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docx
6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课标要求: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培养历史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本节课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以动画《八小时工作制的来历》导入新课,诙谐幽默、活泼新颖,喜闻乐见,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在以自由和权利为主线的引领下,遵循感受(原因:天堂·地狱)——探究(过程:呐喊·憧憬、导师·“圣经”)的思路组织活动,通过工人追求自由与权利的探究,认识到追求自由、追求权利、构建美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全人类的追求和梦想,培养学生树立伟大志向,并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教学目标:以“自由权利”为主线,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等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历史解释能力,并激发学生树立伟大志向、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甚至全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教学方法:以组织教学活动为中心,以问题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来实施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动画《八小时工作制的来历》 以诙谐幽默的动画导入,活泼新颖,喜闻乐见,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天堂·地狱 (通过视频播放《工业革命下的世界》和门采尔的油画《宴会人物》及材料解读“工人处境”,从工业文明之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天堂地狱般的不同生活来展示工人阶级无权利无自由的悲惨境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工人阶级起来抗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学生对比鲜明的视觉冲击,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以很强的时代代入感) 播放视频——《工业革命下的世界》 解读材料——“工人处境” “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里,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请同学们根据视频并结合材料思考,狄更斯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谁在“直登天堂”,谁又在“直下地狱”? (总结过渡:这是强者的天堂,这是弱者的地狱,天堂建在地狱之上。
沐浴在同一片阳光下,凭什么两者的生活却有天壤之别?假如你是当时的工人阶级,你会怎么办?反抗当时的工人阶级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呐喊·憧憬 1.呐喊 (层层递进的展示图片和资料,反映了工人阶级斗争的不断成熟 (1)首先展示“捣毁机器” 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第一个捣毁织袜机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但禁止对人身施用暴力这场运动被称为卢德运动 ——百度百科 (2)接着展示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尤其展示英国宪章运动中英国宪章派诗人艾内斯特?琼斯的诗歌《人民之歌》 人民之歌 为人民歌唱——为工人歌唱; 他们在长期囚禁中呻吟; 放债者对人民怒目——国王和贵族, 还有骄横贪婪的教士们 他们满以为——我们会垂着手 挨饿,看他们狼吞虎咽? 他们会明白——转错了念头, 原来这里还有男子汉! 我们不好争——我们爱生活, 但是只爱自由的生活; 我们决不给恶棍当奴才, 不管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可以看出工人们发出了要自由和权利的呐喊 (3)展示材料——《人民宪章》 (英国宪章运动中的)工人们认为,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假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成果,因此,“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是每日三餐粗茶淡饭的问题”。
——《人民宪章》 阅读材料回答,宪章派认为工人贫困的根源是什么?他们认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4)展示史料——“三大运动失败原因” “它(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打击了资产阶级,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同时,它也证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才能取得胜利 ——马世力《世界史纲》 阅读史料思考遭遇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2.憧憬 探究活动 (工人阶级在实践中探索,一些思想家也从理论上思考,他们憧憬着一个人人享有自由和权利的美好时代展示三位空想主义者和他们各自的主张,让学生独立思考:面对不公正的社会现实,他们又提出了怎样的美好设想?) 接着展示材料——“空想社会主义” 资料卡片 圣西门 出身:贵族憧憬:实行实业制度,平均分配产品,财产共有 傅里叶 出身:资产阶级憧憬:建立“法郎吉”,人人都可按兴趣爱好从事工作。
欧文 出身:资产阶级憧憬:建立“新和谐公社”,人人平等,民主管理 ——据马世力《世界史纲》整理 材料一 (他们)指望国王或者富人来投资,但希望落空 ——据马世力《世界史纲》整理 材料二 “(它)……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创造者的社会力量 ——列宁《论马克思和恩格斯》 学生探究思考:面对不公正的社会现实,三位思想家提出了怎样的美好设想?这一设想能实现吗?请说明理由 (总结过渡:三位思想家没有发现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没有看到工人阶级的力量,美好设想注定是空想历史送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虚幻,迎来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曙光,人类追求自由和权利的努力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导师·“圣经” 1.导师——从凡人到伟人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心目中的马克思,学生会觉得马克思是一位伟人,印象中的马克思也是伟大的、高尚的,接着展示材料,认识一个立体的马克思 他用生面做成脏兮兮的面团,让姐妹们吃下; 他被老师和校长列入希望不大的学生; 他学业平平,向父亲谎报过成绩 他还是个爱读书的孩子,学校的图书馆经常让他乐而忘返 他17岁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幸福的职业 他在巴黎参加社会实践,多次深入工人群众,思想不断升华,立场逐渐转移到无产阶级。
——据梁雪影《马克思的故事》整理 学生朗读完材料以后会觉得马克思也有和自己一样平凡的一面,甚至还有点调皮,说谎话,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但是马克思确实有其伟大之处,他树立了非常宏大的志向,接着展示材料,播放音频:《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摘自内蒙轩《马克思靠谱》 听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爱学习的精神,树立伟大的志向,并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圣经”——从空想到科学 探究活动 展示法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弗·拉扎尔夫人的话:“《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炭,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激发学生的疑问:共产党宣言有什么魔力,为什么“能使水沸腾起来”?和学生一起来解密 展示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内容: 材料一 资本主义在促成财富、资本积累的同时,也加速对工人阶级的剥夺,破坏财富生产者的生存条件。
材料二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材料三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是新社会的创造者 材料四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材料五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学生独立思考: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是什么?《共产党宣言》为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幸福社会?他认为如何实现? (总结过渡:《共产党宣言》揭示了工人贫困的根源,为工人乃至全人类描绘了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幸福社会,关键是指明了实现的方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向全世界宣告了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共产党宣言》成为指导工人阶级追求自身自由和权利的“圣经”并加快了全人类追求自由和权利的脚步所以,《共产党宣言》才是炭,放在追求自由权利的锅里,能使工人运动这水沸腾起来,而这沸腾的水最终汇成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