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蛟城高速B1水稳试验段开工报告施工方案.doc
19页目录一、编制依据 - 1 -二、试验路段概况 - 1 -三、试验段铺筑目的 - 1 -四、人员、设备、材料的投入安排 - 2 -五、试验段施工计划安排 - 3 -六、施工工艺 - 3 -七、质量、安全、环保保障措施 - 9 -附图1 - 11 -附图2 - 12 -附图3 - 13 -附图4 - 14 -附图5 - 15 -附表1 - 16 -附表2 - 17 -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福建省高速公路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标准化指南;2、福建省上杭蛟城高速B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二、试验路段概况为了探索路面施工机具的适应性及施工工艺,也为以后大面积施工提供经验及其相关数据,根据施工现场路床交验的实际情况,结合我部编制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我部决定于2011年9月26日在蛟城高速公路K19+000~K19+200段左幅主线路基,进行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试验段摊铺长度为200m,摊铺宽度12.79m,面积为2558m2,底基层设计厚度为32cm,分两层摊铺,第一层摊铺压实厚度为17cm,第二层摊铺压实厚度为15cm。
本试验段仅施工第一层,压实方量约为435m3三、试验段铺筑目的通过铺筑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主要确定以下几个问题:1、确定用于施工的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调试拌和机,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检查混合料含水率、集料级配2、确定混合料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摊铺机行走速度、振幅、频率)3、确定分层施工时每一层铺筑的合适厚度4、确定科学、合理、标准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混合料配比的控制;②、混合料的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③、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和拌和时间;④、混合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⑤、控制水泥剂量和拌和均匀性的方法;⑥、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⑦、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⑧、密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5、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四、人员、设备、材料的投入安排1、人员“质量管理,以人为本“,为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顺利,并达到试验的预期目标,加强对试验段施工的领导,成立了试验路段施工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管理人员、机械操作手、施工技术员、试验检测人员和普工等均已到位(见附图1: 项目部组织结构图、附表1:投入试验段施工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览表)。
2、机械设备我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用料采用集中拌合,本试验段用料由2#水泥稳定料拌和站供应目前拌和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成;拌和配套设备、摊铺机、各类型压路机、运输车辆、小型机械均已进场,在施工前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试机工作,确保在施工期间正常作业3、主要测量及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路面工程的测量、试验检测工作十分关键,是提供科学数据的保障,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科学施工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评定工程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4、其他施工器具槽钢、空压机及三米靠尺等都已购置齐全5、材料⑴水泥:选用闽福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在4.5小时以上储存200t,满足试验段施工需求⑵粗集料:底基层用碎石分19-31.5mm、9.5-19mm、4.75-9.5mm、0-4.75mm四种规格石料,拌和站存储数量满足试验段施工需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压碎值不大于26%,针片状含量不大于20%,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细集料:细集料中小于0.6 mm 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6各项指标均达到JTJ034—2000及补充技术规范要求。
⑶水施工用水取自附近河塘的天然人、畜可饮用水五、试验段施工计划安排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计划开工时间为2011年9月26日六、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⑴路床交验交验后的路基质量应该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要求,路基平整度,路基横坡度,路基纵断高程满足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路基顶面压实度按重型压实标准不得低于96%,CBR大于8,检验的弯沉代表值不大于233×10-2mm,对于石方路段的检测的弯沉代表值不大于116×10-2mm 对路基的高程、宽度、横坡度、平整度、压实度及弯沉值进行检测并达到下表所列的质量标准后,方铺筑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工程类别项 目频 度质量标准路 基高程(mm)每200米4点+10,-15宽度(mm)每200米4个断面符合设计要求横坡度(%)每200米4个断面±0.3平整度(mm)每200米2处,每处连续10尺(3米直尺)≤15压实度每200米每压实层测4处标准值≥96%,弯沉值(不超过1KM)每车道40-50个测点不大于设计值⑵工程技术交底2011年9月17日我部项目总工已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主要是明确各部门负责人的职责并对施工图纸及施工工艺进行了技术交底。
