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武术在中小学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doc
7页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毕 业 论 文 题 目 传统武术在中小学校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公 柳 蓉 学号 1004014036 所在院(系) 体 育 学 院 专业班级 体育教育102班 指导教师 邱 毅 2014 年 5 月 25 日传统武术在中小学校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公柳蓉(陕理工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102班,陕西 汉中 723001)指导教师:邱毅[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了解传统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情况,分析制约其开展的因素,为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将这一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很好的引入到中小学体育教育中,为今后在中小学更好的开展武术教学提供理论参考,推进武术教育在中小学的快速发展[关键词] 传统武术;中小学;开展合1 前言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名目和健身方式,是传承民族文化、宏扬民族精神的首要载体,是以武术具备其余体育运动不可替代的功用。
武术于1915年进入新兴的近代学堂,并成为学校体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4月2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其中指出“体育课要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中小学各学科教育要有机参透民族精神教育内容在党的十六大呈报中指出,必需把宏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放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放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传统武术已经拥有了新的历史使命,除具有民族文化精神外,还可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但是到今天,传统武术在中小学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传统武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通过了解我国传统武术在中小学开展的现状,针对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找到解决方法,为促进传统武术在中小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2 传统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现状2.1 传统武术进入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原因2.1.1传统武术的自身优势分析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华夏传统武术经由50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较完整的体制武术讲究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仪、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平在灯塔四传统武术,可以用来建立的建立,也可用来防身在和平年代,多表现为健身,阳新,妇女的暴乱,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的边境安全和其他部门,休闲体育和体育娱乐等。
传统武术美学也因其独特的音韵美,古朴典雅,让人叹为观止内部和外部的传统武术,以及与运动特点和健身效果刚柔相济的神,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它表现出的物理之美,动态的美,造型美,韵律美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备受学生的喜爱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武术干系着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我国人民心目中留下的位置是任何体育名目所不能替换的它是一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诚实,爱的精神鼓舞了我们一代人锐意进取,争取正义武德是武术人所敬重的和遵照的道德品质,传统武术器重武德的培养[2]武术的爱国故事总是数不胜数,西汉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骑没有思想的“豪言壮语激励自己来保卫祖国,保卫国家的利益;岳飞的“爱国,宣誓了金兵”精神;霍元甲不堪侵略者的欺凌和傲慢,挺身而出,飞行场景的舞台他们壮怀激烈、勇当国难、慨然赴死的精神,乃中华武术自立自强的生命力所在现在,虽然形式不同以往的爱国主义,但道德教育的深厚的民族精神,鼓励人民自强不息,发挥了巨大的力量因此,传统武术在中小学开展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历史英雄人物,有利于培养他们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2.2.1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传统技击是一个既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又能培育学生本领、发展学生天性、养成学生毕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好教材。
常常操练传统武术可以使学生的耐力、速率、弹跳等素质和步法的敏捷性、判断的准确性和英勇的斗志得到提升[3]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武术,把武术教学作为体育教育中的一个内容无疑是有效的途径2.2我国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现状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名目,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喜爱目前,武术学校了解较少,窄渠道了解,大多数是通过电视了解和武术电影或小说,如这几种方式[4]因此,在武术的心脏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够在墙上的“飞,降龙十八掌,势如破竹的空气按摩,六经剑等,然而,在学生心中的武术武术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导致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非常的模糊,甚至相差甚远如表1所示,学生懂得武术主要是经过电影、电视和武侠小说所了解的,两者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86.9%和46.2%,学校的体育课只是占了26.9%此外,还有些学生通过民间拳师和其他方式了解武术而中部地区的学生通过学校体育和民间拳师理解武术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是武术的开放有关,武术基础和社会更好表1 学生了解武术的途经一览表(%)(n=11524)武侠小说电影、电视学校体育课民间拳师其他华北地区45.987.726.610.35.3东北地区42.289.222.710.90.0西北地区48.286.625.114.97.4西南地区49.185.721.412.813.7华东地区46.688.429.312.010.7华中地区45.785.334.116.98.0华南地区44.684.925.48.79.5总体46.286.926.912.58.1注:摘自《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5]。
