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单元期中期末综合测试卷 含答案.docx
24页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二)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把生长着金鱼藻和金鱼的鱼缸放在阳光下照射,我们发现在强光下金鱼藻冒出的气泡较多,在弱光照射下,金鱼藻冒出的气泡较少,我认为金鱼藻冒出气泡的多与少与( )有关A.照射阳光的强弱 B.缸内水温的高低 C.缸内金鱼的大小2.凤仙花的叶在植株上是叶片平展,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这样生长的目的是( )A.吸收更多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B.吸收更多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C.这样生长显得更美丽3.关于茎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B.具有固定植物,美化植物的作用C.具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4.下列现象能说明植物根系的分布情况与水在土壤中的分布有关的是( )A.在水分较多的土壤一侧,植物的根系分布也多B.植物的根总是竖直向地下生长C.栽在土壤浸出液里的植物比栽在蒸馏水里的更壮5.验证自己对自然现象的猜想,是否合理的三个步骤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现象、关联、验证B.现象、验证、关联C.关联、现象、验证6.植物叶片( )的多少与水分蒸腾的快慢有关。
A.颜色 B.数量 C.形状7.叶片在茎上的排列呈现着对生、互生、轮生等方式,目的是为了( )A.互不遮挡,能接受更多的阳光B.互不遮挡,能尽可能长成更大的叶片C.互不遮挡,使整株的形状更美观8.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植物的茎叶就朝向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这是植物生长的( )A.向光性 B.向水性 C.向地性 D.背光性9.金鱼藻的叶片释放气泡的多少与( )有关A.金鱼叶片多少 B.光照的强弱 C.金鱼10.把植物的一段嫩茎切开,拿干燥的吸水纸放在切开面上,一段时间后,干燥的吸水纸会变湿这种现象说明( )A.植物体内含有水分 B.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 C.植物的叶片能蒸腾水分二、填空题11.植物生长除了需要吸收水分外,还要吸收土壤中的( )12.植物的叶片是制造植物营养的“加工厂”,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_____,绿叶通过它可以把获得的水分和从空气中吸进来的____________加工转化成营养物质13.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充足的_________能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保障14.叶在茎上的_________与它吸收阳光的_________相适应。
15.土壤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不仅能_________植物,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16.大多数植物的根深入土壤,并向四周_________,将植物_________在土壤中17.对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18.阳光照射到金鱼藻上,金鱼藻的叶片持续释放出许多_________三、判断题19.金鱼藻在阳光下会产生气泡,这气泡是二氧化碳 )20.我们根据对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猜想,再尝试用实验或其他方法搜集证据 )21.干燥的花生、黄豆种子不容易发芽,潮湿处的花生、黄豆种子很容易发芽,这类现象使人想到种子在有水的地方容易发芽 )22.植物的根只吸收水分,不吸收肥料 )23.在做植物的生长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挪动植物 )四、简答题24.为什么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25.植物的叶片是怎样制造营养物质,并释放氧气的?五、实验题26.探究土壤浸出液里有什么,完成实验用“蒸发法”探究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是否不同实验步骤:①分别用滴管取出几滴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到干净的载玻片上。
②点燃酒精灯,用试管夹夹住载玻片,用酒精灯加热③加热数分钟后,观察两种液体在载玻片上留下来的痕迹1)实验现象:( )2)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1.A2.A3.C4.A5.A6.B7.A8.A9.B10.A11.养分12. 太阳 二氧化碳13.水分14. 排列方式 功能15. 固着 水分 空气 肥料16. 延伸 固定17.猜想18.小气泡19.×20.√21.√22.×23.×24.树林里的叶子有蒸腾作用,叶的蒸腾是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气中,所以树林中的空气比较湿润25.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叶片利用阳光的能量,把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成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26. 蒸馏水蒸发后,载玻片上几乎没有留下痕迹;土壤浸出液蒸发后会在载玻片上留下一些土黄色的物质 土壤浸出液里有无机盐等物质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潜艇种类繁多,形状各异,但大型潜艇的外形多为( )。
