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北区科技实验小学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教育精品).doc
11页江北区科技实验小学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关精神为指导,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件和重庆市人民政府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江北区《全面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江北教〔2014〕38号)要求,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选择、以校为本、全员参与工作思路,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教与学关系变革、机制体制保障,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发展学生成长需要的核心能力,全面深化全区中小学课程改革,持续、科学地提升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二、改革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建立起适合学生发展、具有学校特色的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和社团活动课程化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小学小学课程体系;树立以学为本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习观,教与学关系的变革效果明显;以课程体系规范和课堂教学高效为价值追求的校长课程领导力、教科研指导力、教师实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更加凸显。
二)具体目标1.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逐步建成适应学生发展、具有学校特色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社团活动课程化的课程体系2.教与学关系进一步和谐扎实推进学科课堂教学研究,聚焦教与学关系的变革,切实改变课堂教学形态,逐步实现讲授和助学的有机结合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3.课改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面学科骨干的课程指导能力和全体学科教师的课程实施力三、主要内容(一)课程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以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需要为理念,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和社团活动课程化为主要内容为主要内容,以国家课程学科内部整合和社团(兴趣)活动为重点,逐步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的有机统一1. 国家课程学科内部整合国家规定的课程如语文、数学等,是国家依据未来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它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或学科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由于国家课程的教材编写内容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根据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让学科教师通过对课程教材的增减合并、补充拓展,以更好地实施国家课程标准,逐步形成国家课程教材的校本化特色。
1)教材内容整合通过推行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目标为基础,以课程计划中的学科教学时间为主,结合学校实际,由各年级学科教研组教师分学期分单元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合并,并不断修改完善,最后由教导处修订汇总,形成系列2)课程补充拓展国家课程的教材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学科学习的需要,因此,根据各年段学生学科学习的需要和教师自身的特长,分学科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拓展课程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分年段分别设置不同的拓展内容,并由年级学科教师共同完成相关教材内容的编写,最后由教导处修订汇总,形成系列如语文学科拓展课程:年段拓展课程一年级快乐儿歌园;绘本世界二年级故事乐园;儿歌满学堂;快乐阅读你我他三年级方块字爱好者;绘本阅读;社会实践课四年级快乐读吧;我爱朗读五年级快乐阅读;巧嘴俱乐部;书法大课堂六年级书香满屋;金话筒小主持人;汉字拼写大赛拓展课程课可利用书法课辅、数学活动课、科技课辅、体育课辅课、2+2项目活动时间完成学习内容2. 社团(兴趣)活动课程建设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课程,提出每一课程的基本目标及参考项目内容,然后由不同类别的相关任课教师根据所任教年段具体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编制活动课程校本教材。
活动主要通过“2+2”活动、队会等时间开展实施,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活动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先以科技、体育为重点编写样本,逐步带动其他活动课程的校本教材编写,最后由教导处修订汇总,形成系列社团活动课程包括以下几类:(1)生活实践课程以生活化的主体活动融入到学校的课程中,以“认识学校、校园生活、热爱家乡、和睦相处、热爱生命、遵守交规、安全自护、时事前沿、世界之窗、亲子活动、毕业纪念、厨房课”为主体开展的生活课程,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课程中得以自主发展 (2)体育活动课程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田径、乒乓球、小足球、健身操等3)艺术活动课程以舞蹈、声乐、绘画等形式的艺术课程为主的课程结构,开展如小合唱团、声乐表演队、手工创意画、电脑绘画俱乐部、教玩具制作等活动课程4)科技活动课程以三模、机器人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课程二)教与学关系变革行动计划以改变课堂教学形态为切入口,着力于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在对学生和学情调研基础上确定教和学的起点,坚持学法指导和学习效果评估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应凸显以学定教、因学活教等成功理念,使课堂教学形态更加符合教育规律以学习策略指导为核心,树立“学本立场”,更加关注和着力于教学关系中“学”的指导,开展基于学校、基于学习、基于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探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质量的策略,帮助、协助、辅助学生学习全过程。
