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审美教育教学论文.doc
5页音乐审美教育教学论文 音乐审美教育教学论文预读: 摘要:第一篇:音乐是审美教育教学的传承音乐是小学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歌唱音乐,了解音乐的各种要素,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和魅力,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成为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长期以来,音乐课堂教育教学采用的是“教唱式”教育教学模式,老师按照学习歌词、歌谱、领唱、学生跟唱的套路照搬,学生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这种教育教学模式手段单一,缺乏艺术性和创造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1启发生动之想音乐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艺术.如果教师过于强调课堂纪律,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音乐就是去了本身的意义.只有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才能让孩子们心情愉悦,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反之,使学生感觉厌恶、压抑的音乐课,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所以,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注重语言的艺术,用快乐感染学生,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小学音乐教材大多选取一些轻松愉快的歌曲,配上色彩鲜艳的图片,每一首曲子都是视觉与听觉的盛宴,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的以教会孩子唱一首歌为目的,更要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意境之美,培养审美的能力.例如:在教育教学《小鸟,请到这边来》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启发孩子们描述一下春天的景象,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美.教育教学时,笔者先这样导入课题:“春天是一个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季节,小朋友,你们说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用天真的童言诉说着自己眼中的春天.接着,笔者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画面,轻松的音乐配着深情的朗诵:春天来了,春风轻轻的吹,山青了,树绿了,小草偷偷的探出小脑袋,柳树吐出了新芽,小鸟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春姑娘把鲜花撒向大地.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景象映入学生的眼帘,他们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一边聆听着优美的旋律,一边欣赏着春天的美景,在这惬意的享受中很容易就学会了这首歌,真正体会到春天之美,音乐之美.2欣赏音律之美古人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音乐之美.一首优美的歌曲,能唤起人心灵深处的共鸣.小学音乐教材中选入的歌曲多姿多彩,有轻松欢快的,有抒情优美的,有悲伤愤怒的,有幽默诙谐的,各种各样的旋律通过多种乐器演奏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爱美是人之天性.音乐作品也是如此.例如,学习《蜗牛与黄鹂》,教师不用多余的言语,利用多媒体播放的一首歌曲,自然而然地就吸引了孩子们全部的注意,那悠扬婉转的旋律,轻松愉快的节奏,似乎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听完一遍后,孩子们强烈要求继续听,有的可以轻声跟着吟唱.由此可见,学生对于音乐有着自己的欣赏和鉴别,这种能够引起学生心灵感悟的音乐,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蜗牛与黄鹂》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扮演蜗牛、黄鹂、葡萄架等角色,进行演唱.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学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活泼好动是小学生一个明显的特点.小学生也有着自己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联想力,而且特别爱自我表现,当听到一段欢乐的音乐时,大多数学生会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起来.这是小学生不同于中学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喜爱的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在欣赏乐曲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适当地加入一些舞蹈动作,歌舞相伴,动静结合,更能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增加音乐的感染力.3创造动听之声卖水果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歌曲体验叫卖的新鲜与乐趣.教师随时密切关注学生的状况,及时调整应对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教师还可以组织歌唱比赛、合唱比赛或乐器演奏比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创造优美动听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知欲望,鼓舞了学生们的士气,优化音乐课堂教育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4引导高尚之行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治性情的熔炉.”音乐在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舒缓生活压力,使人的神经得到放松,有益于身心健康.音乐还可以给人以愉悦的享受,净化人的心灵,调整人的心态.音乐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结合体,是潜移默化的进行德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一首轻松欢快的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可以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完全放松而暂时忘记学习的辛苦.合唱更能体现德育的功能.合唱一般人数较多,大家要唱齐唱好,就需要齐心协力,相互包容,协调配合,才能把音乐的艺术美展现出来.在合唱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产生了“以美导行”的效果.小学音乐就是一种审美教育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赞可夫说过:“让学生从音乐中来,再到音乐中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旋律,放松自己的心情.作为音乐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欣赏音乐的美,创造美的音乐,满足学生求知欲和表现欲,让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表演的舞台,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作者:王俊梅 单位: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公刘小学第二篇:高中音乐教育教学中审美教育教学摘要:高中音乐教育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音乐鉴赏、唱歌、音乐与戏剧表演等等,而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而审美教育教学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审美意识,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音乐鉴赏教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育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措施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审美教育教学也逐渐成为素质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就从音乐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将审美教育教学有效的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即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一、高中音乐鉴赏教育教学等中的审美要素分析1、教师的审美理念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既是审美教育教学的实施者,也是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与引导者,理应具备较强的审美素质、审美情感以及审美理念.