A.长方体 B.圆柱形 C.圆锥形 D.正方体2.下列能在水中漂浮的材料是( )A.木材和泡沫 B.石头 C.铁块3.一个物体放入甲水槽时浮的,放入乙水槽时沉的,说法是正确的是( )A.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B.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C.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色拉油,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4.下列物体的大小、形状相同,漂浮能力最差的是( )A.铁板 B.泡沫塑料板 C.梧桐木板5.浮板通常是用( )材料做的A.玻璃 B.泡沫塑料 C.木材6.把鸡蛋放在( )中会沉下去A.清水 B.盐水 C.白糖水7.这是一组大小相同但材质不同的圆柱体,它们在水中( )更容易沉下去A. B. C.8.能让潜艇在水中沉浮自如,改变的主要是潜艇的( )A.形状 B.质量 C.大小9.船从大海驶入江河,船体会( )A.保持不变 B.上浮一些 C.下沉一些10.小红在清水中加了些白砂糖,发现糖水中的鸡蛋并没有浮起来,这说明( )A.糖水对鸡蛋没有浮力B.这个鸡蛋太重了C.糖水里的含糖量太少了二、填空题11.死海不沉的秘密是它含有非常_________浓度的盐分。
选填“高”或“低”)12.浮筒是一种能漂浮在水面的密闭筒,它们的特点就是筒内一般都是_____________的军事上沉在水中的潜水艇需要上浮时,必须将潜艇水舱中的_____________排出艇外,以减少艇身质量13.改变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液体中物体的_________状态14.大小和形状相同的泡沫塑料块和木块在水中的漂浮能力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15.人在水中如果不游动的话,一般不会_________16.不同_________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漂浮能力不同17.浮筒是一种能漂浮在水面的密闭筒,一般由_________或者_________制成18.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与组成它的___________有关三、判断题19.同样大小的泡沫塑料板比木块在水中浮得更高 )20.泡沫塑料做的浮板可以浮在水面上,普通木板不能浮在水面上 )21.潜艇的作用,主要是潜海底深处捕捞鱼群 )22.在水中漂浮能力越强的物体,其水中承重能力也越强 )23.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被淹死,是因为它含有高浓度的糖分 )四、简答题24.外观一样的两杯水,一杯是浓盐水,一杯是清水,怎样把它们区分开? 25.怎样比较漂浮在水中的不同材料组成物体的承重能力?五、实验题瓶子模拟浮筒实验:准备材料:瓶子、水槽、针筒A.观察记录瓶子在水中的沉浮状态B.将装满水的瓶子放入水底C.给瓶子注入空气,让水排出26.实验顺序:_________________27.瓶子能浮起来的原因是:( )A.开始没有受到水的浮力,注入空气后才受到水的浮力B.两次受到的浮力同样大,只不过是空气把水排掉后,自身变轻了C.开始受到的浮力小,后来受到的浮力大六、综合题下面是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的轻重比较表。
塑料块清水浓盐水食用油0.9克1克13克0.8克28.推测把这块塑料块分别放入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中,它的沉浮情况会怎样将塑料块放入清水中会_________,放入浓盐水中会_________,放入食用油中会_________29.你这样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1.B2.A3.B4.A5.B6.A7.B8.B9.C10.C11.高12. 空心 水13.沉浮14.不同15.浮起来16.材料17. 塑料 金属18.材料19.√20.×21.×22.√23.×24.可以往水中放入一个鸡蛋,鸡蛋上浮的那杯是浓盐水,鸡蛋下沉的那杯是清水25.选取一些大小和形状相同而漂浮能力不同的材料组成的物体在这些物体同一高度的位置做好标记,然后放入水中在物体的表面逐渐放上重物,直至标记与水面重合记录它们在水中承载重物的情况,比较它们的承重能力26.BCA 27.C28. 浮 浮 沉 29.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比1立方厘米的清水和浓盐水轻,比1立方厘米的食用油重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二)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空气中的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2.下列物质中,( )可以燃烧①木材 ②玻璃 ③火柴A.①② B.②③ C.①③3.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常伴有( )的现象①变色 ②放热 ③发光 ④放出气体 ⑤生成沉淀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⑤4.下列变化中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了改变的是( )A.蜡烛熔化 B.铁块变铁水 C.蚊香燃烧5.下列常见的物质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A.玻璃破碎 B.冰雪融化 C.铁丝弯折 D.蜡烛燃烧6.构成下列物体中的物质和铁不是同种物质的是( )A.铁棒 B.铁锈 C.钱网7.验证自己对自然现象的猜想,是否合理的三个步骤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现象、关联、验证B.现象、验证、关联C.关联、现象、验证8.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作比较,( )A.前者产生了新物质,后者没有产生新物质B.都产生了新物质C.都没有产生新物质9.用嘴对着蜡烛吹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