三)课改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提升核心组成员的课程指导力加大力度,拓宽骨干教师教研队伍成长通道,激发全面深化课改背景下学校课改指导队伍专业智慧和活力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力,深入推进教师课程标准的学习,强化对课程文本科学、创造性地解读,引导教师建构符合课改精神的课程文本理解体系;重视教师二次开发教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指导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科学组织与学生学习需求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引导教师运用适当的课程资源,主动开展师生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系统、高效的学习能力,不断优化学习策略和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四、工作措施(一)学校主导,上下联动校长作为课程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本校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按照“江北区全面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具体负责方案制定、组织保障、制度管理、过程监督、考核评价核心组成员要率先深入开展课改实验,发挥样本和辐射作用,参与学校课程改革的研究、指导与诊断,指导各学科教师开展以教与学关系变革为切入口,课程体系完善、课堂教学高效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改革各项工作二)重点推进,样本示范学校发挥自身亮点特色和资源优势,深入开展课程改革,设立以科学、体育为样本学科”,重点推进,编写并逐步完善校本教材,为课程改革提供引领示范。
学校课程管理下放到年级组,有年级组任课教师根据实际设置课程目标及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自主创新、主动创造的积极性,为课程改革营造宽松的心理基础和生长空间三)系统培训,专项研修开展以提升教师课程改革实施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培训和专项研修培训和研修坚持问题导向,按需组织,目标明确的原则,重点开展以“学本”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理论与案例研究、课程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学习科学研究与学习策略指导、学业质量监测与绿色学业质量指标的理论与实践、云技术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等领域的研修,通过集中研修、校本研修与岗位实践结合;全员培训、提高(骨干、种子)研修与教研活动结合;专家讲学、共同体研修与主题沙龙研修结合形式,切实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骨干教师课改指导力和教师教学实施力五、保障机制(一)管理机构1.科技小学全面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永琼(科技小学校长)副组长:黎远贵(学区书记)、何畏冰(副校长)成员:梁光梅(语文学科教导主任)、彭国清(数学学科教导主任)、周宏伟(综合学科教导主任)、曾荣(后勤主任)、郭舰(德育主任)、何庆红(大队员)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统一部署、督查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工作,落实专项经费等重大事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数学教导主任彭国清任办公室主任2.科技小学全面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核心组组长:何畏冰副组长:梁光梅(语文学科教导主任)、彭国清(数学学科教导主任)、周宏伟(综合学科教导主任)成员:各学科教研组长、何庆红(区骨干教师)(二)专项经费学校设置全面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用于课程改革的专项研修、项目研究、教学竞赛、课程建设以及优秀单位和个人奖励等三)督导评估建立课改工作督评机制,组织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精品校本课程、优秀社团活动课程等专项评选,以学为本的优质课竞赛,对课改工作推进积极主动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年级组、教师进行表彰建立完善学校质量监测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六、工作步骤(2014—2015学年度)重点工作具体任务进度安排制定行动计划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讨论全区课改指导意见;2.调研、修订、印发全区课改指导意见;3.完成学校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和实施推进方案并组织讨论,修订后组织教师学习2014.8-2015.1实施学情调研1.学习学情调查研究的方法、技术;2.开展学情调研全员行动,分学校、学科、教师多个层面实施学情调查研究2014.9-2015.2开展专题研修1.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课程建设力研修;2.核心组教师“课改执行力”研修。
2014.12-2015.1实施校本研修1.学习全区下发的学科课程改革行动计划;2. 国家课程学科内部整合、社团(兴趣)活动课程建设专题研究3.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实施学校质量监测和考评;4.开展学科学习策略指导优质课竞赛;5.开展校本课程编写研究2015.1-2015.11年度工作总结1.实施年度工作各项考评奖励;2.总结并部署课程改革工作2015.12 重庆市江北区科技实验小学 2015年4月3日附件1:江北区科技实验小学国家课程内部整合内容目录(语文、数学、科技等国家课程任课教师)学科: 年级组 任课教师 单元单元目标单元教材内容及分析增减合并内容及目的所有教学内容的使用方式1234567附件2:江北区科技实验小学国家课程拓展课程目录(语文、数学、科技等国家课程任课教师)学科: 年段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附件3:江北区科技实验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内容(社团活动任课教师完成)类别: 内容提要具体内容实施年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