经过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不断印证发现,如果一位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会把积极的作用带入到学习中,也会有意无意的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更会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位教师,则会把消极的作用带入到学习中,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会影响学生.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榜样,从而在学生心理树立一个完美的形象.根据目前音乐教育教学现状的来看,教师应该具备两种审美要素分别是:渊博的学识美和音乐的素质美.2、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审美环境众所周知,音乐教育教学都是在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中进行的,用环境来感染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有部分高中学习都已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室,专业的音乐教师、以及专业的教育教学设备,达到了当前教育教学的要求,可以让学生眼前一亮,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参与感与满足感.所以,在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审美环境,以便于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的积极性,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知程度.3、深挖教材内容就音乐教育教学来看,音乐鉴赏既是一门听的课程,也是体现学生音乐能力的艺术课程.而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教育教学内容都是遵循这一特点,其主要特点分别为:第一,教材内容概括了全世界的音乐,譬如:亚洲、欧洲、非洲、俄罗斯等国家的音乐文化,以便于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异国风味的音乐文化.第二,教材中既有古典音乐又有现代音乐,如古典代表人物:贝多芬、舒伯特、巴赫等等,而现代代表人物有:冼星海、聂耳等等.最后,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共同融合.现阶段的教材内容中大部分都是京剧及乐坛新曲,两者都并驱在教育教学内容中,从而让学生更好的领会音乐文化,了解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内容,并能够区分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二、高中音乐鉴赏教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教学实施策略1、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核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所谓的音乐感知其实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学生从感性的喜欢到理性的专业分析过程.众所周知,一首完整音乐作品包含非常多的元素,需要听者仔细聆听,这就使得学生在听的过程是非常曲折且漫长,而让听者喜欢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直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由此可看,在高中音乐鉴赏教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喜欢欣赏音乐是目前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最想解决的问题.譬如:在教育教学独特的民族风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的学生不会喜欢《辽阔的草原》,但是对《吉祥三宝》、《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以及耳熟能详的《鸿雁》等等.所以,在进行音乐鉴赏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及时的了解学生喜欢音乐的类型,从而在网上下载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听教材中的音乐.2、以环境为载体,引发学生学会联想环境载体主要就是教师的音乐素养、校园的音乐氛围以及教室的布置,其主要作用就在于强化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学会欣赏音乐、想象音乐等等.由此可看,建设一个有效的环境,是需要学校布置专业的教育教学场地、投入相应的经费以及建设一个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学校的相关部门发挥出作用,方能为提升教育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教师是审美教育教学的实施者,也是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与引导者,理应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学会放下教师的威严,并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学会以一个为人师表的姿态去面对学生,从而创设出“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得高中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保证.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用自身魅力去感染学生.3、用鉴赏为路径,激发学生的音乐体验就目前的教材中可以看出大多的音乐文化都具有较强的美学元素,这无疑不是给音乐鉴赏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方向.因此,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可以将原有的课程编排打乱,重新排列.必要时教育教学者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育教学内容合理的利用维度法,以便于加快音乐风格的变换规律,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音乐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知程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三、结束语音乐教育教学作为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音乐审美教育教学又是高中音乐鉴赏的本质内容.因此,在进行音乐鉴赏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审美教育教学有效的融合在教育教学中,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乐曲赏析中有不同的见解,也可以更好的知道音乐作品所要传达的意思以及文化底蕴,更可以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促使我国高中音乐鉴赏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保证,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1]刘娟.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2]王晓妍.牡丹江地区高中音乐鉴赏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4.[3]张宇.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教育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No.70513:190-191.作者:杨敏 单位:陕西省神木县第四中学第三篇:音乐审美教育教学对幼儿身心发展分析【摘要】音乐审美教育教学是幼儿音乐教育教学的核心,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良好的音乐审美教育教学能够在各方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助于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有助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发展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教学;幼儿;身心发展音乐审美教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审美能力,进而不断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所谓的音乐审美教育教学应是在音乐活动中,通过美的音乐形象,让人们充分体验音乐的美,接受音乐美的熏陶,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