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章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方案课件.ppt

59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90783139
  • 上传时间:2024-09-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78M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1 6.1 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水文效应o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使地理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水循环要素、过程、水文情势发生变化•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o直接影响:人类活动使水循环要素的量或质、时空分布直接发生变化,如兴建水库、跨流域引水工程、作物灌溉、城市供水或排水等o间接影响: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状况、局地气候,以间接方式影响水循环各要素例如植树造林、发展农业、城市化等2 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不同的人类活动,其水文效应的影响规模、变化过程、及变化性质上的可否逆转等均各异o跨流域引水、大型水库等水利工程措施,这类活动时间短、范围小,但可突然改变水循环要素,而且一旦改变,将发生持久变化,长期而不可逆转的存在下去o植树造林、城市化等长期的人类活动,其水文效应是渐变的,且对水文要素的影响也是逐渐加重的3 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水利工程水文效应农业水文效应森林水文效应城市水文效应4 6.1.1 水利工程水文效应•采取拦河筑坝建水库、跨流域远距离调水等水利工程措施,以调节和调剂水源不足的季节和地区的用水问题•自然水文状态改变成为人工控制的水文状态,导致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发生重大的改变。

      5 水库水文效应•河川水文情势变化o拦蓄地表径流、减少入海流量o坝上游库区水位拥高流速逐渐减缓,泥沙淤积,水体由河流变成了人工湖泊,水的流动状态改为波浪,湖流及异重流等o下游河流径流完全在人为的控制之中,下游河道中的径流几乎完全失去了洪峰坝下游清水下泄,常使河床发生冲刷6 水库水文效应•地区的热量平衡发生变化,产生明显的小气候效应o大水库周围气温变得冬暖夏凉o库区水面蒸发量的增加,改变了附近大气的水汽含量o水库水面上空降水减少,而水库周围降水量增加7 水库水文效应•工程地质问题和生态系统的变化o抬高了上游地区的地下水位,增加了水库临近地区的地下水补给量,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o库岸滑坍o诱发地震o水生生物o血吸虫病8 埃及阿斯旺大坝的环境灾难大坝概况:大坝概况:埃及政府在苏联的资金和技术援助下,1960年破土动工,1967年阿斯旺大坝工程正式完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坝工程,它高112m、长5km,将尼罗河拦腰切断,在高坝上游形成了一个长650km、宽25km的巨大水库——纳赛尔湖到1970年,坝内安装的12台水电发电机组全部投入运转9 埃及阿斯旺大坝的环境灾难•大坝建成后的好处:o大坝将尼罗河泛滥性灌溉改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结束了埃及依赖尼罗河自然泛滥进行耕种的历史o近100万公顷的荒地开垦成可耕地o水坝拥有12组175MW发电机,1967年开始发电,1998年发电量占埃及总发电量的15%,最高峰时发电量占埃及全国的一半,甚至可向邻国输出电力。

      10 埃及阿斯旺大坝的环境灾难o水库上游淤积的大量泥沙(每年6千万方)在水库入口处形成了三角州,水库兴建后不久,其有效库容明显下降o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为保证农业生产,开始大量使用化肥,每年多花费上亿美元o修建大坝导致土壤盐碱化由于盐碱化,2/3的新开垦农田丧失,抵消了3/4的灌溉农田产量11 埃及阿斯旺大坝的环境灾难o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引起水质恶化原因:大坝拦截降低了河水流动速度;水库蒸发使污染物浓度增大;大量使用化肥o河水性质的改变使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鱼虾大量死亡,渔业减产o尼罗河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尼罗河出海口处海岸线内退,农田被侵蚀12 大型调水工程•巴基斯坦1960-1970年在印度河流域兴建的“西水东调”工程,调水量达148亿m3;•苏联1962-1972年兴建的额尔齐斯河调水工程,调水量22亿m3 ;•美国1961-1971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兴建的“北水南调”工程,输水道长达900公里,调水52亿m3等•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总调水量约448亿m313 南水北调三线图南水北调三线图——东线、中线与西线东线、中线与西线扬州扬州东平湖东平湖济南济南烟台、威海烟台、威海天津天津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郑州郑州石家庄石家庄北京北京巴颜喀拉山巴颜喀拉山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亿m3,,其中东线其中东线148亿亿m3 ,中线,中线130亿亿m3 ,西线,西线170亿亿m3 。

