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阶段性检测1新人教版.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44281293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7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阶段性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B. 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C. 蛙的红细胞在分裂时不出现纺锤丝,但有染色体出现D. 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解析:选B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 DNA平均分配,但细胞质 DNA的分配是随机的、不均 等的;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细胞中也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 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是通过减数分裂 和受精作用实现的2. (2018 •黑龙江大庆质检)分裂后期促进因子 APC的发现是细胞周期研究领域中又一重大进展已知到分裂中期,位于动粒 (纺锤丝附着位点)上的Mad2消失,解除对 Cdc20的抑制作用,促使APC活化,参照如图所示的细胞周期, APC起作用是在( )A. 1C. 3 〜4 D. 4 〜1解析:选Do由题意“分裂中期, 位于动粒(纺锤丝附着位点)上的Mad2消失,解除对Cdc20 的抑制作用,促使APC活化”可推知:APC在分裂期起作用,即图中的4〜1 , A、B、C错误, D正确。

      3. (2018 •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模拟 )向某动物卵巢中注射含 3H的脱氧核苷酸后,检测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放射性变化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T 乙 丙A. 甲、乙细胞中每个核 DNA分子均具有放射性B. 丙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C. 三个细胞中均含有 2个染色体组D. 丙细胞可能产生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解析:选B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NA分子均进行了半保留复制,因此甲、乙细胞中每个核 DNA分子均具有放射性,A正确;丙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均具有放射 性,B错误;三个细胞中均含有 2个染色体组,C正确;正常情况下,丙细胞应该产生两个 基因型相同的子细胞,若发生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其可能产生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 D正确4. 研究发现,实验室培养的抗体可激活骨髓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生长, 最终将骨髓干细胞(通 常会发育成白血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即将成熟的脑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骨髓干细胞能被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 骨髓干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C. 骨髓干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中的 mRNAF完全相同D. 若骨髓干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但增殖方式不变解析:选A。

      骨髓干细胞并没有发育为完整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骨髓干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前体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 该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RNA会有所不同;骨髓干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但增殖 方式依然是有丝分裂5. (2018 •西安八校联考)图甲、乙为高等动物某器官内细胞的分裂图和完整分裂周期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坐标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貓色怵数目 1 i 12 3 4 5 H JftiJ8 6 4 2 0A. 据图甲细胞分裂图像特点可以判断该细胞来自雌性动物的卵巢内B. 图甲细胞中含有 2个四分体,其子代细胞的基因型是 AB aB、Ab abC. 图乙中曲线的变化能够代表图甲细胞所代表的分裂方式D. 图乙曲线3〜4时间段内一定发生了着丝点的断裂和基因突变解析:选C图甲细胞处于减I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为处于减I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因为初级卵母细胞在减I后期, 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 因此图甲细胞是来自雄性睾丸内的细胞,A错误图甲细胞内含有 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在减I前期只能形成 2 个四分体,本图细胞处于减I后期,不存在四分体。

      图中细胞的基因型是 AAaaBBbb正常情况下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有 Ab和aB两种,因为一个精原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且图中细胞内基因 A和b在减I后期时已经组合到一起了, B错误据图乙曲线特点可知,染色体数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超过最初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与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变化特点对应, C正确图乙曲线 3〜4时间段细胞内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数, 此时细胞处于减n后期, 减n后期能够发生着丝点断裂, 但是一般不发生基因突变, 因为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 DNA复制时,即细胞分裂的间期,D错误6 .下图甲表示某二倍体昆虫 (AaBBDd)细胞分裂某时期图像,图乙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含量和每条染色体中 DNA分子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怵DNA掘 —■ T11RNA 含址A. 图甲细胞的变异可能发生在图乙中的 b或d时期B. 图甲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处于图乙 e时期C. 图乙c时期最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前期D. 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解析:选B因昆虫的基因型是 AaBBDd图甲中染色体上出现 b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对应于 图乙中的b时期(间期DNA复制);甲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对应于图乙的e时期;图 乙中c时期转录合成较多的 mRNA最可能是间期的 G2期;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 B与b的 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7. (2018 •湖北八市联考)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B.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中含有的原癌基因较其他地区多C. 细胞癌变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比正常细胞更长D. 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正常分化,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析:选A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阻断 DNA的复制,阻止癌细胞的增殖;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原癌基因与其他地区并无太大差异; 细胞癌变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缩短;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畸形分化,其本质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图中编号①〜⑤的图像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 (2n= 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②A. 将捣碎的花药置于载玻片上,滴加甲基绿染液染色 1〜2 min,制成临时装片B. 图②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 图③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而导致染色体变异D. 图②中的细胞有 4个染色体组,图⑤的每个细胞中含 24条姐妹染色单体解析:选B。

      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中,需用碱性染料 (如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 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此时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图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此时同源染 色体两两配对 ( 联会 ) 形成四分体,并且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 换,导致发生基因重组; 百合属于二倍体生物,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该 细胞中含有 2 个染色体组, 图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此时细胞中无姐妹染色单体9. 梭菌毒素“ Tpel ”可使动物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变性失活,致使该细胞凋亡这一发现或有助于研究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不再表达B. “ Tpel ”可能间接改变细胞内 mRNA勺种类C. 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细胞一定是癌细胞D. 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相同解析:选B细胞凋亡是一个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此过程中某些基因仍 能表达 细胞分化后, 细胞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细胞不一定 是癌细胞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所致,所以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不相同。

      10. TG1 3 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 TG1 3 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 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 从功能上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 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 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解析:选Do A项,恶性肿瘤细胞(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容 易分散转移B项,由题意可知,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表达的结果是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 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因此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项,复合物作为信号分子,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项,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则不能阻止细胞的异常增殖,靶细胞可能会成为无限增殖的癌细胞11. 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 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32P的培 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 32P标记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 P标记DNA分子数分别是( )前中后前中后昌表示粳标记的MA槪对制駅解析:选A。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判断,用 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 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放在不含 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前期、 中期、后期DNA数目加倍,且每个 DNA分子一条链含32P, —条链不含32P,故有丝分裂前、 中、后期含32P的DNA数目相等,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故后期含32P的染色体数目是前期、中期的2倍12•下图为中华大蟾蜍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乙 甲 丙A. 用中华大蟾蜍的睾丸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B. 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XCXCC. 丙细胞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分裂图像,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D. 由图甲到图乙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而由图甲到图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解析:选A分析题图可以看出, 丙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由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实验材料应取自卵巢; 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则为有丝分裂中期,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不变,为 AaBbXCXC ;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13. (15分)(2018 •江苏连云港模拟)图甲表示基因型为 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 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ABCDEF圈甲阁丙(1)图甲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2) 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 、 个染色体组;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