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城镇密集区同城化发展规划研究教材.docx
56页新乡市城镇密集区同城化发展规划研究新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5月目 录第一章 研究范围和现状问题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范围 2三、现状问题 2四、小结 5第二章 同城化和紧凑城市理论研究 6一、同城化概念 6二、紧凑城市理论 8第三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13一、发展基础 13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5三、小结 16第四章 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 17一、指导思想 17二、战略定位 17三、小结 18第五章 空间发展战略与布局 20一、总体发展空间格局 20二、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23三、交通发展空间格局 25四、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26五、主体功能区划 26第六章 同城形态——紧凑城市研究 30一、紧凑城市发展目标 30二、紧凑城市发展建议 30三、小结 32第七章 发展重点 33一、基础设施 33二、产业协作 35三、环境保护 39四、社会事业 41五、公共事务 45六、体制机制协调和创新 48第八章 规划实施建议 5135第一章 研究范围和现状问题一、研究背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新乡市是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验区,如何打造国内一流的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是市委、市政府当前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认为,新乡市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城镇是新乡都市区的核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对于我市晋位升级,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前列,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加快新乡市豫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城镇密集区同城效应,提升新乡市发展水平,对于加快推进新乡都市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携领新乡都市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镇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新乡市区及周边城镇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现科学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提供依据,推动新乡市城镇密集区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特进行新乡市城镇密集区同城化发展规划研究。
二、研究范围以新乡市中心城区为主体,以新乡都市区第一圈层为依托,辐射周边区域,主要包括新乡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和卫辉市唐庄镇,面积约900平方公里三、现状问题目前,城镇密集区的城镇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土地资源、水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新乡市为平原城市,基本农田较多,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将面临土地资源短缺,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突出问题;地下水超采、工农业用水粗放,造成水资源短缺,这对我市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2、中心城市郊区化进程加速,城市蔓延趋势初显城市的快速蔓延侵占了郊区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城市人口密度逐渐下降,如果未来不能有效控制城市蔓延,城市人口密度持续下降,这种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它将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加剧市区资源、能源短缺的矛盾,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3、周边城镇空间急速扩张,土地利用粗放,环境品质不高周边城镇空间急速扩张,土地利用粗放,导致土地低效、无序利用大量存在主要表现旧区土地利用率低下,新区建设贪大求洋,工业区遍地开花,城郊结合部非法土地占用严重等现象同时空间拓展的质量不高,存在土地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突出,环境品质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4、城镇间的恶性竞争据统计,新乡市城镇密集区内共有13个产业集聚区,其中省级6个,市级7个,总规划用地面积117.33平方公里,占城镇密集区总面积的13%目前,招商引资工作已成为各级城镇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点,为了争取的投资,许多城镇政府在不遗余力打造投资环境的同时,便将投资优惠政策作为最重要的竞争手段这样,导致的最后结果是惟有投资方赢得巨大的利润空间,当地政府和居民并没有得到较多的实际利益乡镇由于经济实力弱,竞争力差,难以吸引有效投资,往往采用廉价出让土地的手段吸引投资,加上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及资源的稀缺性也造成了地方之间的恶性竞争并难以协调同时,依据资本流向中部地区的经验,投资一般不愿流向环境保护标准高、污染管理严的城市和地区,而乡镇往往为了发展经济,不加选择地引进外来企业,甚至是污染性企业,这样势必会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规划区内的产业集聚区统计表序号产业集聚区名称合计 13个产业集聚区合计117.33 6个省定产业集聚区合计90.661卫辉市产业集聚区唐庄组团1.262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含新乡经济开发区)20.00 3新东产业集聚区(含红旗工业园和小店物流园区)9.40 4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7.40 5新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29.80 6新乡工业产业集聚区(含新乡工业园区)22.80 7个市级产业集聚区合计26.67 1卫辉市孙杏村产业集聚区2.99 2新乡纸制品产业集聚区4.63 3大召营产业集聚区3.09 4古固寨产业集聚区3.02 5卫滨西环产业集聚区5.88 6牧野白色家电产业集聚区3.15 7凤泉区产业集聚区(含城区产业集聚区和新北产业集聚区)3.91 5、规划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多头管理难以控制。
