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数学知识在生物化学工程中应用举例》.docx
10页高等数学知识在生物化学工程中的应用举例高等数学是生命科学学院校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数学方法为生物化学的深入研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旨在启发学生怎样正确理解具下面仅举一些用高等数学基础知识解决生物化学工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和巩固加深所学的知识,并且强化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例1在化工原理中常用的柏努利方程式中的应用化工生产过程中常丁密闭管道输送液体,使液体流动的主要因素有(1)流体本身的位差;(2)两截面间的压强差;(3)输送机械向流体外作的外功流动系统的能量衡量常用柏努利方程式,卜面来介绍柏努利方程式定态流动时液体的机械能衡量式为P22P1VdPWehf(D该式队可压缩液体和不可压缩液体均适用对不可压缩液体,(1)式中P2.一…一一、-…pvdP项应视过程性质(等温、绝热或多变过程)按热力学原则处理,对不可压缩液体,其比容v或者密度为常数,故P2vdppP2Pdp虬卫业,代入(1)式有:PWehfgzi2U1P11Wegz22U2P2hf(2)(2)式称为柏努利方程式需要注明的是'§为动能,gz为位能,也为静态能'We为有效能,hf为能量损耗'z为高度差例2混合气体粘度的计算常温下混合气体的计算式为n1yiiMi2i1m~nyyiM,i1(3)其中m为常温下混合气体的粘合度(Pa.s);yi为纯组分i的摩尔分率;i为混合气体的温度下,纯组分i的粘度(Pa.s);Mi为组分i的分子量(Kg/kmol)。
例如:空气组分约为20.21,N20.78,Ar0.01(均为体积积分率),试利用2,疆,Ar的粘度数量,计算常温下200C时空气的粘度?解:常温下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故各组分的体积积分率等丁摩尔分率,O2,N2,Ar的分子量分别为32,28及39.9,经查表知道常温下200C时各组分的粘度为2N2Ar2.03105Pas一5—1.710Pas____5-2.0910Pas代入(3)式计算空气的粘度,即n12yiiMii1m1~n_yiMi2i11520.212.031032212520.781.7102820.012.091039.921211一10.213220.7828"0.0139.9"1.78105Pas例3.在细胞生长计算中的应用随着细胞的生成繁殖,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被消耗,一些有害的代产物在培养液中累积起来,细胞的生长速度开始下降,最终细胞浓度不再增加,进入静止期,在静止期细胞的浓度达到最大值如果细胞的生长速率的下降是由丁营养物质的消耗造成的,可以通过以下的分析来统计分批培养可能达到的最大细胞浓度设限制性基质为A,其浓度为a,且A的消耗速度与细胞浓度成正比:daKaXdt(4)(4)式中Ka为常数,假定接种后培养液中细胞浓度为X。
