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汉唐散文的成长.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55585140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0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汉唐散文的成长 ——汉唐散文研究汉唐散文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高峰时期,它的发展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散文一. 汉朝散文的发展 两汉散文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政论文西汉初年,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的余风犹存一些作家继承先秦诸子的优良传统, 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面对现实,分析形势,勇于表示自己的政治见解和主张,使汉初政论文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贾谊和晁错是这一时期政论文的代表作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成为士人仕进的工具,而经学家的家法森严,章句烦琐,许多士人皓首穷经,日益脱离现实而不切实用西汉末年,谶纬之学兴起,东汉大盛,使空疏的经学又增加了神学色彩,一般士人也无不受到影响所有这一切,使一般政论文也蒙上了空疏神秘的经学雾障,迂腐板滞而缺少生气西汉宣帝时的桓宽根据昭帝始元六年盐铁会议的文献,剪裁、组织而成的《盐铁论》是汉赋主客问答形式的改造和变化,有创新意义汉代散文中的史传文成就突出,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战国以后,特别是经过秦火,至汉王朝建立时,史官制度已名存实亡,典籍图书的散失更加严重。

      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时,社会经济、文化才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与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一致,总结、整理历史资料就成为文化思想的必然趋势,这就导致了史传散文的出现比如:《史记》和《汉书》《史记》的人物传记,由于作者的匠心独运,使之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后代的文学家从中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东汉时期的历史散文还有范晔的《吴越春秋》和表康的《越绝书》这两部作品在写法上都更近于小说,表现了历史散文向小说过渡的趋势二. 唐朝散文的发展骈文是唐代前期普遍使用的文章样式,大量的章、奏、表、启、书、说多用骈体写成,从贞观初至开元末的一百一十馀年间,如今可看到的策文全是骈休,无一例外不过,唐代骈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自初唐“四杰”始,不少作品已于工整的对偶、华丽的辞藻之外,展示出流走活泼的生气和注生骨力的刚健风格随着骈文的形式主义弊害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因而也不断有人出来加以反对,一场文学改革运动势在必行了这就不得不牵涉到唐代古文运动了在古文运动中,韩愈提出了新的散文标准他举的旗帜是复先秦两汉散文之古,实质上是继承先秦两汉传统,吸收当代文法语言,创造出一种较通俗的富有表现力的中古散文。

      他的这种散文主张为中古文即唐宋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文运动使散文有了进一步发展,散文的体裁越来越多样化: 论说文,传记文,寓言小品,山水游记,叙事文,抒情文,应用文和以谐谑的杂文这些散文继承了早期散文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局面,拨正了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唐代古文运动大大促进了唐散文的发展,对后世的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汉唐散文的发展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个过渡时期,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唐散文也成为人们学习与研究的热点我们应该更深入地了解汉唐散文的成长,走进汉唐散文,走进中国文学资料来源:Http://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卷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