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西医治疗牙周病浅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89083463
  • 上传时间:2022-05-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7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西医治疗牙周病浅析    【摘要】牙周病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类牙齿和身心健康;中医称其为“牙宣”、“齿挺”、“齿豁”等本文从中医、西医对牙周病的认识和治疗方面做一综述,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的前景关键词】牙周病牙宣中西医结合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牙周健康率仅为14.5%牙周病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类牙齿和身心健康中医、西医对牙周病的认识和治疗各有特色,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逐步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1中医、西医对牙周病的认识1.1中医、西医对牙周病的描述“牙宣”、“齿挺”、“齿动摇”、“齿豁”等称谓是中医对古老的疾病—牙周病的初步认识,其病因、症状及治疗在历代医书都有记载牙宣是牙周组织病的一种,中医描述的主要症状与西医相似,两者表述异曲同工:龈齿疼痛、出血,牙根宣露,重者牙齿松动,渗脓渗血牙周病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西医总结出4大主要临床症状:牙龈炎症(出血、溢脓)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是导致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咀嚼功能,继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

      牙周病将导致整个牙周组织受损,包括牙龈、牙周膜、牙骨质以及牙槽骨都有炎症性病理改变,是一种慢性、侵袭性疾病1.2中医、西医对牙周病病因的分析胃肠积热、津液亏虚、肾元亏损等是中医认为导致牙宣的病因胃腑积热,湿热熏蒸于表,常导致急性牙周病,《外科全书》指出:“牙宣谓脾胃中热涌而宣露也肾精亏损,气而亏虚,齿失濡养,常与慢性牙周病有关[2]肾气的盛衰与牙齿的生长、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故有肾衰则齿豁,精固则齿坚一说西医认为牙周病病因复杂,主要由牙菌斑、牙石、不良修补体、咬合创伤等多种因素引起在上述致病因素中,菌斑占据重要地位,被称作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子除此之外,内分泌失调、吸烟、神经因素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损伤牙周膜的保护屏障,降低了牙周的抵抗和修复能力,诱发和加重牙周病1.3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如果牙周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继续进展,会成为某些全身疾病的早期表现,甚至诱发和加速某些系统性疾病1.4中医、西医对牙周病认识的互通之处中医、西医对牙周病的认识虽各有表述,实则一脉相承现代医学对中医“肾”的理解已经不单指生理器官,更多的包含人体内环境、内分泌、机体营养状况等,这些都与牙周病的关系密切同时现代中医对牙周病的认识也更加全面,与西医不谋而合:六淫之邪、不良饮食习惯等是外因,脾、胃、肾脏腑功能失调是内因,牙周病的发生是内外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

      2中医、西医对牙周病的治疗特色2.1中医、西医对牙周病的治疗与西医注重局部治疗不同,中医治疗牙周病更注重全身因素祛除外邪,培补正气是中医治疗牙周病的基本疗法西医治疗牙周病以对症处理为主,常采用局部冲洗上药、全口洁治以及牙周手术等方法另外,因对急性牙周病疗效确切,多数医务工作者常选择全身应用抗菌药物然而有学者指出,在用药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牙周病的适应症2.2中医中药对牙周病治疗的独到研究中医中药对牙宣治疗的研究源远流长,创造出如汤剂、丸剂、膏剂、散剂、针灸、含漱、牙龈按摩、叩齿等多种疗法,避免了服用抗菌药物造成的耐药性、菌群失调及毒副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方剂通常采用祛风散寒、凉血止血、固齿止痛法内服汤剂和散剂主要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为主,佐以活血化瘀为疗法中药膏剂在治疗牙周病方面也有所建树2.3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疗效显著通过大量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前景广阔,在进行口腔洁治、局部冲洗上药等处理后,配合中医中药,可避免病情反复,治疗效果更佳2.4中医、西医在治疗上的互补中医和西医在牙周病的治疗上各有千秋,优势互补中医“以病补身”,西医“因病治病”;中医治病求本,西医解除急痛;中药的毒副作用比西药小且费用低廉,患者易于接受;患者对牙周手术望而却步,对中医调理的依从性较好,同时,西医可为中医提供大量基础实验数据、理论及技术基础。

      3中医特色治疗如何走向世界目前,中医中药研究过多地集中在病例收集和病例报道,没有严格的病例对照研究和严谨的治疗、评价体系及实验室数据依托,更没有高质量的动物研究和临床研究模型现代医学注重实验结果,需要“证据确凿”,而非简单的经验医学因此,中医中药的继承和发扬应以实验室研究、动物研究为基础,探索并阐明作用机理,中药组分及功能,把中医中药发扬光大,勿让祖国医学“玄之又玄”4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展望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辨证论治、辨病施治,随证变法因人、因时、因型而异的辩证观可作为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指导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应加以推广,寻本溯源,局部和整体并重,互为补充,进行个体化治疗,解除患者痛苦参考文献[1]孟焕新.牙周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牛东平.口腔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21-136.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