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矿井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
110页48荔波县巴合煤矿北块段煤矿矿井专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一三年三月修改2荔波县巴合煤矿北块段煤矿矿井专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修改负责人:乔元明修改单位:荔波县巴合煤矿北块段实施负责人:乔元明修改时间:2013年3月修改人员名单:姓 名 职 务职 称 签 名乔元明 矿 长李敦澎矿长助理崔耀红总工程师 工程师张仕忠机电矿长工程师余 文生产矿长何茂举安全矿长宫兴全通风矿长覃 松技术科长助理工程4 目 录一、矿井概况……………………………………………………………4二、应急救援系统组成…………………………………………………7三、重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8四、条件保障……………………………………………………………9五、培训和演练…………………………………………………………10六、预案的评估和修改…………………………………………………11矿井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矿井煤尘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9.矿井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8矿井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5防洪排水应急救援预案…………………………………………………42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0矿井供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8矿井提升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4矿井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3火工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9主要通风机无计划停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89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01一、矿井概况:1、交通位置巴合煤矿位于荔波县城以东平距15公里的吉王附近,距水尧乡政府约3公里,荔波县城茂兰镇至佳荣镇公路从矿区南部经过;矿区距平寨火车站23公里,交通方便。
2、矿井境界矿区面积约4.5887平方公里3、自然地理矿区地处贵州高原南部边缘与广西丘陵盆地过渡地带地势南西高北东低,属低中山丘陵地貌,山脉总体走向北东东向矿区内煤系地层出露地段之外地形较陡,煤系地层出露地段地形较缓,居民点分布少含煤地层多被第四系坡积物覆盖区内地形最高点位于北部1号拐点山顶,标高+906.5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部,标高+645m左右,最大相对高差260m4、气象、气候煤矿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8.3℃,日最高气温为39.4℃,最低气温为-6.7℃最热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6.40℃;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6.4oC年平均降雨量1325.5mm,最大降雨量达1846.5mm;干旱年降雨量960.4mm;每年5~9月为丰水期,占年降雨量的80%以上,年平均蒸发量为1250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5、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顶、底板条件K2煤层:顶板主要为砂岩、粉砂岩,底板主要为粘土质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顶板稳定性较好,底板稳定性较差因此,需加强对底板的管理2)瓦斯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07]64号对黔南州煤矿200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荔波县巴合煤矿2006年度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04m3/min,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4.69m3/t。
6、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内资源量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地表水对矿床充水有一定影响;矿区内有断裂构造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探规范》的划分标准,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可划归为第二类第一亚类第二型,即以基岩裂隙水、顶板进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裂隙充水矿床7、 井田开拓采用斜井开拓方案利用原已掘穿煤层的两条井筒进行改造达到设计巷道断面作为副斜井、回风斜井,另掘一条主斜井主、副井筒在+421m水平落平沿煤层倾斜方向分别布置运输巷及回风巷,形成回采工作面安装完采场设备后进行回采,首采面为11101采面,接替面为11102采面采区以一个采面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8、矿井通风矿井采用分区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对角式,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为抽出式,风井有两台2×55KW轴流对旋式风机,矿井总进风量为1210m3/min,主扇机均为双回路供电矿井通风路线为:回采工作面通风路线主斜井→11101运输石门→11101运输巷→11101回采工作面→11101回风巷→回风井→引风道→地面掘进工作面通风路线副斜井(主斜井)→轨道大巷(行人大巷)→区段辅助石门(局扇供风)→掘进工作面→回风石门→回风大巷→回风斜井→引风道→地面。
9、矿井排水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11.04m3/h,最大涌水量为30m3/h,采区涌水自流井底水仓,水仓总容量700m3,三台D46-50×7型号排水泵,一用,一备用,一检修两趟D100×6mm排水管10、瓦斯抽放本矿安装2BEA-253型水环式真空泵4台,高负压抽放泵电机功率90kw,低负压电机功率为75kw,两用两备,高低负压抽放各2台抽放主管Ф150PVC管,支管Ф100PVC管,打孔设备TXU-150型防爆钻机2台11、监测监控矿井安装了KJ90NA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一套,监控主机两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分站7个12、人员定位采用KJ260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用于井下人员的无线定位、跟踪和考勤13、矿井供电1)井下均使用矿用隔爆型的电气设备,控制、通讯、信号设备均使用矿用隔爆型井下均使用本质安全型,并使用矿用矿用电缆照明灯具均使用矿用防爆型2)矿目前只有一趟电源,电源引自荔波县水尧10kv变电所,另一趟回路将引自茂兰10kv变电所14、矿井运输矿井主运输通过主斜井采用皮带运输,辅助运输通过副井采用0.75m3翻斗式矿车串车运输,工作面运输巷采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配合皮带运输二、应急救援系统组成:“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但事故总是难以杜绝的。
为了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应付紧急情况必须设立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发生井下瓦斯事故时,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由应急救援系统来执行完成应急救援系统分为指挥部、矿山救护队及专业队三大部分 指挥部的组成: 指挥部总指挥:矿长 指挥部副总指挥:矿总工程师 指挥部成员:副矿长、救护队队长 指挥部设在矿安全生产调度室并设立24h值班室1、矿山救护队:进行人员抢救,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工作,应有完强的意志力和严密的组织要求队员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健壮的体质、熟练的战斗技术、自我牺牲的精神救护队要坚持“加强战备、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原则2、专业队组成: 专业队:一旦有事故发生,经组织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在现场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按其任务可划分为:(1)通讯队:紧急情况下的通讯联络应能够沟通救援组织内部、救援组织与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广播和通讯联系的通畅通过广播指导人员的疏散同时考虑当通讯系统被破坏时,利用其他方式进行联络的可能性2)治安队:维护矿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的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边界人员车辆的进出确保安全通道与安全出口畅通无阻。
负责隔离灾区、保护现场、维持秩序、疏导交通等工作3)医疗救护队:寻找、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在工作中要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 (4)运输队:负责急救行动中人员、器材的运输 (5)物资供应站:为救援行动提供物质保证包括应急抢救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等在平时担任救援器材的选型、管理、储备和保养等工作救灾物资的地点应有明显的标志三、重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1、报警和通讯:发现险情应立即向指挥部值班室进行报告,报告时应详细说明以下几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2)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等;指挥部值班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情况迅速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公安、劳动等部门2、现场抢险:(1)医疗队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并尽快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2)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事故原因3、紧急救援预案:在现场受伤人员较多,受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的情况下,应该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人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积极开展现场自救当现场发现有死亡事故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死亡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向公司劳动、安全监察、公安、工会等部门进行汇报。
如有必要,建议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2)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由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区人员的名单应及时上报给急救援指挥部3)在知道有人失踪,其他人与他联系不到时应进行搜救4)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四、条件保障: 1、器材:井下瓦斯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科具体进行采购,应以满足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为标准救援器材平时的保管、存储和保养由供应科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保养中的技术指导工作救援器材包括:(1)通讯器材2)救援防护器材,包括救援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氧气呼吸器等3)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和设备 2、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金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3、人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 领导机构人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系统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小组之间,本矿与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信息的及时准确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求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灭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4、建立相关制度: 设立24h值班制度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实行24h值班 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总结评比制度,在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在评比工作中注意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在每次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五、培训和演练: 1、培训: (1)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对操作人员应进行自救互救知识的教育,使工作掌握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在各种条件下的救援方法 (2)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