      跨流域调水水文效应•水量输出区o水量减少,枯水季节在引水口以下会导致泥沙的沉积,河道特性改变,河水自净能力减低,河口海永入侵加剧等;•输水通过区o调水后将抬高输水线两侧和蓄水体周围的地下水位,加重土壤盐碱化,并给水质、湖泊水域环境和水生生物带来一定的影响;•水量输入区o外水大量引入造成的,可能导致地下水位升高,水溶盐的积累,蒸发量增加,土壤次生盐渍化和农田小气候的变化等15 农业水文效应•农业水文效应o水利取水工程o灌溉:提高潜水位o农田排水工程:降低潜水位,增加河川径流量o山区的梯田:改变坡面和河流的坡降及糙率,拦蓄和延缓了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延缓洪水过程,防止水土流失o三角洲平原感潮河网区地势低平的圩堤:缩小了河网的调蓄容积,水流不畅,使内河遭受污染o农作物蒸散发16 农业用水对咸海(Aral sea)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湖面海拔53米,面积6.45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四大湖世界第四大湖此后,由于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大量用于农业和工业,加之70年代以来气候持续干旱,导致湖面水位下降、湖面积急剧下降和湖水盐度增高,鱼产量减少,多种鱼类灭绝,湖盆附近地区大量干盐堆积 消失过程•1961年,面积6.45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四大湖•1987年,咸海分成两部分:北咸海和南咸海•1998年,已经缩小到2.9万平方米,,成为世界第八大湖,它的含盐量从10g/L上升至45g/L;•2003年,南咸海分成了东咸海和西咸海。

      咸海”其实已经不复存在•2004年,就只剩下1.7万平方千米了,成了由3个小湖组成的湖群•2007年,3个小咸海的面积综合只是咸海极盛时的10% 消失过程19722002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咸海引发灾难咸海引发灾难•“白风暴’和盐沙暴频繁o湖底盐碱裸露,在风力作用下,大量盐碱撒向周围地区,使咸海周围地区的沙质平湖平原逐渐沙漠化,流沙迅速发展,形成“白风暴”(含盐的风暴)和盐沙暴,每年要发生几十起盐沙暴 •农田盐碱化加剧o咸海地区每年约有4000万吨至1.5亿吨的咸沙有毒混合物从盐床(湖底、河滩)上刮起,从北向南吹去,吹向中亚草原,吹向农田和城镇,覆盖了阿姆河河谷丰腴的农田,加剧了中亚地区农田的盐碱化,土库曼斯坦共和国百分之八十的耕地出现高度盐碱化随沙尘和雨落向地面的盐,因区域不同而异,大约每年平均1公顷达450-600公斤 拯救咸海拯救咸海•前苏联曾想修建巨大的引水渠把西伯利亚河流里的水引到咸海里,结果不了了之•哈萨克斯坦政府采取行动,致力于拯救北咸海现在北咸海的深度已经从不到30米上升到了38米•南咸海由于乌兹别克政府财政紧缩,至今水位仍在不断下降,水中的含盐量已经达到了每升水100克。

