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大山人绘画艺术的故国情怀 八大山人瓷器价格.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55099134
  • 上传时间:2024-01-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1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大山人绘画艺术的故国情怀 八大山人瓷器价格   八大山人,姓朱名耷,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九世孙,世居南昌,和弘仁、石溪、石涛并称“四大画僧”她的绘画成就很高,齐白石说“八大山人笔简而意足,世所罕及”;同时,她画作里饱含的故国激情经过个性化的视觉语言得到有效传达,傅抱石说“八大山人是中国最杰出的民族画家”  朱耷的大部分人生岁月,是在满人入主中原后度过的作为明宗室“金枝玉叶老遗民”这种特殊的双重身份,复国情结和本身生存纠缠在一起,现实的环境使得八大山人不得不深藏自己的忧愤,她无力抗争,只能借用手中的画笔去表示、去宣泄于是,昔日怡情养性的艺术现在反成了她宣泄的工具,反清复明的思想,对大明故国的怀恋,化作一个个怪异简拙充满象征隐喻色彩的形象从笔尖倾泻而出雪中竹,笼中鸟,无水之鱼,无根之木,“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点点墨痕诉说着无尽的悲思和深刻的寓意画家巧妙地从画面构图、形象组成、名号、题款等视觉元素进行设计,以表示画面之外深藏于内心深处的故国情结和不屈不饶的反抗精神  首先从构图来看,八大山人很善于利用空间、驾御空间和发挥空间效应她常常从主观表现出发,突出物象的某个特征,是为着发挥独特的表现力。

      画面上出现的大面积空白,不但为了造成视觉上的形式美,而且留给观众丰富的想象余地大幅宣纸,或绘一条鼓腹之鱼,或画一只孤零之鸟,无水,却似水中游;无靠,却冥冥中有倚经过大面积的空来凸显小面积的实,也暗示着画家对故国的思念  八大山人构图,经常是将画面的空间视觉关系打破,使之造成一个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浑然之状;或扭曲物体的百分比关系,用以强化画面的压迫感、冲突感和怪诞的特质,如用大块墨荷或巨石状的垂悬物,横贯并充溢于画面的上端,下面站立着相形渺小而孤独无助的水鸟现实世界在八大山人的眼里是不公正的、扭曲的、丑恶的她冷眼看世间万物,在造境布势上,也根据自己的艺术灵感去重新组合客观物象,根据自己胸中意象随意构图;或造险,或破险,或留白,或平中求奇,或奇中求平在常人意想不到的位置上画上一组顽石,在一块重心不稳的怪石上停立一怪鸟……从这些构图里我们隐约地感觉到了画面所透出的一股荒寒之气和对外部世界的疏离感  在画面的形象组成上,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多是残山剩水、地寒天荒的形象,偶然出现在画面上的孤亭茅屋,也属高人隐士或村夫农妇所居之所,远离繁荣喧嚣之地在异族的统治下,大明的故土山川,风雨飘摇,望之一片沧茫,满目凄凉,秋风萧瑟,寒气逼人,只剩下一纸残山剩水、地寒天荒。

      因此,八大一生只用水墨泼洒,在她眼里,这是一个失却了颜色的世界,这也是一个永远离别了春天的世界在这萧瑟的山水形象中寄寓的是画家对故国的深深眷念  在她的花鸟画中,则表现为“白眼向人”式形象的系列塑造八大画鹰、鸡、鸭、凫及八哥、鹭鸶等形象,皆给人以一个夸张感,其肚腹必大,其眼更是白黑分明,眼珠向上,以白眼向天,冷寂、孤傲,流露出画家不愿臣服的倔强性格;八大还多画一足鸟,亦有原由,古有一足鸟,名“商羊”,商羊出则国运不昌,祸患将至,隐喻清廷马上倾覆,也暗示画家和满清朝廷势不两立  从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中能够看到,八大将以往绘画中那种重视动物禽鸟姿势的塑造衍化到自己作品中着意刻画动禽头部的情绪,并将这种刻画转化到拟人化的模式上来,从而根本地改变了有史以来大家对花鸟画的认识花鸟画亦从只限于花鸟、动禽的感情交流和娱嬉,转而含有了人和花鸟、动禽对话的成份传统绘画中的动禽和动禽之间的对话形式,被完全给予了人和人对话的情感和描写这种刻画真实地再现了八大山人当初的艰苦处境和内心隐痛,表现出她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八大山人一生中在书画上使用过众多怪异的字、号,大全部有戏弄和嘲讽自己的意味,其中也蕴涵着这位明代宗室后代深刻的反清情绪,从而不难看出她是一个性情怪癖而又有爱国之心的人。

