灵欲滴的绿色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颜色;翡翠品种的纷繁多样;翡翠赌石的神奇;翡翠价值的巨大差异,这一切都使得人们感觉翡翠变幻莫测、奥秘无穷 加之翡翠细腻润透的特性又极其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所以在清乾隆之后这300 多年之中,中国人对翡翠形成了浓厚的情结,无论是灵秀精美的首饰, 还是大气磅礴的玉雕山子,无不融入了炎黄子孙的情感、华夏文化的精髓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什么是翡翠及其鉴定特征一、翡翠的种类翡翠在矿物学上属于辉石类,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硬玉硬玉的化学成分为NaAlSi2O6,可含有 Cr、Fe、Ca、Mg 、Mn 、V、Ti 、S、Cl 等多种元素翡翠在国家标准GB/T 16553-2010 《珠宝玉石鉴定》中是这样定义的: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由硬玉或由硬玉及其他钠质、钠钙质辉石(钠铬辉石、绿辉石)组成的,可含少量角闪石、长石、铬铁矿等矿物。
从这一定义中, 我们可以看出, 翡翠的成分是比较复杂的,而国标对翡翠的成分中无论是对硬玉,还是对其他钠质、钠钙质辉石(钠铬辉石、绿辉石)的比例都没有明确及严格意义上的规定, 也就是说, 它可以完全由硬玉组成或绝大多数地含有硬玉,也可以由以硬玉为次要成分,而由钠质、钠钙质辉石(钠铬辉石、绿辉石)为主要成分组成那么由此看来,翡翠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成分:1. 硬玉以硬玉(NaAlSi2O6)为主要成分的翡翠,也就是传统意义上被广泛接受的翡翠,目前我们在市场上所见到的翡翠中绝大多数都属于此类2. 钠铬辉石当硬玉中的Al3+ 被 Cr3+替代,直至形成完全类质同象时,NaAlSi2O6 就变成了 NaCrSi2O6, 也就是说硬玉就变成了钠铬辉石,钠铬辉石在翡翠中以三种形式存在:(1)呈黑色小粒状内含物分布于翡翠中,Cr3+的含量可达百分之十几之多;(2)与硬玉共生,组成钠铬辉石硬玉岩,此种翡翠整体呈黑绿色,不透明3)主要由钠铬辉石组成的钠铬辉石岩, 也即为民间俗称的干青种翡翠在国标未做明确规定以前,钠铬辉石并不在传统翡翠之列,而今根据GB/T 16553-2010 《珠宝玉石鉴定》中对翡翠的定义来看,它也属于翡翠的品种之一。
3. 绿辉石 当硬玉中的Na+ 被 Ca2+ 替代,AL3+ 被 Mg2+ 、Fe2+、 Fe3+ 替代, NaAlSi2O6 就变成了( Ca,Na)( Mg ,Fe2+, Fe3+,Al )Si2O6,当 Na/( Ca+Na )≥0.8 时仍为硬玉,当 Na/( Ca+Na )≤0.2 时为透辉石,而介于硬玉与透辉石之间的矿物为绿辉石绿辉石是翡翠中一种重要的共生矿物,常以不同比例形成含绿辉石硬玉岩型翡翠或含硬玉绿辉石岩型翡翠 绿辉石矿物含量可高达百分之百,即我们俗称的油青种翡翠,也是传统意义上的翡翠中的一种,只是数量较少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根据国家标准GB/T 16553-2010《珠宝玉石鉴定》确定翡翠的品种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硬玉、钠铬辉石和绿辉石二、翡翠的常规鉴定方法翡翠的矿物组成虽然多变,但对其的鉴定却并不困难我们可以就常规的实验室仪器和方法对翡翠进行鉴定在进行鉴定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翡翠的基本性质:1. 化学成分 翡翠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对翡翠的颜色和质地有重要影响翡翠主要由辉石族矿物、闪石族矿物、 长石族矿物组成 翡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硬玉NaAlSi2O6,可含有铬、铁、钙、镁、锰、矾、钛等元素。
