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东平原微丘区某公路1标段设计毕业设计.doc
49页皖东平原微丘区某公路1标段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对皖东平原微丘区某公路(K0+000~K1+803.994)进行的道路工程设计路基设计宽度为10m,双向二车道二级公路本设计先整理了各种设计资料和依据,对沿线自然条件、设计技术标准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了研究然后进行了路线设计,包括了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平纵组合设计和土石方计算与调配接着对路基进行了设计:布置路基横断面,并对路基的排水、防护和特殊路基进行了设计接着又对路面进行了设计:对道路行车进行了轴载换算后设计了路面结构,并进行了应力验算设计最后对挡土墙、桥梁涵洞等进行了简单设计关键词:二级公路,选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Abstract: The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road works in Wandong in Plain Area Highway (K0 +000 ~ K1 +803.994). Roadbed design width of 10m, two-way two-lane secondary roads. The design before finishing a variety of design information and the basis for research along the natural conditions, the design of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And then proceed to the road design, including graphic design, longitudinal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bination of design and earthwork calculation and deployment. Then carry out the design on the roadbed: layout subgrade cross section has been designed, and roadbed drainage, protection and special subgrade. Followed the design of the road: road traffic axle load conversion designed pavement structure, and stress check. Finally, the design retaining walls, bridges, culverts and other simple design. Keywords: secondary roads, route design, embankment design, pavement design.i目录1 绪论 11.1 引言 11.2 设计资料 11.3 设计依据 32 公路等级选用 32.1 车道的选择 32.2 车速的选择 53 公路选线 63.1 选线的基本原则 63.2 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63.3 方案比选 74 平面设计 84.1 平面设计原则 84.2 平曲线要素值的确定 84.3 平曲线主要技术指标 94.4 平面交点数据的确定 94.5 画线标桩 115 纵断面设计 125.1 纵断面设计的作用 125.2 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125.3 纵坡设计的要求 125.4 纵坡设计 135.5 纵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135.6 纵坡设计的注意事项 145.7 竖曲线设计要求 155.8 纵断面设计的技术标准 155.9 变坡点位置确定 165.10 竖曲线要素计算 166 横断面设计 176.1 对设计技术指标的要求 176.2 横断面设计步骤 186.3 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 197 路基设计及排水设计 207.1 路基设计 207.1.1 路基压实标准及路基填料 207.1.2 路基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217.2 路基防护工程设计 227.2.1 填方路基 227.2.2 挖方边坡 227.2.3 施工注意事项 227.3 路面排水设计 228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238.1 横断面面积计算 238.2 土石方数量计算 248.3 路基土石方调配 249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 279.1 轴载分析 279.1.1 轴载换算 279.1.2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 289.2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289.2.1 路面等级 289.2.2 面层类型 289.3 结构组合与材料的选取 299.4 确定各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 299.4.1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299.4.2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309.5 设计指标的确定 309.5.1 设计弯沉值 309.5.2 各层材料的容许底层拉应力 309.6 设计资料总结 319.7 确定石灰土层的厚度 329.8 计算路面结构体系的轮隙弯沉值 339.9 验算各层层底拉应力 349.9.1 上层底面弯拉应力的验算 349.9.2 计算中层底面弯拉应力 3610 刚性路面的设计 3710.1 设计原则 3710.2 轴载分析 3710.3 初拟路面结构 3910.4 材料参数的确定 3910.5 路面方案比选 4111 挡土墙设计 4212 环境保护 4212.1 设计与环境相协调 4212.2 境保护设施结构设计及布置 4312.3 施工注意事项 43致 谢 44参考文献 451 绪论1.1 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十一五”前四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到2010年底,全国已建成通车的公路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7.4万公里、农村公路(县、乡、村)通车里程达到345万公里目前我国的公路运输正在继续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继续加速公路基础建设根据交通部的规划,“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加快区域和城乡交通一体化的进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好基础准备通过对本次二级公路的设计, 首先可以巩固和加深土木工程专业所学过的力学、计算机、道路勘察设计、路面路基工程、交通工程学、设计原理等理论知识;并可以系统的将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对长新延长线道路工程设计过程中,在借鉴前人的经验基础上,熟悉《道路勘察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道路施工规范》、《道路验收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等一系列公路设计规范,掌握这些设计方案的基本要求,对怎么样建好公路等有关方案有更好认识;熟悉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各个步骤及主要施工图绘制全过程;通过绘制施工图和编制计算书强化绘图和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的基本技能;从而对公路设计具有一定系统的设计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通过毕业设计,使各方面的知识系统化,实践化,锻炼我们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查阅资料及阅读文献的能力,也可培养自身的独立操作能力,以及与组内成员的协作意识符合规范为前提,认真设计,有所创新,在提高自己全面分析能力的同时,还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1.2 设计资料1) 路线所经地区1:1000电子地形图(详见电子地形图附件1);2) 水文:沿线地表水系由河、塘、渠等地表水体组成,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浅层地下水类型为微承压孔隙潜水;地下水位埋深为2.2~2.4米,地下水年变化幅度在2~3m之间,地下水的埋深对松散土层的含水量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土的物理力学指标;3) 地形、地貌:本项目范围内主要为淮北平原区,地形平坦,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2米,地形横坡基本在1:5以内,路基填挖高度较小,无陡坡路堤和高填深挖路基;4) 本项目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以粘土、粉土、粉砂为主;5) 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石灰、粉煤灰等,其他沥青、水泥、天然砂、矿粉等需外购;6) 土基回弹模量和路面材料回弹模量及材料强度试验资料如下:土基回弹模量:用D=30cm刚性承载板测得弯沉值(已考虑影响量):P(Mpa)0.050.100.150.200.250.30(0.01mm)327597122168202沥青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材料名称20℃抗压回弹模量(Mpa)15℃抗压回弹模量(Mpa)15℃劈裂强度(Mpa)EPσEPσ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20018018003201.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3009018001701.0粗粒式沥青混凝土1000601200700.8基(垫)层材料抗压回弹模量:材料名称抗压回弹模量(Mpa)劈裂强度(Mpa)EPσ水泥稳定砂砾13002200.5水泥稳定碎石16007600.6水泥石灰砂砾土12002400.4二灰稳定砂砾13007000.7二灰稳定碎石14006000.6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水泥混凝土标准试件抗折强度实验最大破坏压力(KN)分别为:39. 95; 41.28; 40.60; 41.75; 42.08; 41.897) 材料预算单价及机械台班费用查相应定额。
8) 交通组成: 本路建成初期每日双向混合交通量组成及交通量汽车车型日交通量(辆/d)东风EQ1401200北京BJ130200日野KB222570预计年平均交通量增长率为5%1.3 设计依据 1. 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 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3. 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4. JTJ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 JTG0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6. 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7. JTJ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8. 张雨化.道路勘测设计[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9. 邓学均.路基路面工程[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0.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合订本)[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11. 路基设计手册[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12. 路面设计手册[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13. 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