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党伟业》:史诗气魄万丈豪情(广州外国语学校).doc
2页1《建党伟业》:史诗气魄,万丈豪情! 岭南历史工作室 绿湖荷香【背景材料】《建党伟业》是中国电影界向党的 90 华诞敬献的一份厚礼这部电影围绕 1921 年前后展开,讲述从 1911 年辛亥革命后到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 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揭示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华采故事这段历史燃烧着革命的激情和青春的热血,洋溢着英雄主义和 传奇色彩,可 谓史诗气魄,万丈豪情!【知识链接】1、辛亥革命: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登台、溥仪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2、维护共和:日本 “二十一条” 、袁世凯即将称帝;护国战争、张勋复辟;2、五四运动:巴黎和会受挫、五四游行始、火烧赵家楼、学生领袖被捕、拒绝和约签字3、共产党成立:俄国十月革命、马列主义的传播、中共一大、共产党成立追踪练习】1、剧中开场 1911 年冬,孙中山从海外归来,翌年 1 月 1 日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美来自其博爱之胸怀,其阐述的新三民主义含有一定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 )A.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反对民族压迫 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限制小私有者2解析:C。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 “扶助农工”实际上是新“民生主义”的具体实施,体现了一定的富民思想2、影片 1914 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 年袁世凯同日本定下密约二十一条并且更改国体,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孙中山与蔡锷成立护国军,出师讨袁,很快袁世凯便在举国声讨中黯然死去了袁世凯称帝以短命而告终,这从根本上说明( )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袁错误估计了形势,行事仓促C.袁未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D.帝制与反帝制斗争力量对比悬殊解析:A袁世凯称帝以短命而告终,说明了其复辟帝制不得人心,这从根本上说明当时民主共和深入人心3、片中“五四运动” 游行这一段落长达 9 分钟,学生们发表演说、写下血书、走上街头……整个场面看得人血脉贲张火烧赵家楼”无疑是片中高潮中的高潮,观众被激越的气氛感染,不禁热泪盈眶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订立《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协定 》 D.巴黎和会召开解析:D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4、一位曾经参与五四运动、后来在台湾任职的官员在回忆和评价五四运动的文章中说:“大陆赤祸蔓延,政府迫迁台湾,五四运动为其种因,应负绝大责任 ”这从反面说明五四运动A.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B.促使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D.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解析:C材料信息““大陆赤祸蔓延,政府迫迁台湾,五四运动为其种因 ”,意指五四运动与共产党的关系,即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5、 《建党伟业》是中国电影界向党的 90 华诞敬献的一份厚礼九十年前有诗 “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首诗作是为了纪念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解析:A从材料中“南湖水”“画船”“新天地” 等可以看出,这首诗纪念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 年中共“一大” 先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进行6、电影将分成三个部分,每部分启用不同类型的演员第一部分讲述辛亥革命及军阀混战;第二部分叙述十月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英探索革命发展及五四运动;第三部分是讲这群社会精英成立中国共产党。
请按历史主题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热血青春——乱象纷坛— —上下求索 B.上下求索——热血青春——乱象纷坛C.乱象纷坛——上下求索— —热血青春 D.热血青春——乱象纷坛——上下求索3解析:C按历史主题发展顺序排列为:乱象纷坛:军阀混战 ;上下求索:五四运动;热血青春:一大会议,故选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