且立即进入指数生长阶段,且一直保持到静止期,则XmX°exp(mt)(5)其中Xm为分批培养达到的最大细胞浓度,即A完全耗尽时细胞浓度,由(3)式和(4)式可得Kaa)m整理得KaXmX—30m也就是说分批培养过程中获得的最大细胞浓度与限制性基质的厨师浓度存在着线性关系如果细胞及生长速度的下降是由丁有害物质的积累,可以认为dXKX[1-f(有害物质浓度)]dt为方便起见,假定细胞生长速率与有害物质浓度有线性关系(5)dX——KX(1bCt)dt其中k,b为常数,Ct为有害物质浓度由丁有害物质有细胞产生,可以认为dCt1qXdtt=0时,Ct=0(6)式中q为常数,由t(6)式可得Ct0qXdt,代入(5)式有:坚KX(1dttb0qXdt因此有效生长速度为1dXXdtK(1bq:Xdt)1t随着时间急剧下降,当一Xdt时,细胞的生长停止bq0例4细胞团的氧传递细胞集成团时,氧在细胞团中边扩散边备细胞消耗,为方便起见,把细胞团看作一个均匀的耗氧球体,设它的半径为R,密度为,取其半径为r,厚度为dr的一层球壳进行稳态时的物料衡量D匹4r2)|r(D匹4r2)|rdrQo24r2drdrdr其中D为氧在细胞的扩散系数,C为半径r处的氧浓度,将上式整理,可得到2dC2dCD(r2丁Irdrr2丁|r)drdrr2nd?rQ02dC、2c)rQ02当dr0时,d.2D—(rdrdr因此D(d2Cdr2号)Q02rdr(7)细胞的比耗氧速率与耗氧浓度的关系适用米氏方程Qo(QcJmCKmC式中(Q02)m^最大耗氧速率,Km为米氏常数,代入(7)式中,有边界条件为r=RR=0订C取y——,XCl其中a6R~d2CD(f2dC)rdr(Qo2)mCKmC(8)时,时,Km房6ClD(Qo2)m边界条件则改为x=1x=0CCl*0代入(8)式,有d2y2dyxdxayy(9)时,时,设细胞团的表现比耗氧速率为整理得-^~(Qo2)m(9)式可写作因此有y=1dydxQ,R3R403[(rdr)33,r](Q02)mKm12c1xy,3——dx,0yd2dy(x)dxdxQ(Qo2)m3,2dy、1a(xdx)03dy.|x1adx若取细胞团表面的比耗氧速率Q'(mkCl。
Qo2)〔m作为比较,则细胞元的耗氧有效因子为Q3(1)'|xi,a则反映了细胞团中最大反应速率与最大传输速率之比,反应速率越大,传递速率越小,Qadx细胞团部缺氧就越重,有效因子也就越低例5在中心导体模型中的应用长柱状细胞,如神经轴突和肌纤维细胞,其长度尺寸远大丁细胞直径,电流横跨细胞膜的电阻往往比朱庄方向流经一段细胞介质所代表的中心电阻高出很多,从而细胞流流动的电流在溢出膜以前在柱轴方向部导体中流过相当长距离,这种中心导体概念成为用电缆理论分析长纤维状细胞中电流、电位分布的基础若设鼎为单位长膜电阻,Cm为单位长膜电容,ri,re分别为胞、外液单位长介质电阻令胞、外电位分别为Vi,Ve,丁是膜两侧电位VVe经推导可得:rmri2Vm~2~X2rmrC,mm^mrire则得到标准的电缆方程形式:Vmmp若细胞膜处丁电绝缘状态,单位长度膜面积上的电流im0,即T=0,上式成为一阶常微分方程:xV蚂0mmdt解得:VmVoe"m,其中Vo为t=0时的Vm值显然时间常数m表征均匀膜电位差的自然衰减性质对非均匀性质莫而言,Vm的被动衰减较为复杂,m仅是一个主要衰减因子2d2V一一一少输入为直流稳态电压时,上式间化为厂Vm。
如果在X=0处维持VmVo,其余地方均不加任何电压,即dxX处Vm为有限值,贝U方程的解为VmV°eX/描述了中心导体中电压稳态分布将随距离而自然衰减对于X到X的双无限长电缆,x=0处维持VmV稳定值要求外加电流加倍无限与半无限长电缆上的稳态分布,为实验确定细胞参数提供了依据例6在动力学猝灭与静态猝死中的应用激发态分子或荧光团由丁加入像I与O2等猝死剂,彼此发生碰撞而造成荧光的猝死,乂叫做动力学猝死或动态猝灭这种猝死服从Stern-Volmer方程此方程从荧光量子效率或从激发衰变率都可导出若r为衰变率,word资料则其与有猝灭剂时的总衰变