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精选八篇.docx
15页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精选八篇 篇一 :20xx年社会学概论作业+课程报告《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基本要求为了进一步开展安徽电大省管课程考试改革,探索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新途径,特制定本课程报告的基本要求具体要求如下:一、学生须在课程指导教师的安排下,完成必要的形成性考核后,提交本课程报告,凡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或没有上交形成性考核作业者,不得写作课程报告,终结性考核成绩计零分二、学生须在课程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网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应用,独立完成课程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可以包括:1、对课程涉及到的社会学的有关问题的理解;2、对当前社会学的一些热点或难点问题的商榷;3、基于课本有关内容开展的社会调查(须由被调查单位盖章并签署意见)4、其他与社会学有关的理论探索三、字数:3000字以上,使用A4纸打印出来并交到老师处,注意要写清楚本人的班级和姓名四、凡课程报告涉及抄袭者,均按不及格处理附:报告格式报告题目(黑体,小三)姓名,班级(小四号,楷体)报告正文(小四号,宋体,行间距1.2)????????????????参考文献:(中文:宋体5号,英文:Times New Roman,5号)[1] ?[2] ?第一次作业1.社会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角色冲突的理解。
3.你是如何看待社会网络的?第二次作业1.如何解决当前的社会结构性矛盾?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请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你对于家长制与科层制管理方式及其差异的认识3.我国是否已具备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为什么?第三次作业1.什么是“城乡二元结构”?请谈谈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影响2.谈谈你对滕尼斯关于“社区”概念的认识第四次作业1.请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谈谈你对于“拼爹”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2.如何对越轨行为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篇二 :社会学概论结课论文班级:电编五班 姓名:郑陈 学号:20120704529社会学概论结课论文越轨与社会变迁班级:12级电编5班姓名:郑陈学号:20120704529日期:20xx年12月1班级:电编五班 姓名:郑陈 学号:20120704529越轨与社会变迁摘要 中国人做事非常讲究一个“度”字,中国人常年收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在中国人的思想中,越轨这个词似乎并不是什么好的意思在目前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时期,有一些具有犯罪特征的越轨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秩序的正常维持、运行和发展,因此社会规范调适人们的行为非常重要,相关规定的制定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凝聚和协调自从社会规范产生时起,人们的行为同社会规范之间的偏离或违背亦同时存在,正因为如此,“一幅完整的社会画面不仅包括了与社会规范相吻合的人或事,还必须呈现出那些与社会规范相背离的人或事,即越轨现象的发生”。
一、越轨行为的内涵什么是越轨行为?目前学术界尚无明确界定作为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行为的越轨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 从法律角度来说也应该属于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可以将越轨行为纳入犯罪学的研究领域中外学者对越轨行为的界定都试图将人们的行为所违背或偏离的社会规范进行一定的范围限制,即希望明确人们的行为对众多不同层次的社会规范体系中哪一些社会规范的违背或偏离才能将其界定为越轨行为,但认识差异较大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初,由于美国社会在较大范围内的动荡不安,犯罪的研究持续受社会学的不轨行为理论的影响,认为越轨是指一些社会的行为和社会的特点超出了社会和社会上传统的范围与标准在杰克.D.道格拉斯和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的《越轨社会学概论》中作者认为“越轨是被社会集团成员们判断为违反他们的价值观念或社会准则的任何思想、感情或行为”在美国学者杰克.D.道格拉斯和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的《越轨社会学概论》中,作者将“某种事物违反准则或价值观念的判断”作为界定“越轨”的范畴…… …… 篇三 :《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写作要求 (1)《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写作要求《社会学概论》是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终结性考试将取消以往的开卷考试形式,由学生提交课程报告,然后报送成绩,具体做法及要求如下:1、 课程报告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向社会做调查,以获取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并提出合理建议课程报告可以就社会中方方面面的社会热点及难点问题作中心阐述,可以作为一篇小论文来完成2、 凡没有课程报告成绩或是课程报告涉及抄袭的均以该课程作不及格处理,并上报省电大3、 课程报告必须用A4纸打印,字数不少于2000字,打印稿一律用宋体、小四号字,题目小二号字加黑,小标题四号字加黑,多倍行距,设值1.24、 加封面,封面应包括姓名、班级、学号等基本内容5、 课程报告必须于20xx年7月5日前交到班主任处,否则本门课记零分篇四 :社会学概论课程总结《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总结1、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2、讲授时间:20xx年x月—20xx年x月3、周课时:4课时4、本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和专业设置中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社会工作、社区管理等课程的先导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领域、了解社会学分析问题的视角,掌握关于社会结构、社会运行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5、教学情况分析(1)教学工作的完成情况:按照教学计划进度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大纲所阐述的学时分配和重点难点安排妥当,比较符合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要求2)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中注重重点与难点的透彻讲解,结合思考题的练习、分析、讲解,巩固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撰写论文等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教学效果:教材选用适当,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要求学生记全课堂笔记,课后指定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通过当堂测试,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可以了解到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良好6、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和教辅材料的运用有待提高2)教学实践环节较为薄弱,应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措施篇五 :社会学概论的读书报告社会学概论的读书报告专业:14秋行政管理(本)姓名:任强学号:14340012603011、中国社会学理论渊源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 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中国传统文化新编》 从上面可以看到,最初的道德规范塑造了民众的心态,使民众进行着不同层面的社会化,最终成为一个民族中的人,一个大社会的人.如今,每个人都是现代人,又是传统人,又是涵蕴着传统意味的现代人.理解社会,就要从社会中的人出发.从根本上理解社会,莫过于去理解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去研究民众心态,从而将研究成果加以应用,促成更深层面的社会变革.最初的社会改革家,在积极吸收西方社会学说的同时,毫无例外地向几千年前的儒家思想寻找理论根据.严复借用荀子的名言精辟地阐释了社会学的概念,并提出了贵民亲民的思想,这与儒家爱民的思想十分相似.康有为主张开民智,“养兵富国教民强兵”,这种社会教化思想可以从孔孟的学说中找到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康有为认为,孔子是改革的先师,应立孔教为“国教”.谭翤同的“仁-通-平等”的社会观,体现了儒家的关怀――仁者爱人.他对于孔子的礼也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应实行的是“依仁而行”的礼,这一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扬弃与创新.章太炎的社会控制学说也体现除了荀子的“分”的思想,“合群明分“即是为了建立合乎道义的社会秩序.那些传统的社会思想,传统的文化,具有朴素性.但历经时间的洗礼,仍然以穿透时空的热度温暖当世的人们,告诉人们究竟往何处去.对于今日的社会学研究而言意义也十分重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更要以一种科学的方式对待传统文化,要从过去汲取力量以应用于当日,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赋予它以现代的意义,指导与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乃至让传统文化获得世界性话语地位,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 …… 篇六 :20xx《社会学概论》课程实践报告参考模版课 程 实 践 报 告专 业 年 级 09数学与应用数学 课 程 名 称 社会学概论 指 导 教 师 张辉 学 生 姓 名 陈征迅 学 号 200909321015 实 践 日 期 实 践 地 点 贵州财经学院 实 践 成 绩教务处制20xx年 12 月 5 日篇七 :社会学概论结课论文班级:2014春行专 姓名:代勗勗 学号:1434001409550社会学概论结课论文越轨与社会变迁班级:2014春行专姓名:代勗勗学号:1434001409550日期:20xx年6月越轨与社会变迁摘要 中国人做事非常讲究一个“度”字,中国人常年收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在中国人的思想中,越轨这个词似乎并不是什么好的意思。
在目前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时期,有一些具有犯罪特征的越轨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秩序的正常维持、运行和发展,因此社会规范调适人们的行为非常重要,相关规定的制定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凝聚和协调自从社会规范产生时起,人们的行为同社会规范之间的偏离或违背亦同时存在,正因为如此,“一幅完整的社会画面不仅包括了与社会规范相吻合的人或事,还必须呈现出那些与社会规范相背离的人或事,即越轨现象的发生”一、越轨行为的内涵什么是越轨行为?目前学术界尚无明确界定作为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行为的越轨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 从法律角度来说也应该属于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可以将越轨行为纳入犯罪学的研究领域中外学者对越轨行为的界定都试图将人们的行为所违背或偏离的社会规范进行一定的范围限制,即希望明确人们的行为对众多不同层次的社会规范体系中哪一些社会规范的违背或偏离才能将其界定为越轨行为,但认识差异较大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初,由于美国社会在较大范围内的动荡不安,犯罪的研究持续受社会学的不轨行为理论的影响,认为越轨是指一些社会的行为和社会的特点超出了社会和社会上传统的范围与标准在杰克.D.道格拉斯和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的《越轨社会学概论》中作者认为“越轨是被社会集团成员们判断为违反他们的价值观念或社会准则的任何思想、感情或行为”。
在美国学者杰克.D.道格拉斯和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的《越轨社会学概论》中,作者将“某种事物违反准则或价值观念的判断”作为界定“越轨”的范畴…… …… 篇八 :社会学概论论文《社会学概论》报告浅谈大学生就业困局内容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近年来各界人士争先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感到忧心随着近年来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局的加剧,而原来容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并不能如高校一样急剧扩大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如何协调大学扩招与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的关系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也针对这些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