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乌鳢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43231628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58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乌鳢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乌鳢属鲈形目、鳢科、鳢属,俗称乌鱼、才鱼、黑鱼等,属鳢科鱼类中个体大、 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在鳢属中还有一种鱼叫月鳢,俗称七星鱼、 山花鱼、点秤鱼,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常栖息于山涧溪流中间,月鳢体型似乌鳢, 长圆筒形,与乌鳢不同之处主要为:月鳢无腹鳍,侧线在臀鳍起点上方处折断月鳢 尾鳍基部两侧各有一个白色边缘的黑色圆斑块,头和体背为绿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 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沿中部有〜10条“ < ”形灰色斑纹,全身均匀地分布灰白色小斑 点,雄鱼在生殖季节,斑点更闪亮乌鳢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乌鳢肉含蛋 白质19.8g,脂肪1.49g,碳水化合物1.2g,并富含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营 养元素据医药书记载,乌鳢有去瘀生新、补血调养的药理作用,外科手术后,食用 乌鳢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因此,乌鳢历来深受东南亚各国和港、澳 市场的欢迎,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我国人工饲养乌鳢刚刚开始,其前景看好,但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现将乌鳢 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分析如下:一、乌鳢的生物特性一、生活习性乌鳢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5-40厘米。

      头较长,前部扁平, 后部隆起,头上被有小细鳞,颇似蛇头,口大,吻短宽圆钝下颌向前突出,略长于 上颌,上下颌具尖齿体被中等大的圆鳞侧线平直,在臀鳍起点上方断开,两个断 头相隔2 行鳞片背鳍、臀鳍均很长,可达尾鳍基部胸鳍长圆形腹鳍短小尾鳍 圆形全身青褐色,头、背色较深暗,腹部较淡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 侧有二纵行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尾鳍均有黑白相间的花纹胸鳍、腹鳍浅黄色, 胸鳍基部有一黑点乌鳢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泊、水沟及低洼沼泽的静水草区乌鳢对水质、水温和 其它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特别强,即使其它鱼类难以生存的环境,乌鳢也能生活 乌鳢的生存水温为0—41摄氏度,最适宜水温为26—28摄氏度乌鳢耐低氧,在浑浊 缺氧的水体中也能生存,将头露出水面,借助鳃上器官,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即 使在少水甚至离水的情况下,只要保持鳃部和体表一定湿度,仍可存活较长时间,乌 鳢善跳易逃,一条8 0 0——1 0 0 0克的乌鳢可跃离地面1—2米,发生“过道”现象,因 此养殖乌鳢要注意防逃工作二、食性与生长乌鳢为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虾、蛙和蝌蚪、水生昆虫及其它水 生动物为食,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鱼体的长大,当食物不足或规格大小相差悬殊时, 乌鳢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养殖乌鳢要注意放养规格一致尤,其是苗种培育阶段, 应根据规格大小实行多级分养。

      三、性成熟年龄和繁殖季节 乌鳢的性成熟年龄和繁殖季节随地域而有差异,长江流域的乌鳢2 ,冬龄,体长 30厘米以上,性腺即可成熟,其产卵季节为5—7 月,以6 月份产卵最盛黑龙江流 域的乌鳢,2冬龄以上,体长大于35厘米性腺才能成熟,其产卵季节为6——8月,7 月为产卵高峰期二、乌鳢成鱼养殖乌鳢成鱼养殖是指在池塘等水体中将乌鳢苗种养成商品食用鱼的生产过程,在我 国,其养殖方法多种多样,有混养、套养、单养、集约化养殖和网箱养殖本次重点介 绍集约化养殖技术一、养殖池的选择:乌鳢集约化养殖的池塘可采用土池、石砌池、土质底的成鱼 养殖池等,高密度养殖乌鳢要求池深〜2. 5米,水深1. 5〜2米,塘埂顶面要高于 水面50厘米以上池塘要求宜小不宜大,一般6在67平方米左右,最大不超过1334 平方米池塘小有利于生产管理和各生产环节实施如乌鳢的吞食量大,排泄物多, 水质容易恶变,池小有利于换水;池塘小有利于实施适时干塘,进行分养,调整全池 乌鳢鱼种的规格,减少互相残杀,提高成活率;池塘小,投喂时容易将鱼集中,引鱼 上食台,形成抢食局面,有利于培育,加速生长;池塘小,便于干塘捕捞由于乌鳢 高密度养殖;产量高,数量多;池塘小,供需方的数量上容易吻合,可以减少干塘后 一次销不完造成的损失。