率的比值即或者写成Fr膏rKq[Q]F1Kq°[Q]1Kd[Q](10)式中F°,F分别为没有和有猝死时的荧光,[Q]为猝灭剂的浓度,Kq为双分子猝死常数,0是荧光团在无猝灭剂时的荧光寿命,Kd就是Stern-Volmer猝灭常数,这说明荧光团的寿命愈长,它与猝灭剂碰撞的几率此几率则决定丁它们的扩散速率、分子大小与浓度等:Kq4aAD/103qD为荧光团与猝灭剂扩散系数之和,a为分子半径之和,A为业氏常数,测定Kq可以给出扩散系数的情况测定Kq最好用荧光寿命而不用荧光强度,因为后者可能被其他因素干扰,其中一种就是下面要叙述的静态猝灭。
碰撞猝灭可使激发态去布局(depopulation),若激发态在有和无猝灭剂时的寿命分别为和°,则ri(rKq[Q])1因此,0/1Kq°[Q](11)此式与(10)式相似它说明动态猝死的一个重要特性,即荧光强度的降低与荧光寿命的减少是等价的因为F°/F的测定较方便,通常还是常用此参量乂因为F0/F的猝灭剂浓度呈线性关系,所以F0/F对[Q]左图可得到一条直线,其斜率就等丁Kd或Kq0,从而可得到猝灭常数的数值Stern-Volmer的线性关系只适用丁溶液中只有一类荧光团的情况,并且它们对猝灭剂易感性是相同的若细筒中含有两类荧光团,并且其中只有一类对猝灭剂易感,则用Stern-Volmer方程得到的是像X轴弯曲的曲线Kq)推导出来静态猝死是荧光团与猝灭剂在基态时就形成的不发荧光的络合物,当此络合物种荧光团吸收光能激发时,即刻回到基态而不发光,所以此时荧光强度与猝灭剂浓度的关系可从络合物形成时的络合常数(静态猝灭的方程式与动态猝灭相似,只是在此以Ks代替Kq°,则有F°_F1Ks[Q]若在一溶液中同时存在静态和动态猝死,这时S-V曲线就是向Y轴弯曲的曲线因为发光的分数F/Fo是未络合的部分(f)以及未被碰撞猝灭的部分两者的乘积,因此___.-1而f1Ks[Q],则:F1Kd[Q](1Ks[Q])Fo这个修改过的Stern-Volmer方程是[Q]的二次方程1(KdKs)[Q]KdKs[Q]2)Kapp2(KdKs)[Q]KdKs[Q]2)FF0Kapp[Q]用Kapp对[Q]作图亦可得到一条直线,此直线的截距为KdKs,斜率为KdKs。
至丁动态部分则可用来测定,即——1Kd[Q]o例7在三维重建中的应用目前用丁研究三维重建的生物原料有单科蛋白、噬菌体、单纯疱疹病蠹核衣壳和膜蛋白结晶体,从二维投影到三维重构的方法很多,但最适丁TEMM勺方法是傅里叶变换,下面分别介绍:(1) 傅里叶变换若函数f(x)满足傅氏积分定理的要求,则在其连续处有aaf(x)[f(x)e'Xdx]e'xd2aaa若令F()af(x)eixdx频域则f(x);aF()eixd空域(时域)则F()和f(x)可通过积分相互表达,称为傅里叶变换对若扩展到三维,F(x,y,z)和f(x,y,z)也一样是傅里叶变换对三维重构的目的是要得到f(x,y,z),如能得到F(x,y,z),则可通过傅氏变换的到f(x,y,z)x,y,z)之间建立联电镜的二维图像相当丁s(x,y)通过傅氏变换得到S(x,y),如果能在S(x,y)和F(系,贝U问题得到解决2) 中央界面定理(centralslicetheorem)(中一个无力二维投影的傅里叶变换严格等丁该物体的三维傅里叶变换中与投影方向垂直的通过原点的截面央界面)这个定理告诉我们,二维投影的傅里叶变换是三维傅里叶变换的一个特例。
可具体为,假设物体二维投影以卜面的函数表示:s(x,y)f(x,y,z)dz令其二傅里叶变换为S(x,y),则有S(s(x,y)exp(2i[xyy])dxdy令样品二维像f(x,y,z)的三。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