      6.1.2 森林水文效应•森林覆盖对径流、蒸发、降水等水循环要素,及河流水情、地下水、水质、泥沙等水文现象的影响o森林的拦洪作用o森林对流域蒸散发的影响o森林对降水的影响o森林对地下水的影响22 森林的拦洪作用•森林的拦洪作用o林冠、枯枝落叶层的截留o增大土壤渗蓄能力:减小雨滴对地表的溅击,避免土壤板结;根系;有机质……•林冠截留量o与林木组成、林龄、郁闭度、前期降雨、雨强、降雨历时等有关o林冠截留的雨量最终消耗于蒸发23 森林对流域蒸散发的影响•林内土壤直接蒸发量相对较小o林中遮蔽、气温低、湿度大、风速小、紊动扩散受限制o土壤有枯枝落叶覆盖,土质疏松,非毛管性孔隙多,阻滞了土壤水分向大气散发•同一地区林地蒸散发比无林地土壤蒸发量大o林木的蒸腾作用o冠层的降水截留量最终消耗于蒸发24 森林对降水的影响•增大降水o增加大气湿度o森林起伏对水平气流的阻障,引起旋涡•减少降水o森林抑制地面温度升高,削弱对流o冠层截留量减小有效降水量25 森林对地下水的影响•增加土壤的入渗能力o森林土壤疏松,孔隙多,渗透性强•减小有效降水入渗量o冠层截留•增大对地下水的消耗o林木蒸腾26 植被覆被改变后的水文效应•森林被草原或农田取代•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荒漠化、气候变干燥27冠层截留量减小冠层截留量减小降水入渗能力减小降水入渗能力减小蒸散发量减小蒸散发量减小地面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增加,洪峰流量增加洪峰流量增加 植被 破坏雨滴冲击力增强土壤干化裸露表层土壤被风吹起下层土壤贫化增加地表反射率土粒被击碎,填充空隙,减小入渗形成更多地表径流土壤蓄水能力减弱洪水增多可利用水量减小形成干化裂隙土壤以优先流形式入渗流速变快,侵蚀变强增加土壤侵蚀量和形成径流的速度减小了土壤水的持水性,使区域蒸散发减小减小了植被重生的可能减小了空气湿度增加了空气中的尘埃减弱了地表辐射热量减小了空气上下对流降水减少 6.1.3 城市水文效应•指城市化所及地区内,水文过程的变化及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29 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温度高于郊野温度的现象o城市下垫面导热率高,空气污染物多, 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大量人为热进入空气;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30 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城市化引起降水量强度和分布发生变化o在都市区及其盛行风的下风方向降水量有增多的趋势o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的机率增加•对降水总量的影响有争论o多数研究者认为城市的动力、热力作用使城区和城市下游地区降水增加o少数研究者认为城市大气污染物的微物理过程使城市下游地区的降水效率降低31 城市化对蒸发的影响•城市化对蒸发的影响比较复杂,目前没有明确的结论o对蒸发加大的影响因素•城市热岛效应提供更多的热量,加大蒸发能力•大面积人工草坪等绿化面积o对蒸发减小的影响因素•风速减弱•地面排水速度加快•裸露土壤面积减小32 城市化对径流的影响变化•入渗率降低•人工排水管道结果•更快的汇流速度•洪峰流量增大•基流量减小33城市化对径流总量的影响取决于对降水、蒸发的影响及城市的供水、排水方式 6.1.4 水文效应研究的方法•水量平衡法o分析水量平衡要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比分析法•流域水文模型34区域水量平衡方程:P陆+R’地表 + R’地下 − R地表 − R地下− E− T =∆S+Qr人类活动影响− Qd 水文效应研究的水文效应研究的方法•水量平衡法•对比分析法o对比两个相似流域的水文要素,即控制流域与处理流域进行对比实验o对比同一流域在受人为措施影响前和后的水文要素变化•流域水文模型35 水文效应研究的方法水文效应研究的方法•水量平衡法•对比分析法•流域水文模型o用人类活动影响前,或影响很小的资科率定模型中的参数;然后改变模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参数,研究人类活动的影响o改变模型中反映下垫面条件变化较敏感的参数,逐年拟合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资料,研究人类活动的影响36 6.2 人类活动对水体水质的影响•水体污染o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和能量引入水体的生产或生活活动,使水体水质变坏,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

      o引起天然水体水质恶化的物质,称为污染物质•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方式,分为o点源污染: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产生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口o面源污染(非点源污染):坡面径流带来的污染物和农田渗漏37 6.2.1 污染物的来源•大气降水o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排放出的有害、有毒气体和粉尘进入大气,随降水进入地面水体中,造成水体水质恶化o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酸性污染物质溶于水中,生成酸雨38 污染物的来源•农田排水o大量的农药、化肥除被农作物吸收、挥发、分解之外,大部分残留在农田的土壤和水中,随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危害o农田排水实际上是非点源(面源)污染天然水体中的有机物、植物营养物(如氮、磷等)、农药等,主要来源于农田排水39 污染物的来源•城市生活污水o生活污水一般呈弱碱性,pH约为7.2—7.8•工业废水o耗氧和有毒污染(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淋溶水o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随径流而进入地面水体,随地表水入渗进入地下水40 污染物分类41 补充: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描述•总有机碳(TOC)Total Organic Carbono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一碳的量来表示•总需氧量(TOD)Total Oxygen Demando在燃烧器中,以铂为催化剂,于900℃下将有机物燃烧氧化所消耗氧的量。