      在池塘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做好严格的防逃设施,池塘四周的 塘埂上用竹篱笆或鱼网围拦,防止乌鳢跳上堤岸在池水面的四周种上飘浮性水草, 宽度约在0.8〜 l 米,一般水草面积不超过水面的20%〜25%四周种水草不仅可以为 乌鳢隐蔽、捕食、高温时遮荫、调节水质等,对成鱼养殖还有防止乌鳢跳上岸的作用 如果没有现存的池塘,可利用沟渠、库湾、低洼地等修建池塘养殖乌鳢养殖乌鳢的水源:河水、湖水、地下井水、溪流水均可养殖乌鳢,地下井水最好 先经过曝气后再使用水质要求中性或弱碱性酸性土质地区,一般水的PH在6〜6. 5 左右,可以施用生石灰调节成中性或弱碱性鱼池在水库附近,或有地下泉水等地区 可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在养殖前必须做好池塘的清整工作在养殖前〜20天左右,每667平方米用生 石灰100〜150千克,现化现用,均匀地泼洒在池塘的每一角落曝晒1周后进水,进 水10天后可以放养鱼种原来已养过乌鳢的池塘在,消毒前,先用铁耙将底泥扒一遍; 把埋于底泥的乌鳢捉净,以免影响本年鱼种的成活率二、 鱼种投放:养殖乌鳢成鱼选择10厘米以上的隔年鱼种,最好是16〜20厘米 的鱼种,它的活动能力、摄食能力、对环境的适应性都比较强。

      规格力求一致,不易 被残食,成活率高10厘米左右的鱼种,一般放养后需经过1-2次的分养,6〜8厘米 的鱼种过需经过2〜3次分养当鱼种投放到成鱼池后,由于成鱼池面积较大,分养工 作比较困难根据各地养殖经验,先投入面积较小的泥池,或在成鱼池中搭一网箱, 先培育一个阶段,经过几次分养,规格达到1 6 〜 2 0厘米后再放入大池养殖,效果比较 好,成活率高鱼种选择除了要求规格整齐之外,还要注意鱼种的质量优质鱼种的标准是体质 健壮,体表色泽鲜艳,鳞片完整,活动正常自如,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有病、有伤 畸形的不要合理密养是高产丰收的关键,根据放养时鱼种的规格、饵料的供应情况、水深、 水质的好坏等综合考虑来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来说,当水深1.在7一1.8米左右, 饵料供应充足,水质一般微碱性,一般鱼种体6长〜8厘米,每平方米投种15尾;体 长1 0 〜 1 2厘米,每平方米投放1 3.5尾;体长1 4 〜 1 6厘米,每平方米投放1 2尾;体 长在1 8 〜 2 0厘米,每平方米投放1 0 〜 l 0.5尾饵料供应不足,水深达不到1.5米, 水质较差或水源供应不便等或其中部分条件较差者,应适当降低放养密度,一66般7 平方米放3〜5厘米的鱼种5000〜8000尾;或10一15厘米的鱼种3000一5000尾; 或27厘米的鱼种500一600尾。

      在乌鳢精养池中还可以投放少量的鲢鳙、鱼的老口鱼 种,以调控池塘水质鱼种放养时间,一般当年鱼种在6〜8月, 1冬龄鱼种在3一4月放养下半年移 动鱼种时最好在乌鳢停食前15〜30 天进行,即在摄食期间,具体地说在10 月,让鱼 种移动之后仍在摄食,给它有一个恢复阶段,同时适时服用药饵若冬季停食后移动, 捕捞时很易受伤,鳞片脱落;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鱼种,翌年春天很易暴发水霉病, 死亡率很高,损失大同池鱼种规格应大小均匀,鱼种下池前必须经过严格消毒,一 般用2%〜3%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或以每立方米0.5—1克硫醚沙星(孔雀石绿的 替代药)药浴3分钟后放养入池三、 饲料投喂:乌鳢属肉食性鱼类,目前人单工养乌鳢的饲料可分两大类:一种是以野杂鱼为主的冰鲜动物饲料;另一种是以鱼粉为主的人工配合饲料鲜活饵料:淡水中的野杂鱼有粲鲦鱼、麦穗鱼鳑、鮍鱼、小鲫鱼等;海洋中的各 种野杂鱼、小带鱼、青(黄)鲇、小鲚鱼、管子鱼等根据生产实际统计我们知道: 淡水鱼的饲料系数约1.2〜4.5,即4.2 一 4.5千克淡水鱼可养出 1千克乌鳢,其差距 在于野杂鱼的品种不同、饲料系数也不同;海水鱼的饲料系数是〜6有些养殖场 采用畜禽屠宰的下脚料、蚯蚓、蝇蛆等,甚至采用野杂鱼鱼干浸泡后投喂,效果显然 不如鲜鱼好。

