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docx
24页《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李清照崇高宏大的爱国精神,培育学生喜爱祖国、奋勉图强的精神 2、在古诗教学中将简单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鼓舞学生查资料,争论,自读自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课前预备 通过阅读、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及项羽的有关资料,将收集的资料与同学沟通 教学流程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 (荡气回肠的音乐,剧烈残酷的战斗场面给学生以剧烈的震撼) 2、师导入:刚刚,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炽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斗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闻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3、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 如学生介绍不完整,可补充: 李清照:(1084~约1151)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闻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孤独的晚年 靖康耻: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较简单,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帮忙,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自学力量) 二、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1、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炽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闻名的《夏日绝句》。
2、用多媒体出示全诗 (在激扬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消失,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3、提问:同学们听出教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扬) 谁来试着读一读? 4、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特别有感情) 三、分小组争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争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 学生争论后发言:至今人们还思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愿逃回江东 3、思索争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毁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愿过江逃命,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终沉着自刎,时年31岁。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愿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 (多媒体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 (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 师小结: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在李清照写这首诗之后,但假如李清照知道了这件事也肯定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四、在理解全诗的根底上,对学生进展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诗句内容较简洁,学生通过自学争论就能理解诗意,后面几道思索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1、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势,实在令人佩服。
2、争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3、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喜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抱负,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立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仰慕,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4、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的思想境地得到进一步地升华 (在激扬的琵琶曲中,同学们对着大屏幕上的诗句大声朗读,让这首诗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久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六、作业 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 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 (在古诗教学中注意“情境交融”,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诗意,更能帮忙他们体会的感情和诗中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大意 2.结合写作背景及相关典故,理解的创作意图,解读诗歌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大意 难点:结合写作背景及相关典故,理解的创作意图,解读诗歌中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听——谁在吟唱? 【师吟诵诗歌,引出课题、】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有这样一位才女,她的一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演绎着属于她自己的悲欢离合婉约词宗”“千古第一才女”等美称向我们证明着她的满腹才情今日,让我们和她一起驻足乌江河畔,倾听她在乱世里的吟唱PPT出示课题,播放录音,学生倾听) 同学们,李清照为何会在乌江河畔有这么肤浅的感慨呢?是谁触发了她心中的情思呢?让我们从诗歌中查找答案 二、问——为谁而歌? 1.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请用你最喜爱的方式读一读诗歌,了解一下诗歌的大意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 【诗歌大意】在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直到今日人们还在思念项羽,由于他不愿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过渡语:诗人为谁而歌?项羽 最终两句提到了项羽的故事,这是历史上出名的典故——乌江自刎大家都听过吧?项羽本是西楚霸王,但在楚汉之争中输给了刘邦,了解这个故事的人都知道,他是有时机翻盘的,但是他的自尊和气节不允许他这样做,所以他宁死不降,最终在乌江自刎。
就这一点以及项羽本人来说,世人对他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傻,认为他不该放弃...... 三、探----为何而歌 2.同学们:这首诗中对项羽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呢?(高度赞扬?赞扬他什么?请从诗歌中找到答案(前两句) 确定:在诗人眼中,项羽乃人中豪杰、顶天立地英雄男儿前两句就已经定下感情基调;赞扬/鄙视、思念 同学们知道前两句诗中的“人杰”和“鬼雄”最初的意思吗? 引出典故 【请看典故】:汉高祖刘邦曾赞扬张良、萧何、韩信等三人为“人杰”,自愧在谋略运筹,政治经济治理,率兵作战等方面不及他们,但同时指出自己能够使用这些人材,因而取得政权后因用为咏人杰之典 鬼雄:指鬼中的刚毅有力者楚.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后用以指死而不灭的刚毅精神 【明确】诗的开头两句石破天惊,如千钧之力,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势呈现在读者面前,可见,诗人心中有着厚重的英雄情结,而项羽正是这样的英雄人物,诗人是崇拜的`诗人更是渴慕英雄已久: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看完下边的材料,或许能明白诗人的心境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
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后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再看整个南宋朝廷,一片投降声补充背景) 明确: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此刻路过乌江,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心潮澎湃,压抑在心中的情感最终喷薄而出:生当作人杰教师起个头,同学们再齐读诗歌) 四、悟-- 同学们;能体会出诗人借凭吊项羽抒发了什么情感吗? 明确:气壮山河英雄豪情浓浓的报国壮志,让人肃然起敬板书:赞英雄,言己志,抒豪情) 小结:对于诗人来说,项羽用生命换来的选择之笔,书写着一种忠贞:他忠贞于英雄之名,忠贞于大丈夫之气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方气节、悲壮正气在当时的背景下,项羽的这种气节与昏君及无能之辈的懦夫行为形成鲜亮的比照,在这里诗人在赞美历史名将不朽气节的同时,也挖苦了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这是创作此诗歌的意图之一板书:赞名将,讽昏君) 四、小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在李清照引领下,闲逛乌江河畔,悄悄地倾听了这位婉约凄美、娇峙文坛的女子生命里的吟唱,何谓做人风骨,何谓做人气节我想这节课大家应当找到了答案接下来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体会一下我们这位文坛大腕的豪情壮志吧!(在朗读中完毕课堂)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李清照和项羽,体会其性格特点 3.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赏析,使学生明确做人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爱听歌曲吗?今日教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月满西楼》,可要仔细听哦! 课件播放歌曲 歌曲听完了,谁来说一说你的感受?指生沟通 2、这首歌优美、清幽,你知道它的歌词是谁写的吗? 这首词的就是堪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课前教师让大家搜集了李清照的资料,谁来说一说你对她的了解? 指名沟通后,依据学生答复适时出示资料: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市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著有《易安居士文集》 李清照的词成就最高,多是离愁别绪,婉约缠绵她也写诗,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近宋代才女——李清照,一起走近她的这首千古绝唱:夏日绝句(板书课题) 二、诵读古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