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密集区内的城镇各自为政,竞相发展,难以顾全大局突出表现在规划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多头管理难以控制,尤其是相邻地区的城镇建设用地,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同权属,往往限制了城镇空间的拓展,造成相互间用地功能的不协调,同时也存在浪费用地和重复建设的现象,给管理带来不便四、小结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在新乡市城镇密集区范围内采取同城化管理,将密集区内的城镇纳入统一管理,协调规划建设,防止城镇间恶性竞争,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同时为了实现密集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紧凑城市的规划理念,采取高密度、多样化和公交导向的城镇发展模式,促进密集区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章 同城化和紧凑城市理论研究一、同城化概念(一)定义所谓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以相互融合、互动互利,促进共同发展;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以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二)概念阐释1、“同城化”是形成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同城化”不是“同一化”,也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形成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
同城化将构成强有力的、高效率的板块经济,实现综合多维发展板块经济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相邻地区或更大范围将会发生更重要的作用和联动效应同城化”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 2、“同城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同城化可以使两市或多个城市实行强强联合,优势整合,“短处变长,长处更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国家内表现为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城市带以及城市之间相互利用区位优势与比较优势进行区域性合作,以取得共同发展和双赢的结果同城化”也正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这种大背景下的发展起来的,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其实质就是城与城之间紧密合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深圳与香港虽属不同制度的两类城市,但却较早地提出“同城化”的发展理念,并且制定具体措施付诸实施,这正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内地也有不少城市提出了“同城化”的构想,如辽宁沈阳与抚顺、湖南“长株潭”、陕西西安与咸阳、河南郑州与开封、山西太原与榆次等,这些省打破中心城市行政区界限,通过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错位发展,设施共享和市场共建等,谋求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目标都在于发挥各自优势,抓住机遇,促进共同协调发展。
3、“同城化”是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崭新形式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到比较发达或成熟的时期,区域核心城市与次一级的中心城市相互紧密合作,区域实力会再现出更加突出的溢出效应、分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实施同城化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矛盾和磨擦,消除行政壁垒,开拓共同市场,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二、紧凑城市理论(一)紧凑城市理论的提出紧凑城市最初是由西欧学者针对西欧一些国家土地资源条件、内城衰退与城市蔓延现象而提出的1990年,欧洲社区委员会(CEC)发表《城市环境绿皮书》,正式提出“紧凑城市”的概念,认为紧凑城市相对密度较高的城市更能减少交通、能源需求以及环境污染,从而更好地保证生活质量和环境状况,因而是更有效地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策略二)紧凑城市理论的主要观点1、高密度的城市开发城市“高密度开发”具有多重含义,如“高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高层发展”、“高容积率”等紧凑城市理论认为,城市高密度开发具有保护土地资源和降低能源消耗的双重意义城市开发的高密度高强度特点,能够遏止无序的城市蔓延,节约土地资源;可以容纳更多的城市发展活动,符合最基本的规模经济原则;可以在更为方便的通勤距离内提供更多的工作、生活日需品,激励更多的出行欲望,从而加强社区联系,形成社区文化;可以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减少城市制冷和供暖的能源消耗,并提高各种社会软性基础设施(基层政府机关)的效率。
2、混合的土地利用《雅典宪章》提出“功能分区”思想,因为其成功的在空间上控制了城市建设中各种不相容的使用性质,所以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但是在随后的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严重的交通、环境问题及成片的大规模单一居住区等又引起了人们的反思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批评《雅典宪章》“为了追求分区清楚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强调“在今天,规划、建筑和设计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来考虑,而应该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这直接启发了紧凑城市土地功能适度混合的规划理念该理论强调居住地与工作场所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接近,避免出现工作与居住明显分区的现象,贯彻紧凑社区、就近就业、较低的开发成本和环境成本、尊重自然生态、混合土地使用等原则3、分散化的集中紧凑城市理论并非是提倡不顾城市大小的盲目集中发展,针对过高强度和密度对城市发展的不利之处提出了“分散化的集中”思想分散化的集中”强调发展基于公共有轨交通系统紧密联系、易通达的城市中心群,并以这些城市中心为核心进行高密度和高强度开发分散化的集中”在保留紧凑城市所倡导的高密度高强度特点的前提下,跳出单中心结构,为特大城市和人口已经非常稠密的城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空间规划途径。
4、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紧凑城市倡导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以其逐步解决小汽车家庭化所带来的石油能源消耗、交通堵塞、土地损耗、空气污染等问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大大减少城市整体耗能,减少大气污染西欧发达国家与美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接近,但人均耗油量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公共交。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