      人工投喂鲜活饵料时,要注意新鲜、洁净,尤其热天要做好保鲜工作 特别是海洋小杂鱼,通过速冻、长途运输运往内地,鲜度保证不了,或存放保鲜不好, 已经开始腐变,结果乌鳢吃了之后,就会引起肠炎和出血病等早几年我们接受了不 少渔场前来门诊治疗和咨询,同地方吃淡水鱼的场则没有发生鱼病据我们分析,病 因在于饵料鱼的鲜度和速冻海水鱼投喂前的化冰升温问题没有处理好,在高温季节特 别容易发生上述两种病也可以在乌鳢专养池中投放一些自繁能力较强的野杂鱼及鲫 鱼、鲤鱼、罗非鱼等亲鱼,让其自然繁殖,供乌鳢摄食有的养殖场在乌鳢养殖池上 面,距水面1 米高处吊1 只诱虫灯(黑光灯),引诱昆虫,昆虫跌入水中,成了乌鳢口 中之食上述两种方法只能作为乌鳢的补充饵料,在生产实践中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人工配合饲料:目前我国已有一些饲料专业厂开始生产系列乌鳢饲料,有浮性颗 粒料、硬颗粒料和粉状配合料,逐步推向市场乌鳢是肉食性鱼类,对营养需求中粗 蛋白的含量比一般鱼类要高,至少不能低4于0%浙江某公司采用的原料是;优质鱼 粉、肉骨粉或血粉、玉米粉、小麦、花生麸、鱼油、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制成粉状料 总体配方是:动物性原料48%,植物性原料48%〜51%,预混料(添加剂)1%。

      到 目前为止,乌鳢人工配合饲料的组成尚未彻底解决;主要是肉食性鱼类生长需要的一 种活性物质 H因子,该物质存在鲜动物组织中而鱼粉中不存在H因子对乌鳢的生长和免疫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工配合饲料还不能大面积推广的另一个原因是, 乌鳢养殖面积发展很快,产量高,全国乌鳢总产量迅猛增加,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也 就是说,价格趋向合理化、大众化而乌鳢人工配合饲料的价格偏高,使用后生产成 本亦高;因而增加了推广难度投饲要做到“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天2 次,上午、下午各1 次, 上午8一9时、下午4〜5时进行投喂动物饲料时,将饲料抛在投饲筐架内,投饲筐 架用竹子围成方形,固定在水面上,约9〜16 平方米,大小根据池塘的大小而定采 取陆续抛投方式的效果好;抛投的力要大,使水面激起水花;饲料在水中漂晃;容易 形成抢食的场面;饲料又不会浪费,便于控制投饲量,当鱼不再抢食就可以停止投抛; 投饲人工配合饲料时,要在鱼池中搭一食台成鱼池食台用网片、竹子做成方形,面 积大小根据池塘大小而定安置在距离池迦〜1. 5米处,沉入水下30厘米,适当比 鱼种池食台深一些饲料制成软颗粒或团状,仍按少量逐步抛投方式为好,团块状饲 料不要制得太干,以免饲料不适口;造成浪费。

      投饲量根据乌鳢的规格大小略有调整 鱼种放养初期,鱼体小,投喂小杂鱼时按鱼重8的%〜10%,随着鱼体生长而投饲率逐 渐下降,一般鱼种长到150克左右,降至6%,以后基本上按鱼体重的5%〜6%投饲 投喂配合饲料一般掌握在按鱼体重量的5%〜8%,同样随着鱼体生长而作适当的调整四、饲养管理:乌鳢养殖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水质管理分、养、防逃设施的检修、 巡塘等水质管理 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残饵多、排泄物颇多,这些有机物沉积于池 塘底部;作无氧发酵分解,常产生硫化氢、甲烷、亚硝基盐及氨氮等有害物质,使水 质恶化不仅有害于乌鳢的生长,还会导致乌鳢中毒及发生疾病尤其是高温季节, 水质变化特别快,易发臭变黑为此,定期清除食台中的残饵,定期清洗食台,经常 性更换水体在成鱼养殖早期可以每周换去/3, 15天大换l次,约换去4/5随 着鱼体的长大,高温季节一般3天一小换, 7 〜 1 0天一大换,具体看水质变化灵活掌 握闷热天气要格外注意,水泥池换水要更频繁冬季和高温季节水位要升高,保持 水温的相对稳定性分养 规格整齐是养殖成败的关键之一在鱼种阶段尽量避免拉网捕捞,而且乌 鳢拉网起捕率很低,很容易损伤鱼体,鱼体在10〜20厘米阶段最好在大塘中塔网箱培 育为好,便于起捕分养,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