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测试卷-7页.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乡****
  • 文档编号:201202418
  • 上传时间:2021-10-0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3.2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测试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二单元练习卷( 满分 100 分 80分钟完卷 ) 基础题 (25 分) 一、教师任选第一、二单元的生字连词听写, 要求把字写正确、端正 (8 分) 二、瞧拼音 , 写词语 (4 分) l n t n h y n sh u r ch i f n lu n xi n w i h n y s hu ( ) ( ) ( ) ( ) 三、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在正确音节下画横线4分) 饮(y n y n) 马转(zhu n zh n ) 盘散(s n s n) 步画卷(ju n ju n) 与(h h ) 谐闷(m n m n) 热削(xi o xu ) 皮逃难(n n n n) 四、选词填空3 分) 竭力卖力用力1. 我( )忍住失望的情绪, 想弄明白父亲为什么不高兴2. 这件东西太笨重了, 我( )搬也搬不动3. 这就是您出的主意, 难怪您那么 ( )宣传呢!五、按要求改写句子6 分) 1、这首歌真难唱改为感叹句 : 2. 柳条摆动改写成拟人句 : 3. 她的意见基本上就是完全正确的修改病句 :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测试卷4.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就是春天, 但就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根据课文上的意思, 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 5. 您读读这篇文章吧!改成“把”字句: 6. 她现在什么都没有。

      她百分之百就是个富翁她有尊严加上关联词 , 使三句话成为一句话: 阅读题 (35 分) 六、综合练习8 分) 1. 请将相关的左右两边用线连起来3 分) 作品作家望洞庭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桂林山水碧野记金华的双龙洞袁鹰浓碧陈淼七月的天山叶圣陶2. 把下列名诗、名句补充完整5 分) (1)大漠孤烟直 , (2) ,海上明月共潮生3) 与朋友交 , 4) ;敬人者 , 人恒敬之5) ;幼吾幼 , 以及人之幼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测试卷七、课内阅读 (6 分) 我瞧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 却从没有瞧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您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瞧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就是一块无暇的翡翠1从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1 分) ( ) ( ) 2. 这 一 段 话 共 有 ( ) 句 , 写 出 了 漓 江( ),( ),( )的特点 (2 分) 3. 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1 分) 4. 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句话2 分) 八、阅读短文 , 回答问题 (21 分) 庐山的云雾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 那里有高峰, 有幽谷 , 有瀑布 , 有溪流 , 尤其就是变幻无常的云雾, 更就是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山上游览, 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 , 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 飘飘欲仙的感觉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 像就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 又像就是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 , 它就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 , 它又就是巨大的天幕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 刚刚还就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 转眼间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明明就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 还没等您完全瞧清楚, 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云遮雾罩的庐山, 真令人流连忘返1. 根据词义 , 在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 )里3 分) (1)传 说 中指 利用 法 术乘 云 雾 飞行 ) (2) 江河水流迅速 , 形容文笔奔放 ( ) (3) 留恋不止 , 舍不得离去 ( ) 2. 用横线画出文章中所有的四字词, 体会一下这篇文章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测试卷用词之美 (5 分) 3. 读文填空 (6 分) (1)从 题 目 瞧 , 这 篇 短 文 主 要 描 写 的 就 是 _ _2)按第二自然段写的庐山云雾的, 像,像, 像, 又像3) 第 二 自 然 段 中 的 “ 茫 茫 的 大 海 ”指 的 就 是_, “巨大的天幕”指的就是。

