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釉及艺术釉.ppt
63页釉呈不透明的乳浊状, 一般用于遮盖胎体的 不良呈色.乳浊釉(4)加入较为耐火的氧化物亦可产生如同(1)的效果,如加入1.5%的氧化铬可以产生乳浊,同样氧化钒及氧化镍亦可以1)在透明釉中加入乳浊剂如ZrSiO4、TiO2、SnO2、CeO2、 氟化物等2)使釉在高温时产生液相分离,通常体积容量较少的熔体形成微小液滴悬浮在较多的熔体中使釉乳浊3)使釉中产生微小的气泡亦可造成乳浊效果乳浊釉的制备方法(1)微粒的尺寸 当微粒尺寸小于0.4µm时,粒子尺寸越小,散射强度越小;当微粒尺寸大于0.75µm时,粒子尺寸越大,散射强度越小;当微粒尺寸在0.4~0.75µm时,对可见光有最强的散射作用2)微粒与釉玻璃间折射率(1.52~1.56)之差(3)粒子的浓度 影响乳浊效果的因素二氧化锡在釉中的溶解度很小,只有0.6~0.9%二氧化锡容易被还原:SnO2+CO=SnO+CO2SnO+CO=Sn+CO2Sn+SnO2=2SnO这些反应在565~850℃即开始进行,生成的SnO在釉中的溶解度大,从而失去乳浊性1、锡乳浊釉几种主要乳浊釉的制备锆英石粉的细粉:一般为通过500目筛,地板砖釉中为通过325目筛。
基础釉的组成:SiO2:Al2O3=8~12时白度最高以ZnO代替CaO和MgO,可提高釉的白度釉中含有B、F等乳浊效果更好 ,并可减少釉面针孔及滚釉缺陷2、锆乳浊釉影响白度的因素:锆英石粉的加入量:越高,釉的白度越好一般为10~15%易产生针孔、波纹、滚釉等缺陷3、钛乳浊釉以金红石或锐钛矿为乳浊剂配制而成,在冷却过程中析 出钛榍石(CaO·TiO2·SiO2)使釉乳浊基础釉要求:中温高粘烧成温度一般为1200~1250℃,较强的氧化气氛 配比示例:长石 44.0,石英26.0,石灰石16.0,滑石6.0,骨灰 6.0,Li2CO3 2.0,TiO2 6.0,苏州土2.01)釉中CaO和TiO2的摩尔比必须大于1(1.3~1.5左右)2)TiO2的加入量一般在4.5~7%3)釉中SiO2的含量不能太低,一般在50~60%4)Al2O3的含量不能太高,一般为2~9%5)氧化锌会生成ZnO·TiO2使釉面发黄6)适量的硼砂、磷灰石可促使钛榍石的析出,硼砂的加人 量在1%左右,磷灰石的加人量在4%~8%釉中R2O/R2O3 > 10,SiO2 /Al2O3 > 10.6时产生分相釉层厚度应不小于0.5mm,釉层过薄时,坯体中的Al2O3会溶于釉中,抑制分相的产生。
4、分相乳浊釉Mg2+、Ca2+等含量多时使釉产生分相,P2O5能促进硅酸盐玻璃分相宋钧瓷釉:长石30.9,石英24.1,石灰石12.3,氧化锌3.4,高岭土5.7,稻草灰 19.8,骨灰1.9,氧化铁1.0汝瓷釉:CaO与SiO2、Al2O3生成钙长石 化学组成: SiO2 62~67,Al2O3 13~16,K2O 3~6, CaO 9~16,MgO 2, Fe2O3 1~2 ,TiO2 0.14~0.23 ,P2O5 0.6~0.85、析晶乳浊釉冷却速度:要缓慢增加釉的粘度:通常增加氧化铝的含量,或以钾长石为主增加釉层:通常厚度达到1mm~ 1.5mm 南宋龙泉窑青釉组成(wt.%):SiO2 67.48,Al2O3 14.92,Fe2O3 1.08,CaO 9.50,MgO 0.45,K2O 4 .98,Na2O 0.74,MnO2 0.32,P2O5 0.03使釉中产生微小的气泡亦可造成乳浊效果颜色釉 (1)用含有着色氧化物的各种植物灰或粘土配制2)将着色金属氧化物或其盐类与其它釉用原料一起混合 研磨成色釉浆。
