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唐书_徐锴传》原文及翻译.doc
4页南唐书原文:徐锴,会稽人锴四岁而孤,母方教兄铉就学,未暇及锴错自能知书稍长,文词与铉齐名昇元中,议者以文人浮薄,多用经义法律取士,锴耻之,杜门不求仕进铉与常梦锡同直门下省,出锴文示之,梦锡赏爱不已,荐于烈祖,未及用,而烈祖殂元宗嗣位,起家秘书郎,齐王景遂奏授记室时殷崇义为学士,草军书,用事谬误,锴窃议之崇义方得君,诬奏锴泄禁省语,贬乌江尉岁余召还,授右拾遗、集贤殿直学士论冯延鲁人望至浅,不当为巡抚使重忤权要,以秘书郎分司东都然元宗爱其才,复召为虞部员外郎后主立,迁屯田郎中、知制诰拜右内史舍人,赐金紫,宿直光政殿,兼兵、吏部选事,与兄铉俱在近侍,号“二徐” 初,锴久次当迁中书舍人,游简言当国,每抑之锴乃诣简言,简言从容曰:“以君才地,何止一中书舍人?然伯仲并居清要, 亦物忌太盛,不若少迟之锴颇怏怏简言徐出伎佐酒, 所歌词皆锴所为, 锴大喜,乃起谢曰:“丞相所言,乃锴意也 ”归以告铉,铉叹息曰: “汝痴绝,乃为数阕歌换中书舍人乎?”锴凡四知贡举,号得人后主裒所制文,命为之序,士以为荣锴酷嗜读书,隆寒烈暑,未尝少辍后主尝得周载《齐职仪》 ,江东初无此书,人无知者,以访锴,一一条对,无所遗忘既久处集贤,朱黄不去手,非暮不出。
少精小学,故所讎书尤审谛后主尝叹曰: “群臣劝其官,皆如徐锴在集贤,吾何忧哉?”李穆来使,见锴及铉,叹曰: “二陆之流也尝夜直,召对,论天下事,因及用人,才行孰先,后主曰: “多难当先才锴曰:“有人才如韩、彭而无行,陛下敢以兵十万付之乎? ”后主称善时国势日削,锴忧憤郁郁,得疾,谓家人曰: “吾今乃免为俘虏矣开宝七年七月卒, 年五十五,赠礼部侍郎 谥曰文锴卒逾年,江南见讨,比国破,其遗文多散逸者 (节选自《南唐书》,有删节)译文:徐锴是会稽人四岁丧父,母亲正教他的兄长徐铉学习,没有时间照顾徐锴徐锴自己能读懂书籍等到他稍微长大,文章与徐铉齐名昇元年间,议论的人以文人浅薄的原因,多凭经书和法律获取功名,但是徐锴耻于这样做,闭门不求做官徐铉与常梦锡一同当值门下省,拿出徐锴的文章给他看,常梦锡欣赏不停,于是向烈祖推荐,还没得到被任用,烈祖就驾崩了元宗继承皇位,刚出仕时担任秘书郎,齐王景遂上奏授予他记室之职当时殷崇义担任学士,草拟军书,用典有错误,徐锴私下议论这件事 殷崇义正被君主宠信,就上奏诬蔑徐锴泄露禁内机密,于是被贬乌江太尉 一年后被召回,被授予右拾遗、 集贤殿直学士议论冯延鲁为人名望浅薄,不应当做巡抚使。
又违逆权要,凭秘书郎的身份掌管东都但是元宗很怜爱他的才能,又召他做虞部员外郎后主即位,徐锴又担任屯田郎中、知制诰(起草诏令) 后被授予右内史舍人,被赐予高官显爵,夜间值班光政殿,兼兵、吏部选事,与兄长徐铉一同在皇帝身边侍奉,号称“二徐” 当初徐锴任职已久应当担任中书舍人,游简言掌管国事,每每压抑徐锴徐锴于是拜访游简言,游简言镇定地说: “凭借你的才能见地,何止一个中书舍人呢?但是你兄弟俩一同位居要职,同时众人妒忌太多,不如稍微暂缓(此事)徐锴很不高兴游简言慢慢让艺伎助酒,艺伎所唱的歌词都是徐锴写的, 徐锴很高兴,就起来拜谢说:“丞相所说的,正是我的意思啊 ”回来后告诉徐铉,徐铉叹息说: “你太痴了,竟然因为几支歌曲换了一个中书舍人?”徐锴总共四次担任选拔人才的官职, 号称得人后主聚集所写的文章,让他作序,士人以之为荣徐锴酷爱读书,隆冬严寒和烈日酷暑,都不曾停止后主曾得到周载的《齐职仪》 ,江东当初没有这部书,也没有人懂,(后主)因而拜访徐锴,徐锴一一逐条应对,没有一点遗忘久在集贤殿以后,黄笔红笔不离手,不到傍晚不出门年轻时候就精通小学,所以所校对书籍尤其精当后主曾经感慨地说: “群臣努力尽官员的职分,(如果)都能像徐锴在集贤殿那样的话,我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李穆派来的使者,见到徐锴和徐铉,感叹说: “这是二陆一类的人才啊。
徐锴曾经夜间值班, 后主召见他回答问题, 谈论天下大事,以及用人,才能和德行哪个为先,后主说: “国家多难关头应当以才能为先 ”徐锴说:“有人才能像韩信、彭越那样却没有德行,陛下敢把十万兵权交付给他们吗?”后主称好当时国势一天天衰落,徐锴忧愁愤懑、郁郁不乐,生了病,对家人说: “我现在免于做俘虏了 ”开宝七年七月病逝,终年五十五岁,被追封礼部侍郎,谥号文徐锴病逝一年后,江南被讨伐,等到国家破败,他的文章也大多散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