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确定教学内容.ppt
33页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初中语文2015.1.21什么是教学内容o就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在此,经验包括间接经验(现成的知识)和直接经验o(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解释)科学确定教学内容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o科学确定教学内容;o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o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o科学地读懂和领悟课文内容;o阅读能力中理解能力是核心关于标准的解读o1.能够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o2.能够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o3.能够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基础,整合教学内容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技巧o1.教学内容要突出重难点(文章的灵魂)o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不同,重难点也要有所o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基础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会不一样o2.教学内容要准确、科学o抓住一点,深入、准确、适度开掘o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等诸多领域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作用o1.指导教师的教o1)切实确定教学目标;o2)选择教学策略o教学策略:是指适合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步骤、媒体的运用和师生相互作用的方法。
o侧重于知识传授,宜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适应的是教师主导的讲授法;侧重过程和探索知识经验,则宜选择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发现教学法(探究式教学)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作用o2.指导学生的学o确定明晰的教学目标;o对学生的学习起导向作用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四个因素o选文是具有开发性和多义性的课程资源;o具有选择性和侧重性;o创造性使用教材o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为三大类: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样从某种程度上讲,教什么决定了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o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就是对教材的再加工过程,需要对教材剪裁、取舍、编排和组织o“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它逻辑地蕴涵着教师参与课程研究、用教材教和教材为学生服务等理念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四个因素o1.第一要素——要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o1)熟悉课标和阶段目标o课标规定了课堂教学的基本属性,即课堂教学是“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于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同时,对于教学实施的一些具体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四个因素o1.第一要素——要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o1)熟悉课标和阶段目标o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从总体上看,属于“能力目标”或者叫“素养目标”,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目标有很大不同,往往并不直接、具体地规限课程与教学内容。
要下大气力熟悉课标和7~9年级的阶段目标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四个因素o1.第一要素——要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o2)透彻钻研教材o文本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o师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o尊重原作者之意,比如《伤仲永》的结尾的理解;(第一文本,作者意)o在此基础上,见仁见智(第二文本,读者意“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o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四个因素o1.第一要素——要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o3)揣摩编者意图o语文教材文本资源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关键是把握教材编写意图但是,教材编写意图不一定会明确显示出来,往往是隐蔽的,需要教师去发现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四个因素o1.第一要素——要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o3)揣摩编者意图o①立足整体解读教材编写意图来科学地确定教学内容单篇——单元——整本书o②立足局部细读教材编写意图来确定教学内容o文本细读:语义层(情感与理想、精神与思想、灵魂与生命)——语象层(物象与事象、场景与画面、气象与意境)——语体层(逆推思路)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四个因素o1.第一要素——要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o4)处理好两个关系o①备课与“教参”的关系。
教参是参考,不是备课的全部内容o②备课与“教案”的关系o教案不能完全反映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o重点在于构思;内容简明;适当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四个因素o2.第二要素——要根据学生的需要o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话;o阅读教学:感受性阅读;o作文教学: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o学生需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等发展要点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四个因素o2.第二要素——要根据学生的需要o1)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抓住真实起点o2)课的容量要适当要学会取舍,与目标不符的,即使内容好也要舍去、o3)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o4)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点印象教学的重点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四个因素o第三要素——要彰显教师的个性o教学也应是融教师风格于一体的独特存在o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o忌教学内容的随意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四个因素o第四个要素——教学内容选“点”得当o1)要突出重难点o2)选“点”贵在以少胜多一般散文教学的内容确定o体现在:o内容、思想情感、写景状物的方法、对比的手法、模拟语言的写法等。
案例分析(《散步》)o教学内容背景分析:o人教版7上1单元1课,作者莫怀戚;o普通家庭祖孙三代散步的情景;o互敬互爱、和谐融洽、尊老爱幼;o人性美、情感美、景物美、语言美;o课标: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o学情: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观察不够仔细,缺乏生活体验,尊老爱幼观念比较单薄教学设计(一)o教学目标:o1.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o2.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同时借鉴举重若轻、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o3.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o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举重若轻”的特点,感受文章的浓浓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o难点:如何运用小组合作活动,寻找典型词句,体会语言“举重若轻”的特点和文章深长的意味,初步学会运用“举重若轻”的写作方法教学设计(二)o教学目标:o1.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o2.激发学生对文学语言的热爱和兴趣o教学重点:o1.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o2.激发学生对文学语言的热爱和兴趣o教学难点:o加深对文中特色整句的赏析,掌握其表达技巧。
教学设计(三)o教学目标:o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课文清新质朴的语言o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o3.通过本课的学习,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o教学重点:o1.感悟亲情美,理解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o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o教学难点:揣摩既优美又意义深刻的语句一般性散文o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o2.理解至亲感情,体会真情与友谊,感知文章的人情美、风情美;o3.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品读场面描写;o4.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o5.探究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o6.体会文章的阳刚之美,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语言,理解排比、反问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o7.探究文句的深意,体会文章生动形象的描写;o8.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o9.学习文章描写细腻、诗意浓郁、哲理深刻的风格,品味文章的语言;o10.培养阅读、鉴赏的能力;o11.激发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o12.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重视精彩语段的积累、仿写;o13.品味语言,理解寓意;o14.领会作者在对南北不同景物的描绘中寄予的精神追求,从而感悟人生;o15.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记叙文阅读教学o借助线索,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脉;o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词句,顺藤摸瓜,询问原因,许多和主旨、人物形象有关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案例(《老王》)o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o你怎样理解作者的情感——愧怍的含义o你的理由?老王o1.“不幸者”指的是谁?为什么是不幸的?o2.“幸运的人”指谁?为什么说是幸运的?小说(叙事性散文)的内容o1.认识和分析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所起的作用;o2.仔细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细腻的心理描写;o3.探索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的性格,学会赏析心理描写及映衬手法;o4.通过分析了解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o5.揣摩小说独特的语言魅力,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o6.引导学生探究小说的思想意义,理解课文的主题,揣摩小说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的作用;o7.感受小说主人公顽强的求生意识和钢铁般的意志;o8.体会小说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体会小说浓厚的象征意味;o9.通过概述内容和分析人物形象,整体把握小说的内容;o10.深入体会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感悟旧社会劳动妇女身上所折射出的朴素的人性美。
o11.赏析课文,体会小说中的精彩的人物描写;o12.领会文章中运用铺垫烘托来凸显中心事件的写作手法;o1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古诗文阅读教学o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本情景交融的境界;o对借景抒情的写法有所体会;o运用多种阅读手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o陶冶高雅情操与趣味《湖心亭看雪》o150余字;o雪景——气势雄浑、恍惚迷离;o叙事——拥毳围炉、深夜观雪;o情操——孤傲、清高、落寞孤寂o超凡脱俗的高压情趣,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o教学内容定位?文言文教学o1、字词积累、课文内容的把握、有感情地熟读课文并背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o2、品味写景妙句、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积累文言知识、感悟文章;o3、通过对精彩语段的品读把握文章主旨;o4、感受大自然的美,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学习对自然景物细微观察,细致描摹的能力、品味优美的语言;o5、理解文章精髓的思想内容,正确理解文义;o6、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理解作者的写法,感受作者的情怀等说明文教学(《绿色蝈蝈》)o1.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简明、生动的特点;o2.了解详略得当的写法、掌握文章按照空间顺序有条理说明的方法,并体会方位词语的准确性;o3.体会小品文生动的语言及引用古诗词的妙处;o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o5.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o6.体会文章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o7.增强说明文的阅读能力;o8.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钻研精神;o9.探究重要的句子,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培养赏析语言的能力。
恭祝各位羊年大吉,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