3)将煅烧后的合成色料与其它釉用原料一起混合研磨成色釉浆4)将着色金属氧化物或合成色料加入熔块料中,制成色熔块,再与其他原料配成色釉浆料2、色料的加入量1、色料及基础釉的选择3、色釉的研磨4、色釉的施釉5、色釉的烧成1、色料及基础釉的选择包裹红色釉: SiO2 64.85,Al2O3 12.93,CaO 8.70,MgO 1.38,K2O 4.75,Na2O 0.67,ZnO 4.85, ZrO2 1.37,包裹红5~8铜红釉:SiO2 64.30,Al2O3 14.20,CaO 7.70 ,MgO 0.76,K2O 3.40,Na2O 4.31, BaO 2.41, SnO2 1.80 , CuO 0.46 只适宜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适宜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钴蓝釉:以氧化钴或合成宝石蓝为着色剂,基础 釉中多硅、无锌和镁霁蓝釉(%):釉果 86.01,花乳石10.54,珠明料4.15 只适宜在还原气氛中烧成氧化、还原气氛均可碱金属釉加入量(%)蓝绿蓝绿蓝蓝色紫褐褐色褐色绿绿色铅铅硼釉土耳其蓝蓝蓝蓝色紫色褐色褐色绿绿色草绿绿蓝蓝色紫褐黄褐黄褐黄绿绿1~61~51~51~50.1~0.50.1~0.4氧化铜铜氧化钴钴氧化锰锰氧化铁铁氧化镍镍氧化铬铬铅铅釉着色剂剂含铬的绿色:釉中不能有ZnO、MgO。
2、色料的加入量含氧化铝、氧化铬多的色料(如海碧兰、锰红、氧化铬)会使釉难熔,加入量不能多1~20%(1) 颜色的饱和度及色料的着色能力(2)色料对基础釉性能的影响3、色釉的研磨色釉的研磨时间:尽可能短包裹色料要在釉磨细前1~2小时加入4、色釉的施釉浓度要求大些厚度的不均匀会造成色差红棕、黑色釉不宜除铁 5、色釉的烧成(1)温度的影响温度的不均匀会造成色差(2)气氛的影响铁青釉: 还原气氛2Fe2O3 → 4FeO + O2由于釉料组分的差异,烧成制度的不同,特别是受气氛变化 的影响,釉内FeO和Fe2O3的比例和含量不同,因之造成铁釉的色调有多种铁黄(褐)釉:氧化气氛 铁釉:铜绿、铜红釉: 还原气氛含铜0.3~0.5% 氧化气氛含铜1~5% 传统铜红釉:寒水石(方解石)2.35,花乳石(白云石)2.35,海浮石1.23,陀星石1.23,云母石0.82,珊瑚0.41,锡灰0.9,铜花0.41,釉果73.85,二灰14.40,石英0.41,铅晶粒(类高铅熔块)1.64现在铜红釉:长石26.6,石英32.1,石灰石16.3,烧滑石3.6,高岭土3.2,碳酸钡11.6,骨灰1.9,氧化锡2.8,色基1.9。
色基:氧化铜50,氧化锡30,氟化钡20底层是含有铜的比较难熔的釉,底釉上面再施一层含有 铁、锡或铅的比较易熔的釉,加热至900℃~1200℃时,下面的铜便挥发而浸透至上层,被还原而呈桃红色桃花片或豇豆红 花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1)单层法:釉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变价元素,如钛、钼、铁等TiO2呈白色,TiO1.8 ~ TiO1.65为深兰色,TiO1.65~ TiO1.33为深紫褐色,TiO1.25~ TiO1.00呈深浅不一的青铜色钛花釉配方示例如下(%):长石48,石英23,石灰石15,氧化锌12,高岭2,氧化钛 10配方:长石30.9,石英24.1,石灰石12.3,氧化锌3.4,高岭土5.7,骨灰1.9,稻灰 19.8,氧化铁1.0,氧化铜1.0这类花釉效果受烧成温度、气氛等影响大,一般呈色稳定性差,重复性差2)复层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高温粘度不同、呈色也不同的色釉料施在坯体上,在一定的温度下烧成会形成花釉如面釉的流动性比底釉好,则烧成容易取得流纹、条纹、丝纹等纹理如底釉流动性比面釉好,则烧成容易取得网纹、斑纹、珍珠纹、雪花纹等釉面 1号面釉组成:SiO2 70.60,Al2O3 12.48,Fe2O3 0 .06,TiO2 0. 15,CaO 3.93,MgO 2.63, K2O 6.49, Na2O 1.29, CaF2 1.96,ZrO2 5.10,钒黄色料8~10。