由于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比较模糊,导致现在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学生喜好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狼狈局面学生心目中能够惩奸除恶、克敌制胜、神乎其技的武术,在现实中却变成了套路复杂、老化、鼓噪乏味的武术课,不但挫伤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更是不利于武术的发展和传承2.3开展武术运动的师资情况从教师的教学上来看,学校武术要从娃娃抓起,但中小学武术的发展,教师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武术专业教师武术教育对武术教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因为武术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技能动作规范,而且要熟知武术各派别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武术教学中将文化教学和技术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让学生充分了解武术但是在有关调查中发现:体育教师中能够规范授课的教师有12.5%,不能规范授课的教师有50%,没学过武术的教师有37.5%[6]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差距较大,导致现在许多中小学不能完全执行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同时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很好地组织体育老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和培训,师资力量的缺乏从本质上限制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武术教学质量的发展和提高2.4武术课时安排在我国很多中小学还是一味的重视文化课的教学,对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的教育重视不够,特别是体育课程,而体育课程中的武术教学部分甚至达到了忽略的地步[7]。
从全国范围来看(表3),中东地区的经济发达,武术传统氛围好的地区中小学武术课开展的形势较好,但是西部等经济落后地区则较差,这与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表2 各地中小学武术课开设情况(%) n=1157地区没有开设开设未填排序华北地区65.622.32.02东北地区73.726.10.34西北地区76.123.90.07西南地区72.225.52.25华东地区73.425.31.36华中地区60.439.50.11华南地区70.429.60.03平均70.328.90.8-注:摘自《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8]从上表可以看出,全国中小学武术课的展开情形较差,就更谈不上体系规范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武术在青少年时期的教育,使他们没有从小的建立起对武术的兴趣和爱好,这种对武术的薄弱的意识从根本上制约了学校武术未来的发展2.5武术场地、器材情况大部分的中小学不具有专门的武术训练场,一般选择在普通的水泥场地或在土质场地上进行教学,这种简易的场地不适宜进行武术教学,因此导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受到限制中小学生的身体处于发育期,因此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使本来简单和单调的武术教学变得更加枯燥,缺少武术设施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也大为减少。
2.6武术经费投入情况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设施资金投入一向不足,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有的学校乃至连运动场都没有,器材设施严重不足,孩子们只能在街道上、马路上上体育课,远远未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要求据有关部门近来的调查显示,西部某省中小学学生人均体育经费仅1-3 元;北部某省15个贫困县的401所初中,平均年体育经费为5109元,此中4000余元用于学校运动会,大部分学校不能采用现有的器材上一节完整的武术课即便某经济发达省份的初中,也有98. 7 %的学校也没能按最低要求配备体育器材,南部某省会城市学校体育器材配齐的仅有17.7%山西省吕梁市体育场地达标率为42.5%,阳泉市中小学运动场地达标率为23.8%安徽省学校体育卫生设施达标率较低,部分地市小学运动场地达标率只有2.6%,中学仅有10%重庆市学校运动场地器材达标率为40%左右[7]城市学校生均活动面积广泛偏小,农村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率普遍偏低,不能满足体育教育、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大多数学校重视于西方竞技体育,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等体育项目的资金投入少之更少3 传统武术在中小学的发展趋势3.1传统武术的多样性能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武术的形式性表现多种多样,如武术基夺功、武术套路、技击术、太极拳等,在我国武术拳种纷呈,流派众多,据统计全国一共有129个拳种,加之其后加入的木兰拳、少北拳两种拳种,当前共有131个。
这就为满足不同气质、不同性别、不同体格类型的学生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空间培养学生树立武术认知意识,可使学生从根本对武术有一个基本认识,从而以认知武术本质为基准点,形成学生整个习武生涯对武术认识的基石,避免在学习中出现以点代面的问题3.2促进学生发育,增强学生体质武术历来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传统武术的动作相对简单、难度较小、易学、实用,动作强度不大因此,对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有激励的作用传统武术不但对青少年的心肺功能有良好的影响,并且还有利于增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他们的身形获得均衡全面发展,使其拥有形态美、动作舒展的优点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操习武术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此外,习练传统武术有利于青少年儿童的反应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动作反应速度得到提高,并且平衡能力增强总而言之,经常练习武术有利于青少年的身体生长发育,使他们的力量、灵敏、耐力、速度、柔韧等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3.3传统武术民族文化的教育性武术作为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的背后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重要的民族精神,被称为“武术之魂”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已经成为了无数的习武人士代代恪守的基本行为规范,通过武德教育,可以让学生的礼让、谦虚、大渡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的尚武情怀,使武术深深扎根中小学学生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