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物理上册4.5光的色散课件 新人教版.ppt
13页第5节 光的色散一一二二三三一、色散1.发现: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 2.概念:太阳光通过棱镜被分解成 的现象 3.七色光:红、 、 、 、 、 、 4.说明:白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 牛顿 各种颜色的光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各种色光 一一二二三三二、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 、 、 2. 、 、 按不同比例可以合成其他的色光 红 绿 蓝 红 绿 蓝 一一二二三三三、看不见的光1.太阳的可见光谱: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 ,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2.红外线(1)定义:在光谱的 以外,看不见的光 (2)应用:热谱仪、 、电视机遥控器等 3.紫外线(1)定义:在光谱的 以外,看不见的光 (2)应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 、防伪等 不同颜色的光 红端 红外线夜视仪 紫端 杀菌消毒 光的色散1.太阳光是复合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所以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混合成的复合光2.太阳光穿过三棱镜的过程中,共发生了两次折射:(1)太阳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三棱镜)时,发生折射。
2)太阳光由玻璃(三棱镜)再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3.色散的原因:太阳光斜射到三棱镜上,七种色光的入射角相等,但由于不同色光的折射角不相等,经过两次折射后,七种色光分别沿不同方向传播,我们就看到了七种不同颜色的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例题】如图所示,在盛水脸盆内倾斜放入一面镜子,当阳光射入时,会在对面的光屏上出现彩色光带下列是同学们关于这个现象的描述和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彩色光带共分七种颜色B.这个现象说明白色的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复合光C.太阳光和七种色光一样都属于单色光D.红光和紫光分别位于彩带的两端点拨:分析光的色散现象,主要按照下列逻辑顺序进行分析:解析: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复合光,经折射后,由于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不同色光的折射光线沿不同方向传播即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色光带,发生了色散现象,所以选项A、B的说法正确其中红光的折射程度最小,紫光的折射程度最大,因此红光和紫光分别位于彩带的两端,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太阳光是复合光,不是单色光,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答案:C612345一、色散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A.海市蜃楼B.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C.水中倒影D.日食的形成B 解析: “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日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61234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B.白色光是由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C.太阳光不可以分解D.以上说法都不对B 解析:白色可以由其他颜色混合而成,不是单纯的颜色,太阳光可以分解为七色光,所以选项B正确 6123453.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 光组成的 解析: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形成各色光带,可以看出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答案:七色612345二、色光的混合4.色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的区域1应标 色,图中的区域2应标 色 解析: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区域1应标绿色;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后得到的是白光,即区域2应为白色答案:绿 白612345三、看不见的光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谱的顺序是红外线、红、橙、黄、绿、蓝、靛、紫、紫外线B.红外线携带能量,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C.红外线是红色的,只是颜色较弱D.物体温度高的时候辐射红外线,温度低的时候不辐射红外线B 解析:光谱是指可见光的排列顺序,不包括红外线、紫外线,选项A不正确;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科学家就是根据这个特性来判断有红外线的,选项B正确;红外线没有颜色,是不可见光,选项C不正确;物体不管温度高低都会辐射红外线,温度高时红外线强,选项D不正确。
6123456.紫外线虽然人眼看不见,但和人类生活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以下关于紫外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B.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C.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可能引起皮肤癌D.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D 解析: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紫外线灯来灭菌;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变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做成的,因为在夜间,人的体温比草木、岩石的温度高,辐射红外线的能力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