同时,各部门负责人也已经对相应部门人员(包括:现场施工人员、施工班组、机械操作手等)进行了技术交底⑶安全技术交底2011年9月18日项目部安质部已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本次试验段在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开展2、现场测量、放样水准点和导线点已经复测完毕,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已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施工前在路基上放样,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m设一根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根桩,每桩放出水稳底基层两侧边桩,复测下承层标高为了保证底基层的厚度和提高底基层的平整度,采用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即安装钢钎支架,架设钢丝绳(钢丝为扭绕式,直径不小于6mm,钢丝拉力大于800N)并根据标高值、铺筑厚度、松铺系数等调整钢丝绳的高程,作为纵坡基线我部拟采用两侧挂钢丝绳,由钢丝线来控制摊铺机的传感器,中间设置基准导梁,以控制水泥稳定碎石顶面高程3、混合料的配比试铺段所采用的水泥为闽福牌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3d抗压强度为21.3MPa,安定性(雷氏夹法)为2.5mm指标要求,初凝时间为5小时43分、终凝时间为6小时43分,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集料采用上杭石灰岭白云石场生产的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
料场已采用混凝土硬化,进场的材料按不同粒径分类堆放,料堆之间用塑混凝土隔墙分隔开,四种材料粒径分别为1#料(19-31.5mm)、2#料(9.5-19mm)、3#料(4.75-9.5mm)、4#料(0-4.75mm)四种规格经过试验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配合比如下:各种规格石料质量比为1#料:2#料:3#料:4#料=25:25:14:36,水泥剂量为3.0%(外掺),混合料最佳含水量为5.8%,最大干密度为2.33g/cm34、混合料的拌和⑴采用600t/h型强制式拌和设备拌制施工用混合料,配置四个集料仓和两个水泥罐,采用自动补水器加水,设计拌和能力为每小时600t混合料拌和质量由试验室及拌和设备操作人员共同控制⑵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先调试所有的设备,按照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控制冷料斗的给料速度,控制水泥输送泵的送料速度和水泵水流阀门的大小,使混和料符合配合比要求,其含水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掌握含水量高出配合比设计确定的最佳含水量0.5%~1%,同时根据运距、施工气候等情况调节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满足设计、规范及现场施工要求⑶加料应由足够的装载机,以确保拌合楼各仓集料充足,并且相互之间数量协调。
在每次结束使用前,将拌合楼清洗干净,对其进行检查和适当维护⑷拌和现场配备一名试验员跟踪检测拌和料的水泥剂量、含水量及各种集料的配比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或停止生产水泥剂量和含水量按要求频率检查,做好记录5、混合料的运输、铺筑、整形、碾压⑴运输a、根据水稳拌和站位置,同时考虑到混合料运距及摊铺能力,并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安排足够数量的运输车辆,确保拌和、摊铺及压实作业的连续性我部采用20辆30t自卸汽车运料b、混合料运输车辆加盖篷布,以防止水分损失及行车灰尘污染,确保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达到最佳C、运料车出场前均必须过磅,运至施工现场时凭过磅单签收⑵摊铺、整形a、水稳底基层设计厚度为32cm,分两层摊铺压实,第一层施工压实合格厚度为17cm,第二层施工压实合格厚度为15cmb、采用两台摊铺机前后摊铺,一次摊铺完成半幅施工,前面的摊铺机在靠路肩一侧走基线,另一侧走铝合金的基准梁,由测量人员专门负责基准梁的测设后面摊铺机一侧走滑靴,另一侧走基线,在摊铺机前进过程中,两机纵向距离宜保持在8~10米之间,且相对距离要保持稳定c、标高控制:摊铺机速度控制在2~3m/min,底基层在开始摊铺3~6米长时,现场技术人员应立即检测摊铺面的标高及横坡,直到合格,再继续摊铺。
正常施工时,摊铺机每前进10米,检测水泥稳定碎石摊铺顶面标高,检测位置同底面检测位置,记录下数据,根据之前测水泥稳定碎石底面标高计算出水稳松铺厚度及横坡度,同时设专人检测摊铺平整度,达不到要求时,立即进行调整并记录 d、摊铺作业时应做到与拌和设备生产能力相匹配,根据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和车辆运输能力,确定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摊铺机前应保证有5辆以上料车等候卸料,减少摊铺机待料的情况,以确保摊铺作业的连续性,提高平整度在水稳层施工时,要特别注意施工时限,由于水泥的活化性会直接影响水稳层的最终强度,所以水稳混合料自加水拌和至碾压终了不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否则混合料应废弃或转为其他用途因此,运料车到施工现场后,凭过磅单由前场施工技术员签收,若发现过磅单上的出场时间已超过两小时,则该材料不得用于路面摊铺e、在摊铺机前应配备一名熟练的工人指挥运料车卸料,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约20cm的位置空档停车,让摊铺机推动运料车前行,避免运料车撞击摊铺机f、摊铺作业时,确定专门技术人员对已铺的底基层进行标高和厚度的跟踪控制,根据检测结果对摊铺机传感器进行微调,以保证施工质量g、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并做好修边、整形、拍实工作,以保证边缘直顺密实。
⑶压实a、本试验段拟采用如下压实方案:在混合料摊铺完毕后,在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时,立即用单钢轮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静压1遍,后用2台重型振动碾压共4遍,再用25T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收光,并在碾压过程中跟踪检测压实度,碾压方案最终通过本次试验段确定b、碾压时,直线形横坡或不设超高路段的平曲线路段,应由从低到高碾压;超高平曲线路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由低至高碾压,碾压时碾压轮重叠1/2轮宽,初压时压路机行走速度为1.5~1.7km/h,后采用2.0~2.5km/h密实度增大后可适当增大碾压速度压路机不得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避免水稳层表面受破损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用小型平板式振动器施振密实c、炎热天气混合料水份蒸发较快,混合料拌和时适当增加混合料的含水量,适当减小碾压段长度,在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碾压成型后进行压实度的检测,并及时进行养生,养生期间保持结构层表面潮湿d、碾压段长度应根据拌和、运输、摊铺能力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