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生物 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 第二章 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 3_2_3_2 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

41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62525143
  • 上传时间:2018-12-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53M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2课时 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学习目标 1. 阐明光合作用的过程与实质 2.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相互关系 3.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关键术语 1. 光反应与类囊体薄膜 2.暗反应与叶绿体基质 3.NADP+与NADPH 4.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光反应阶段 (1)条件:光反应必须在 下才能进行 (2)场所:在 . (3)光反应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光,类囊体膜上,①光能转换成电能 ②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光,叶绿体基质,C5,2C3,NADPH,(CH2O)+C5,,,1.光合作用过程 注:[H]代表NADPH2.光合作用反应式及氧元素去向,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巩固1】 在叶绿体中,消耗ADP和Pi与产生ADP与Pi的部位依次是( ) ①内膜 ②类囊体膜 ③基质 ④外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ADP和Pi的生成发生在暗反应中的C3的还原过程,ADP和Pi的消耗发生在光反应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过程中 答案 C,【巩固2】 科学家用14C标记二氧化碳,发现碳原子在一般植物体内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 )。

      A.二氧化碳→叶绿素→葡萄糖 B.二氧化碳→ATP→葡萄糖 C.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葡萄糖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解析 根据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过程:二氧化碳首先被固定,生成2个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再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的参与下,生成葡萄糖 答案 D,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等,另外温度、水分、矿质元素也影响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叶龄,1.多种因素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的分析,(3)实验流程 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用打孔器在生长旺盛的绿叶上打出 小圆形叶片(直径=1 cm) 抽出叶片内气体:用注射器(内有清水、小圆形叶片)抽出叶 片内气体(O2等) 小圆形叶片沉水底:将内部气体已抽出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 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小圆形叶片全 部沉到水底 对照实验及结果,提醒 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巩固3】 用一水生植物作如右图所示的处理,不影响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数的是( ) A.玻璃容器的容积 B.台灯与玻璃容器的距离 C.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的量 D.水生植物叶片的数量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知识。

      从光合作用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原料来看,B项影响光强,C项影响二氧化碳浓度,D项影响光合作用的面积,这三者都能影响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数 答案 A,【巩固4】 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下列关于本实验的目的最准确的叙述是( ) A.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 B.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增高而增大 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 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解析 图中NaHCO3溶液的作用是维持钟罩内CO2浓度的平衡,NaHCO3溶液浓度越高,则钟罩内CO2的浓度越高,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钟罩内的CO2,所以三组实验的变量是钟罩内CO2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Ⅱ、Ⅰ、Ⅲ,最终结论应是CO2浓度的高低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 答案 B,【例1】 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乙图表示改变光照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C5和C3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 乙,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1)甲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产生,其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__ (3)乙图中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__,在无光照时,其含量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__,在无光照时,其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导图:,解析 (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H]和ATP,由此可确定A是[H],[H]是由水光解后经一系列过程产生的,其作用主要是用于C3的还原 (2)光反应中,光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于ATP等化合物中,14CO2的同化途径为14CO2→14C3→(14CH2O) (3)(4)题干中已说明曲线a、b表示C3和C5的含量变化,光照停止后,光反应停止,[H]和ATP下降,C3的还原减弱直至停止,而CO2的固定仍将进行,因此C3含量相对升高,C5含量相对下降,即a表示C3,b表示C5答案 (1)[H] 水在光下分解 用于C3的还原 (2)太阳光能 (CH2O) (3)C3 CO2与C5结合形成C3而C3不能被还原 (4)C5 C5与CO2结合形成C3,且C3不能被还原为C5,[反思] 在条件骤变的情况下,光合作用过程中的C3、C5、[H]、ATP及(CH2O)合成量的变化总结 。

      变式突破】 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 ) A.停止光照 B.停止光照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C.升高二氧化碳浓度 D.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 D,【例2】 甲图和乙图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A.甲图中,在A点上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在B点上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或CO2浓度 B.从乙图可以看出,当超过一定温度后,光合作用速率会随 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D.若光照强度突然由A变为B,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增加 思维导图:,[反思] 影响光合速率因素的分析 自然条件下和生产实践中并非单一因 素影响光合作用速率,而是多种因素 共同影响多因素影响光合速率分析方法如下: 以右图所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为例,主要分析“线”和“点” (1)线:①以三条曲线中的任何一条为例均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速率增加,而达到一定范围则不再增加,②三条曲线的不同对比,以Q点为例,当光照强度不变时,CO2浓度为自变量,可以看出随CO2浓度增加光合速率增加。

      (2)点:P点之前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是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超过该点到达Q点时,CO2浓度等变为限制因素1.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全过程都需要光 B.光合作用全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 C.光合作用全过程完成后才能有氧气的释放 D.光合作用全过程完成后才能有化学能产生 解析 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不管是光反应阶段,还是暗反应阶段,都需要酶的催化 答案 B,2.右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 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是( ) A.1∶2 B.8∶9 C.2∶1 D.9∶8 解析 A、B物质都是水分子光解产生的氧气,A为O2,B为18O2,故A∶B=(16×2)∶(18×2)=8∶9 答案 B,3.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利用的物质中,由光反应提供的是( ) A.O2和H2O B.CO2和C3 C.[H]和ATP D.CO2和C5 解析 光反应产物[H]和ATP为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提供还原剂和能量 答案 C,4.右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 ATP中的化学能 B.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 CO2→C3→甲 C.结构A释放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中 D.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则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增加 解析 停止CO2供应,CO2+C5→2C3停止,而C3的还原仍在继续进行,C3含量下降。

      答案 D,5.下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此图应为在________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图 (2)在A中发生的反应称为________,参与此反应的特有物质有________3)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经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后形成甲物质若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变化是下图中的哪条曲线?________,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14C标记的CO2进行光合作用,可在________结构中检测到放射性4)能溶解于无水乙醇(或丙酮)中决定叶片绿色的物质是________,它存在于________结构中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考查叶绿体结构与光合作用的试题,情境是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与光合作用曲线图解答本题既要能读懂图示,又要能将光合作用过程与叶绿体的结构联系起来 答案 (1)电子 (2)光反应 色素、酶等 (3)固定 还原 c 缺少还原C3所需的ATP和[H](或NADPH) 基质(或B) (4)叶绿素 A(或基粒),,课堂小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