      4.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5 分) (1) 第二段中扣住 “茫茫的大海” 这个词语 , 就能理解“弥漫”就是 _ _的意思2) 理 解 第3 段 中 “ 瞬 息 万 变 ” 这 个 词 , 抓 住 _ _ 等几个词语能够理解“瞬息”的意思, “万变”的意思可以从 _ _等几个词语瞧得出来瞬息万变”的意思就是说_ _ _5. 如果让您有感情地朗读这篇短文, 您能说说短文包含着什么感情不?(2 分) 四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姓名得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一、读一读 , 写一写 sh o w i w n y n ji o zh ji ng w xi ( ) ( ) ( ) ( ) ( ) ba di er qi lian mian bu duan tu wu sen yu ( ) ( ) ( ) 二、用“”划出句中的错别字, 改正后写在括号里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测试卷山间绿树红花, 江上竹代小舟, 让您感到像就是走进了联棉不断的画倦 ) 三、比一比 , 再组词 (分 ) 暇( ) 梢( ) 峦( ) 碗( ) 桐( ) 瑕( ) 稍( ) 恋( ) 蜿( )洞( ) 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波 () 壮 阔怪 石 ()()变 化( )( ) 五 () 斑 斓()() 如 镜盘 曲( )( ) 五、 依照下列词语的结构形式, 各写出两个您最喜欢的词语1、斑斑点点2、光溜溜3、无边无际六、选择恰当的叠词填空清清缓缓渐渐轻轻朵朵 1 、汽车 ( ) 入山 , 沿途的景色更美了 2 、溪水 ( ) 地流 , 声音 ( ) 的 3 、( )盛开的白莲映在( ) 的河水里七、积累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澄江一道月分明春江潮水连海平遥望洞庭山水翠 1 、己所不欲 , 2、老吾老 , 3、爱人者 , 4、浮天水送无穷树5、落木千山天远大八、这组课文 , 我们学了三首古诗词, 您能选择一首默写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测试卷出来不?记住写上作者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一) 、读桂林山水片段, 回答问题我攀登过 ( ) 的泰山 , 游览过 ( ) 的香山 ,却 从 没 瞧 见 过 桂 林 这 一 带 的 山 桂 林 的 山 奇 啊 , 一 座座, 各 不 相 连 , 像 老 人 , 像 巨 象 , 像 骆驼, , 形态万千 ; 桂林的山真秀啊, 像翠绿的屏障 , 像新生的竹笋, 色彩明丽 , 倒映水中 ; 桂林的山真险啊, 危峰兀立 , ,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根据课文内容, 在括号或者空白处里填词语2、 “兀”字就是( ) 结构 , 部首就是 ( ), 音序就是( ) 3、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划上横线险: 地势不平坦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狠毒险要危峰兀立的危 : 危险 , 不安全处于危险境地, 损害指人快要死高端正、 这段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就是什么?瞧瞧这些特点的句式并仿写一个事物、作者把桂林的山跟( ) 与( ) 作比较 , 还运用了 ( ) 与( ) 的修辞手法把桂林的山的特点写具体在文中找出您最喜欢的比喻句划上“”(二) 、阅读课外文章, 回答问题十渡游趣仲夏 , 朋友相邀游十渡 在城里住久了 , 一旦进入山水之间 , 竟有一种生命复苏之感下车后 , 我们舍弃() 了大路 , 挑 选( ) 了一条半隐半现在庄稼地里的小径, 弯弯绕绕地来到了十渡渡口夕阳下的拒马河慷慨地撒出一片散金碎玉,对我们表示欢迎岸边山崖上刀斧痕犹存的崎岖小道, 高低凸凹 ,虽没有“难于上青天”的险恶, 却也有踏空了滚到拒马河洗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测试卷澡的风险 ( ) 狭窄处只能手扶岩石贴壁而行当“东坡草堂”几个红漆大字赫然出现在前方岩壁时,一座镶嵌在岩崖间的石砌茅草屋同时跃进眼底。

      草屋被几级石梯托得高高的, 屋上俯瞰 (k n) 着一弯河水 , 屋前顺山势辟出了一片空地, 算就是院落吧!右侧有一小小的蘑菇形的凉亭, 内设石桌石凳, 亭顶褐黄色的茅草像流苏般向下垂着,把现实与童话串成了一体草屋的构思者最精彩的一笔, 就是设在院落边沿的柴门与篱笆, 走近这儿 , 便有了“花径不曾缘客扫 , 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意思当我们重登凉亭时, 远处的蝙蝠山已在夜色下化为剪影,好像就要展翅扑来拒马河趁人们瞧不清_自己的容貌时豁开了嗓门韵味十足地唱呢!偶有不安分的小鱼儿与青蛙蹦跳成声 , 像就是为了强化这夜曲的节奏此时 , 只觉世间唯有水声与我 , 就连偶尔从远处赶来歇脚的晚风, 也悄无声息当我渐渐被夜的凝重与深邃(su ) 所融化 , 一缕新的思绪涌动时, 对岸沙滩上燃起篝(g u) 火, 那鲜亮的火光, 使夜色有了躁动感篝火四周, 人影绰绰 , 如歌似舞朋友说 , 那就是北京的大学生们, 结伴来这儿度周末的遥望那明灭无定的火光, 想象着篝火映照的青春年华, 也就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乐趣1.(1) 找出文中表示“瞧”的词语写在横线上1 分) _ (2) 我还能写出一些表示“瞧”的词语。

      2 分) 2. 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2 分) 3. 文 中 画 “ _” 的 句 子 采 用 的 修 辞 手 法 就 是 : _; _3 分) 4. 短文引用了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这句诗中主要描写的事物有: 5. 这篇文章的体裁就是_它就是围绕课题中的“_” 字展开的 游览十渡 ,“我”总的感受就是 ( 摘抄文中的语句 ) 3 分)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