其中Cr3+、Fe2+,Fe3+可与 AL3+形成类质同象, Ca2+、Mg2+ 与 Na+形成类质同象纯的硬玉是白色的,当硬玉分子中的Cr3+替代部分AL3+时,颜色为绿色或翠绿色,由这种硬玉形成的翡翠为上等翡翠;当Cr3+全部替代AL3+时就形成了钠铬辉石(NaCrSi2O6),颜色为深绿色或墨绿色;当Fe2+,Fe3+替代部分AL3+或完全替代AL3+时, 就形成了霓辉石NaFe-Si2O6, 翡翠颜色为黑绿色; 当 Ca2+ 替代部分Na+,Fe2+,Fe3+替代部分AL3+时,矿物组成主要为绿辉石,即俗称的油青种翡翠;当翡翠含一定量的钠长石时,翡翠的透明度可以得到提高2. 结构翡翠的结构,是指组成矿物晶体的颗粒大小、晶体形太以及排列方式翡翠是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料状或局部为柱状的集合体翡翠的显微结构主要有:粒状变晶结构、 柱状变晶结构、 纤维状变晶结构、不等粒状变晶结构、交代残留结构、 交代镶边结构、碎裂结构、 糜棱结构等多种结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翡翠的质地细腻透明、有的翡翠质地较粗不透明的原因3. 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4. 解理硬玉具有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可见微小的解理面闪光,即“翠性”。
但颗粒极细的翡翠也见不到翠性5. 摩氏硬度 6.5-7 6. 密度 3.34 (+0.06,-0.09)g/cm37.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8. 折射率 1.666~1.680 (±0.008) , 点测常为 1.66 (1.65~1.67 )9. 紫外荧光无至弱,白、绿、黄10. 吸收光谱 翡翠具有特征的437nm 吸收线, 由铬致色的绿色翡翠具有630nm,660nm,690nm 吸收线11. 放大检查星点、针状、片状闪光(翠性),纤维交织结构至粒状纤维结构,多含有固体包体12. 特殊光学效应如翡翠内部含有平行密集排列的针状包体,翡翠可呈现猫眼效应,但这种现象较为罕见通过以上鉴定特征,我们可以很准确地鉴定出翡翠的真伪三、大型仪器鉴定现如今随着人们追逐翡翠的热情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许多处理品也应运而生,常见的翡翠优化处理方法可分为两类1. 优化的方法主要有:热处理 这种方法主要用来改善或改变翡翠的颜色,常用于将浅棕黄色至无色的翡翠,热处理改善成棕红、棕黄色,通过红外光谱仪进行鉴别可以看出,天然翡翠在1500-1700cm-1 、3500-3700cm-1 附近表现出较强的吸收区,为结晶水和吸附水的吸收区;经热处理的红翡翠在上述两个位置没有强的吸收区,说明烧制翡翠中没有水的存在。
这种方法可以视为俗称的“A 货”翡翠2. 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漂白浸蜡、漂白充填、染色、覆膜1)漂白浸蜡主要用来改善翡翠的外观,是经酸漂洗后,用蜡浸泡,以改善颜色和透明度,可见表面蜡状光泽,内部结构受到破坏,轻微的浸蜡处理不影响翡翠的光泽和结构,严重浸蜡翡翠缓慢地在酒精灯上加势可使蜡溢出在紫外荧光灯下可见到蓝白色荧光红外图谱中有机物峰明显,具有2854cm-1、2920cm-1 特征谱峰2)漂白充填主要用来改变翡翠的外观,是经酸漂洗后,用蜡浸泡,以改善颜色和透明度,可见表面蜡状光泽,内部结构受到破坏,抛光面显示树脂光泽或蜡状光泽,密度为3.00~3.34g/cm3 ,折射率常为1.65 (点测),在紫外荧光灯下呈无或蓝绿、黄绿色荧光,放大检查可见纤维交织结构,结构松散, 表面呈橘皮状构造或沟渠状构造,抛光面见显微细裂纹,红外光谱中2400~2600 cm-1 和 2800~3200 cm-1 有强吸收峰3)染色主要用来改善或改变颜色,其鉴定特征为:染料沿粒隙呈网状分布,铬盐染绿色者常具650nm 吸收带,有些致色物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可显红色,非铬盐染色者其致色物在滤色镜下无反应4)覆膜主要用来改变颜色等外观,其鉴定特征为浅色翡翠覆着绿色膜,以改变颜色。
折射率低,放大检查可见表面光泽弱,无颗粒感,局部可见薄膜脱落热处理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优化方法,在鉴定证书中不必说明,可直接按天然翡翠名称出具鉴定结果,而漂白浸蜡、漂白充填、染色、覆膜都属于处理方法,不被人们广泛接受,因此,在鉴定结果中必须注明,可以表示为翡翠(处理)、翡翠(浸白充填)等四、建议随着人们对翡翠饰品的喜爱程度越来越强烈,购买翡翠饰品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在这里,我想提醒消费者在选择翡翠饰品时,如自己对翡翠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又不能自己辨别翡翠饰品的真伪或是否经过优化处理,最好到有信誉的商家选购,并向商家索要正规发票以及权威机构出具的《珠宝玉石鉴定证书》,以访上当受骗笔者仅以此较短篇幅介绍了翡翠的种类及其鉴定特征,仅供参考参考文献[1]GB/T16553-2010.珠宝玉石鉴定. [2] 张蓓莉 . 系统宝石学 .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