      TOD越大,说明水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即污染越严重•水的溶解氧(DO) Dissolved Oxygeno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的多少,反映出水体遭受到污染的程度42 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描述•生化需氧量(BOD)o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o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的量oBOD5•在20℃下,微生物培养5天分解有机物消耗的需氧量•化学需氧量(COD)oChemical Oxygen Demando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43 6.2.2 水体水质恶化特点•海洋o污染源多而复杂 o污染物持续性强,危害性大o污染范围大 •河流o随流量的大小而变化o水质恶化影响范围广o河流水质恶化影响大o河流自净能力强44 水体水质恶化特点•湖泊(水库)o污染来源广、途径多、种类复杂o湖水稀释和搬运污染物质的能力弱o对污染物质的生物降解、累积和转化能力强•地下水o水质恶化过程缓慢o多间接污染o污染物浓度高o治污困难45 6.2.3 水体自净能力•废水或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主要产生两个相关联的过程:一是水质恶化过程;二是水体净化过程。

      •水体自净o广义的定义指受污染的水体,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o狭义的定义指水体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而使得水体得以净化的过程46 47污染物,在连续的自净过程污染物,在连续的自净过程中,浓度逐渐下降;中,浓度逐渐下降;大多数有毒污染物经各种物理、化大多数有毒污染物经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转变为低毒或无毒学和生物作用,转变为低毒或无毒化合物化合物重金属,从溶解状态被吸附或转变重金属,从溶解状态被吸附或转变为不溶性化合物,沉淀后进入底泥为不溶性化合物,沉淀后进入底泥复杂的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脂复杂的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先降解为较简单的肪和蛋白质等,先降解为较简单的有机物,再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有机物,再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和水不稳定的污染物在自净过程中转变不稳定的污染物在自净过程中转变为稳定的化合物如氨转变为亚硝为稳定的化合物如氨转变为亚硝酸盐,再氧化为硝酸盐酸盐,再氧化为硝酸盐在自净过程的初期,水中溶解氧数在自净过程的初期,水中溶解氧数量急剧下降,到达最低点后又缓慢量急剧下降,到达最低点后又缓慢上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上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水体自净机制•物理作用o可沉性固体逐渐下沉,悬浮物、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稀释混合,浓度逐渐降低。

      •化学作用o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化合、吸附和凝聚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质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和浓度降低•生物作用o各种生物的活动特别是微生物对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使污染物降解48 稀释与混合49 沉淀•沉淀过程是污染物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过程o发生沉淀后,污染物进入底泥,水体中污染物减少,水质得到改善o沉入底泥中的污染物有可能因水流流速加快而再次被冲起,形成二次污染o底泥中的污染物可能进入食物链,造成污染物浓度在食物链中传递和放大50 吸附与凝聚•水中的污染物被固体吸附,并随固体一起迁移或沉淀o物理吸附:与胶体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有关o交换吸附:由于带有电荷,对水中异电荷离子产生静电引力而形成吸附o化学吸附:吸附质与微粒表面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吸附51 化学净化作用•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酸碱反应o铁、锰在氧化环境中形成难溶化合物,不易迁移;钒、铜在还原环境中形成难溶化合物,不易迁移o三价铬Cr3+存在于还原环境,六价铬Cr6+ (剧毒)存在于氧化环境o汞(有毒)在还原条件下不易形成甲基汞(剧毒)52 生物净化过程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有机物的生物化学分解,即常说的生化需氧量(BOD)变化。

      53 6.2.4 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是一定水体在规定水质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o水环境容量大小与水体特征、污染物特性及水质目标有关o针对不同的污染物有不同的水环境容量o水环境容量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参数,是水资源利用规划的主要约束条件,也是水体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 5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质分类表55水质水质类别类别适用要求适用要求Ⅰ类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和鱼虾产卵场等Ⅲ类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水质水质类别类别适用要求适用要求Ⅳ类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非人体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水环境容量资源的确定与应用•目前对水环境容量资源的推算方法,大多用零维、一维,二维水质模型进行计算o零维指的是空间完全均匀混合水体,只考虑物质的时间轴上的变化o一维情况,对于河流、河口类水体,常指的河流纵向,即x方向上的浓度变化;对湖泊、水库指的是z方向,即垂直方向上的浓度变化o二维通常指的是x和y方向o对不同维数的模型,都可分为稳态和不稳态两种。

      56 考试题型•一、不定性选择题(一、不定性选择题(16分,每题分,每题2分)分)•二二、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8分,每题分,每题3分分)•三、三、填空:(填空:(16分,每空分,每空1分)分)•四四、、简答题简答题::(30分,分,每题每题10分分)•五五、、综合计算题综合计算题 (20分分)•注:带计算器注:带计算器57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