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研究.docx
6页高中生物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研究 Summary: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但学生对于生物学的理解还需要更多实践的支持同时,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将两者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生物学科的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Keys:高中生物教学;劳动教育;结合;育人模式;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中生物教育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能力劳动教育作为一种育人途径,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锻炼团队协作和实践科学的机会本文旨在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高中生物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研究的意义(1)提高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 整合劳动教育的实践性特点,高中生物学教学更贴近实际生活,通过参与农业、生物技术等实际项目,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生物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桥梁,也提高了生物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结合实践性操作和劳动教育,高中生物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直接参与生物学实验和项目,这亲身参与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更是通过亲身实践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拓展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生物学教学与劳动教育结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生态环境考察与实地研究,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生态系统、动植物群落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使其更加关注和理解自然生态的复杂性结合生物学与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学生面对实际问题需要进行创新性思考和团队协作,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强调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3)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生物学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真正理解科学原理,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学理论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与生产、环境、社会等方面相关的实验,学生更容易形成社会责任感,这种体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情操,也使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学生在实验中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影响,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二、高中生物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研究的策略(1)借助实验教学培养劳动技术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生物实验有助于学生对劳动技能的掌握,教师可将基本的实验技能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传统发酵工程的应用”的实验探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实验方案组装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实验设备,强化学生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排出,对实验结果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在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可以展现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现象,为此,在实验开展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将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容器放在酵母菌与氢氧化钠溶液之间,将空气中二氧化碳带来的干扰排除掉,以取得更为精准的实验结果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在提高学科实践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创新与团队协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学生的全面素养培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育途径,这样的教育理念更好地迎合了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更具综合素质的新一代学生2)实践基地引领学生践行劳动精神为了引导学生培养劳动精神,教师可以利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体验、创造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带着问题走进劳动生产的现场,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劳动教育的实际价值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实践基地,并让学生在其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比如,在生物课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实践基地开展一系列生动的实验活动例如,以“栽下红薯苗,种出新希望”为主题组织学生小组前往实验基地进行种植实验,教师可以介绍育苗、覆膜、翻土、挖穴、取苗、移栽的基本技能和注意要点,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翻土深度、挖穴间距、红薯苗叶、芽留存数量的科学原理通过亲身参与耕地、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等全过程,学生们可以全面感受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并在统计和分析最终作物所涉及的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物学知识,还让他们亲身体验到辛勤劳动和丰收的欣喜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学生们将更容易理解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并培养起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同时,这种实践活动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超前思维能力,使其更具有实际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践基地的建设和运用不仅提供了学生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更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舞台,通过这样的劳动教育,学生将不仅仅成为知识的传承者,更能够成为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未来建设者因此,结合高中生物教学与劳动教育,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关键一环,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一育人模式正是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践、合作、创新等多方面的活动,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使其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社会中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积极参与者3)创新生物教学的评价模式在生物学科的评价中渗透劳动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评价为主的教学方式对此,高中生物教师要能及时调整评价机制,在教学评价中,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进行评价,还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劳动情况进行评价,建立内容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评价本身就具有激励和促进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需要肯定和表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劳动行为,这可以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学习态度例如,在进行“调查身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评价,而且要评价学生的调查过程,主要包括实践调查方案设计过程、调查方法及调查活动中的视频照片等记录、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同时,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以激励和表扬的语气和态度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及其在调查过程中付出的劳动,对学生进行调查的过程提出相关建议,提升学生的劳动效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投入劳动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有助于拓展学生对生物学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样的育人模式既提高了生物学科的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又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养和经验。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实验课程中融人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程当中,选择合适的教育时机和策略,以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程为载体,在课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劳动教育,甚至可以据此开发校本课程,从而培养全面发展中又有个性的学生Reference:[1] 李彬,陈艳. 融入劳动教育的高中生物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1):125-127.[2] 王欢欢. 劳动教育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 中学生物教学,2023(20):30-32. [3] 李峰. 劳动教育提高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途径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3):128-130.[4] 张志坤.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J]. 中学生物学,2023,39(3):86-88.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