2号面釉组成:SiO2 50.60, Al2O3 8.88,Fe2O3 0 .06, TiO2 10.05, CaO 9.03, MgO 0.13, K2O 4.92,Na2O 0.89, ZnO 17.00 在黄玉底中产生斑驳黑花 呈流畅的棕、黄交错的绢丝流纹底釉组成:SiO2 58.90, Al2O3 12.85 ,Fe2O3 6.61,TiO2 0.51, CaO 9.43 ,MgO 6.23, K2O 0.59,Na2O 2.09,I.L 2.24土釉的化学组成范围如下(wt.%):Si02 46~66,Al2O3 2.7~15,KNaO 1.2~5.2,CaO 4~18.4,MgO 0.5~2.6,Fe2O3+ TiO2 3~9.8,MnO2 0.5~4.7,I.L 8~17.4一般花釉底釉为土釉、铜红釉等,面釉为钛釉时窑变效果明显 釉用原料纯度低些好 底釉中所含的Fe2O3在950℃以后会分解放出氧气,气体排出时的搅动、渗熔等作用,冷却后便形成了花釉施釉的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喷、浸涂、刷底釉施釉要厚,厚度约0.8~1.5mm,若过薄则得不到花釉;面釉则稍薄些,约0.3~0.5mm,若过厚起花不明显。
花釉的呈色效果还受造型、坯体组成等影响 (4)筛釉法:在需要施釉的坯胎部位上用羧甲基纤维素或树胶溶液绘出图案,再用筛网筛上釉粉5)粒釉法:可获得粒状斑纹效果 (3)不均混釉法:又为搅釉法,是把不同颜色的釉浆搅拌,使其不均匀混合,然后施釉结晶釉结晶釉成因是产品烧成过程中釉内的结晶物质熔融后处于饱和状态,在缓冷过程中析出美丽的晶花SiO2的含量小于2.5当量; Al2O3的含量小于0.2当量 低原子量元素的氧化物如 K2O 、Na2O 、CaO、ZnO、Fe2O3、MgO 等有利于结晶高分子量的氧化物PbO 、BaO不利于结晶结晶釉的组成釉中的酸性成分如SiO2、TiO2、P2O5为最佳的结晶剂Fe2O3 、CoO、 NiO: 对晶体的着色能力强,对釉的着色能力弱 CuO、 MnO2:对晶体的着色能力弱,对釉的着色能力强结晶釉的着色Cr2O3、镨黄、锰红、铬锡红等不利于析晶晶核的形成速度最大值对应的温度一般为900℃左右晶体生长速度最大值对应的温度一般为比烧成温度低120~150℃左右 结晶釉的烧成结晶釉的烧成烧成范围一般只有10~15℃,适宜在氧化气氛中烧成 烤、升、平、突、降、(升)、保、冷900℃1050℃1350℃500℃1250℃釉层厚度:一般控制在1~1.5毫米之间为最好 产品的造型:要有一定的弧度,施釉时要上厚下薄 晶种配比:氧化锌73,石英27 ,钼酸铵3。
或氧化锌76.2,氧化钛9.5,氧化镁 9.5,稻壳灰4.8定位结晶:晶花形状和大小等的控制烧成曲线:不同的保温温度和时间下可得到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结晶体 硅酸锌型结晶釉的种类辉石型橄榄石型赤铁矿型闪锌矿型①铁系结晶釉; ②硅酸锌结晶釉; ③硅酸钛结晶釉;④硅锌钛结晶釉; ⑤硅锌铅结晶釉; ⑥锰结晶釉 组成:析出晶体 :氧化铁在高温时发生分解并形成气泡,其含量达到过饱和时会在气泡边界析晶 ①铁系结晶釉油滴:黑釉土100或紫金土10,土料6,釉果40,釉灰14,龙泉石20, 氧化铁6,氧化镁2,氧化锰2Fe2O3含量要适当,低于4%时不析晶,高于8%时出现铁锈 铁富集在孤立小液滴内,随釉熔体流动,形成丝毛状流纹釉厚0.8~1.2mm,烧成温度1300~1320℃兔毫:长石30,石英1,高岭土18,土料,牛骨灰2,滑石6,石灰石7,氧化铁5.2,氧化钛0.8,氧化锰1析出Fe3O4晶体,流纹呈银灰色;析出Fe2O3晶体,毫毛呈金黄色 铁金星釉 :SiO2 52.5,Al2O3 3.2,Fe2O3 16.6,Na2O 11.8,K2O 1.28, CaO 0.55,MgO 1.01,B2O3 13.5。
烧成温度:1150℃,氧化气氛中快速升温、自然冷却 釉层厚度:1.5~2mm 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