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气压》教学案例.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教****
  • 文档编号:239095208
  • 上传时间:2022-0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4.4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9.3《大气压》教学案例9.3 《大气压》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 1.通过观看、试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洁描述托里拆利试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 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明白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试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明白托里拆利试验的测量原理,把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三)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试验观看和摸索,培育仔细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明白大气压的应用, 初步熟悉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二、教学重难点同学在前一章已学过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对压强学问有所明白;但由于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的压强也简洁被人们忽视;大气压强更为抽象, 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中, 但却很难感受大气的存在, 因此通过试验和生活实例让同学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很难感受到, 同学对大气压的熟悉不深甚至不正确, 在教学中应通过试验加深或订正同学的熟悉; 用大气压说明生产、 生活中的现象,对同学来说难度也比较大;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同学身边的实际情形,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 以强化同学运用学问的才能和规范表达的才能;大气压的测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但不是重点;教学中,可以采纳播 放托里拆利试验视频的方式, 使同学形成直观的熟悉; 学好本节学问, 有利于加深对已学的固体、 液体压强学问的懂得, 仍能加强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重点:大气压的存在、用大气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 现象;难点:大气压的测量;三、教学策略本课的基本教学思想是──通 过大量的试验和生活实例使同学感受大气压的确存在; 知道大气压以及大气压对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培育同学观看现象和分析问题的才能, 熟悉试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其基本教学思路是──由同学设计试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培育同学的动手才能, 激发同学的求知欲,而后绽开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对试验的观看及幻灯片的展现, 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增强同学对大气压学问的明白;四、教学资源预备 多媒体课件、一只空杯、吸盘两个、饮料瓶、水、大小试管等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同学活动导入新课(5 分钟)老师演示:取一个饮料瓶,向里面倒一些热水,稍后把热水全部倒出去,快速把瓶盖拧紧;让同学观看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进一步让同学摸索:是谁把饮料瓶压瘪的呢?演示:取两只试管,一只较细,一只稍粗,较细的试 管刚好能够放进稍粗的试管里, 并能在里面自由移动;如图 1,在稍粗的大试管内装满水,把较细小试管渐渐插入大试管中;手扶小试管,将大试管倒置,放开 手;你将看到什么现象?图 1指出上述发生的不行思议的现象, 都与大气压强有关;观看并回答,瓶子变瘪了,同时会听到“喀拉喀拉 ”的声音;把瓶子压瘪的只能是空气;观看并回答,大试管里的水会从两试管间的缝隙流出,同时看到小试管不仅没有掉下来,反而在大试管中上升;原理揭秘:装置倒置后,大试管中的水由于重力的作用,会流下来,小试管上方的空间的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小试管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着向上运动;所以会看到小试管在大试管中上升;新课教学( 30 分钟)一、大气压强的存在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液体压强是怎样产生的?摸索: 地球四周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 大气是否受重力?大气是否具有流淌性? 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是否也有压强?指出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具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与液体压强一样,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指导同学做好以下小试验:1.“被吸住 ”的乒乓球: 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同学回答:液体受重力作用且有流淌性,因而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大气与液体一样,也受重力作用且有流淌性,因而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同学做试验,描述试验现象,并回答疑题;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么?2.“覆杯试验 ”: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 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 ”试验: 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是什么缘由? 多媒体课件展现──马德堡半球试验;让同学感受大 气压之大,简洁分析其中的道理:向外抽气的目的是 使球内部气体压强减小,球外面的大气压把两个半球 紧紧压在一起,很难分开;让球内部进气,不费吹灰 之力就可以把半球分开; 这有力证明白大气压的存在;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演示: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渐渐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看杯中水是否布满? 接着换用量筒和瘦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同学争论:你观看到了什么现象?是什么缘由使水能随着容器上升?假如容器足够长,水能否上升到任意高度?这就给我们供应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 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挑选了密度大的液体──水银,这就是闻名的托里拆利试验;投影托里拆利试验的过程,让同学摸索:开头时,水银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如何运算大气压的值?引导同学争论:托里拆利试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假如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仍是向下落回水银槽?同学阅读:气压计并明白其作用; 明白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通过试验,让同学知道:液体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经过争论之后,使同学熟悉到:水能随着容器上升的缘由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当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布满整个管子了;通过测量大气压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可以间接地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刚开头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于大气 压,所以 水银会下降;当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时, 水银会停止下降;所以大气压就等于 760m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同学争论得出:由于 ,液体压强与水银柱的高度有关,而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无关;破洞后的玻璃管与水银槽成了连通器,管内的水银将向下落回水银槽;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液体的沸点就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明白高压锅的道理;利用视频展现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课堂小结(5 分钟)通过今日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成?在试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仍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同学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沟通,在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