      她的字、号在不一样时期有着不一样的改变她存世最早的一幅作品《传綮写生册》,署名“传綮”,时年23岁,也正是这一年,她出家为僧,起法名为“传綮”,字“刃庵”,传綮者,传佛法之精髓也;刃者,忍也,又取其忍的谐音此号一直使用到她55岁时为止和此同时,她还用“雪个”署名雪个,即冰天雪地中的单竹枝,荒寒孤寂、挺拔峭立之气顿出还有“雪衲”,雪者,素白;衲者,僧衣,一身缟素,为谁歌哭!另外还有“个山”,始见于她46岁,一直使用到她59岁时为止另外还有独具特色的号,她还自号“个山驴”――“吾为僧矣,何不以驴名?”,并刻一“技止此耳”印,寓黔驴技穷之意黔驴离乡背井,孤独无援,徒以技穷而御暴想来,亦大有深意还有“驴屋”“驴年”“驴书”“驴汉”“驴屋驴” 等,这自嘲、自谑、自轻、自贱的题款是她对于昨天佛门生涯的根本否定和对明天的隐约暗示驴”号,最早见于她56岁,最晚到58岁,以后就不再使用了朱耷是她的僧名,“耷”原是“驴”字的俗写八大山人”是她弃僧还俗后59岁时所取的号,直至她逝世全部在使用,也是她画作上使用最多的字号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这个号能够视为对生平落魄,从苦难中升华的自我肯定。

      不过,升华和沉寂、自我肯定和现实感伤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她在作品题跋中常把“八大山人”四个字联缀起来草写,给观众形似“哭之”、“笑之”字样,从而领悟到她深刻的家国之痛和哭笑不得的精神状态  在她的画幅上,我们还常常可见到一个奇特的签押,团团的好像象一个“龟”字 ,但它并不是一个字 ,而是隐蔽地以“三月十九”四字所组织而成的其实这是画家专心良苦地提醒自己,提醒她人勿忘“甲申之变”的亡国丧家之痛八大山人除了在其作品中公然签署代表崇祯皇帝殉国日子的“三月十九”花押,她的作品上还钤盖代表明还的“八还”印章和代表思念明朝国君的“思君”花押这些全部是一个含有高尚人格和高尚气节的明遗民和明王孙的“一峰还写旧河山”的详细“守节”表现,理所应该地受到了后世的推崇和敬仰  八大山人在其绘画作品中,不停地经过隐约而朦胧的题款诗文表示自己的爱憎,坦露自己的胸怀如《孔雀图轴》上题诗:“孔雀名花雨竹屏 ,竹梢强半墨生成怎样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画面上孔雀居危石而欲坠,漫画式的两只长着三根花翎尾巴毛的孔雀有几分滑稽,真是极尽夸张变形之能事诗中用了“三耳”的典故讽刺奴才嘴脸,只有奴才才有三只耳朵,恭顺听话;孔雀三根花翎及“坐二更”,影射当初大臣天没亮就等“上朝”;居危石指的是当初的统治阶级随时会垮台。

      我们把诗和孔雀的情态结合起来寻味,便强烈感到《孔雀图》所寓蕴对旧宦新贵的讽刺是何等辛辣和深刻图中所表现的这种诗情画意,和所表现出来的倾吐心声的勇气和内心的悲愤情调,更表明了八大山人在艰苦社会环境中的傲岸骨气及清高气节  八大山人还曾题《黄大痴山水》诗云:“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此诗经过对山峦和树干皴法等绘画技法的描述,将元代画家黄公望笔下的山河看作宋代的山河,八大山人不直接倾诉其怎样思念朱明江山,而是将这满腹愁肠的思绪,移注于同为异族人统治下的元人黄公望笔下的山水画之中,使她思念朱明王朝的思想感情,经过“移情”表现得很深沉,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  八大山人曾说过:“愤慨悲歌,忧愤于世,一一寄情于笔墨从画面构图、形象组成、名号设计及题款诗文中,我们可看出八大山人的艺术世界就是她自我胸怀的袒露和故国情感的倾泻她对故国有着无限思念和热爱,她在这种思想和行为支配下发明出来的艺术作品,也被给予了这一艺术之外的高尚人格力量,这种被给予了人格力量的艺术作品,饱含着故国之情和时代之感  责任xx:易山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