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书评.docx
5页《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书评 李潇Summary:阅读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可以发现温特对书中观点的阐述大多是从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出发的,因此本文将以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和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做一个对比,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来分析两者有多少相同或者不同程度的相同和不同Key: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哲學;社会学一、两者都以科学实在论为认识论的基础科学实在论是一种科学哲学,认为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理论反映现实,而不是现实反映理论实在论者常说他们要把“本体论置于认识论之上”就是这个意思科学实在论的核心是反对世界上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认知和信仰而存在这一观点温特提出科学实在论有三条原则:1.世界独立于个体观察者的大脑和语言;2.成熟科学理论通常是指涉客观世界的;3.即便是客观事物不能被直接观察,成熟科学也是指涉客观世界的大部分的国际关系理论都是以科学实在论为前提的,至少是含蓄意义上的实在论者,只是可能程度不同温特的温和建构主义更多的是关注观念的因素对结构、施动者和互动进程的建构,但是他是以承认科学实在论为认识论的前提的,他的实在论观点是:国家和国家体系虽然是不可观察的,但却是实在的(本体论)和可知的(认识论)。
科学实在论提出的理论是因果型指涉理论根据科学实在论的观点,信念是由话语和自然共同建构的在讨论社会类别的时候,温特将描述理论中的一些成分包括进去在对待不可观察的事物的时候,科学实在论把因果性与描述性指涉理论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在自然科学界还是社会科学界都是如此同时,温特指出以观念为基础的社会类别仍然具有客观性质,社会类别的理论所指涉的必须是自然类别,包括可以用因果指涉理论解释的人的身体和人的实在行为,不承认客观自然的建构主义是过于激进的建构主义,因此温特是温和的建构主义因为社会生活的本体论与科学实在论观点是一致的华尔兹忠实地遵循了科学实在论的精神他指出理论并非只是规律的集合,而且是对规律的解释规律指出恒定不变的或可能存在的因果联系,而理论只是解释这种联系的存在他提出理论是对规律的解释,而不是理解,这就肯定了因果指涉理论,即社会类别是独立于我们人而存在的,国际政治理论不能用诠释性分析和话语分析所取代,而只能采用科学实证主义原则因此,华尔兹坚持科学实证主义原则,而温特则指出科学实在论在发现实证主义认识论和后实证主义本体论之间的中间道路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华尔兹和温特都承认科学实在论,只是程度略有不同。
二、本体论——理念主义VS物质主义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和温特的温和建构主义在本体论上是完全不同的,新现实主义有着清晰的物质主义色彩,华尔兹在概化国际结构的时候把物质力量的分配作为最主要的变量,可见其本体论是强调物质主义的而温特的温和建构主义基本观点是:权力的意义和利益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观念决定的可见其本体论是理念主义理念主义的假设是:权力主要是由观念和文化情景建构的温特认为许多明显的解释能力看上去是“物质”性理论所具有的,但实际上却是出自于于被遮蔽的、涉及观念的内容和分配的建构主义假定因此,温特认为权力的意义和利益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观念决定的温特还提出了人的理性模式中微观层次的意愿/信念理论,认为意念建构意愿,意愿是动机,信念是认识,先有“关于”某种东西的知识,才有“为”得到某种东西的意愿,我们之所以希望得到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是因为我们对这种东西的认知决定的这种意愿的认知理论也表明温特在本体论上是理念主义的物质主义理论之所以是物质主义,是因为它仅仅指涉“单纯”的物质力量,即独立于观念存在的某些因果性权力华尔兹强调物质力量,他对结构性质的概化有三个方面: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在国家体系中,国家的功能是相同的,国家是“相似”的单位;权力分配这个变量造成了国际体系中的变化。
华尔兹认为,与物质实力无关的其他国家特征,都不应该包括在结构的定义中而关于国际利益的假设:认为利益的基础是物质的,不是社会的,利益的根源是人性、无政府状态和单纯的物质力量等因素的混合物这使得华尔兹的理论最终成为结构物质主义理论三、方法论——个体主义VS整体主义在认识论上温特认为他和华尔兹都是忠实的科学实在论者,然而对于国际体系这个看不见的客观实在的认识,温特和华尔兹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华尔兹受到个体主义在经济学领域的启发,从主权国家这个国际体系的单元着手构建他的国际政治理论,温特则是从国际体系是什么这个问题着手,从宏观的角度构建他的理论温特从“施动者-结构问题”的角度来讨论文化问题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者都认为施动者和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所以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都进行“体系”层次的研究这就是华尔兹为什么虽然是采用个体主义的研究方法,但是仍是强调国际体系结构的个体主义认为结构可以被还原到施动者的特性和施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上;整体主义认为结构具有不可还原的突现特征整体主义是温特理论研究的根本但温特打算走中间道路,也就是文化的温和整体主义他提出两个论点:强调施动者的内在力量和强调结构理论的局限性。
这可以理解为温特既认为个体主义有可取之处,也认为整体主义有局限性,任何事物都不是非此即彼的温特进而提出了个体性本身和个体性条件,它们之间的区别使我们能够分清施动者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是怎样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即是因果的又是建构的温特试图建立一种合成观点:即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混合这也正好体现了温特整本书的观点:温和建构主义,走中间道路结语从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和温特的温和建构主义的对比中,从温特试图建立一种弱式物质主义,承认物质因素,对激进建构主义的批判:观念不是无处不在的,到强调建构作用,同时也承认因果作用,试图建立一种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合成观点可以发现绝对的或者单一的观点绝对是不能解释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的而温特的温和建构主义从观念的角度出发重新思考无政府状态、身份与利益的建构以及施动者和结构之间的互动进程,从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权力与利益的现实思考角度下给了我们思考的另一个角度endprint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