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doc
17页竹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 规戈U总贝y 1第二章风景资源评价及结论 2第三章风景区范围、性质与目标 2第四章分区、结构与布局 3第五章 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 4第六章 保护培育规戈U 5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6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 10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 1 0第十章基础工程规划 1 2第十一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1 4第十二章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15第十三章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16第十四章 分期发展规划 17第十五章规划管理配套措施 19第十六章附则 21竹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规划总则第1条 为了科学合理地保护竹海风景名胜区的风景名胜资源,抚育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强化风景名胜区的特色,创建生态健全、景观优 美、反映时代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风景旅游环境,提高风景名胜区的形象品位,协调有序地搞好各方面建设,统筹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 本规划第2条 本规划适用于竹海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地块和各类用地的保护、土地利用和建设管理工作第3条 本规划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充分的现场考察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并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编制完成。
第4条规划期限竹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期限为 2010年至2025年,共分两期实施:近期:2010年至2015年;远期:2016年至2025年第5条规划原则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坚持远近结合、重点突出的原则;坚持地方性、特色化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第6条规划的实施本规划是指导竹海风景名胜区实现“严格保护、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纲领性文件,由 XX市人民政府依法具体组织实施规划范围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一切保护和建设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划执行 第7条规划的变更各级政府机关、团体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无权擅自更改本规划若在规划执行过程中有与“严格保护、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永续利用”原则不相符的情况,可对本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对不涉及本次规划所确定的性质、原 则和总体方针,可由XX市人民政府提出,并聘请相关权威专家论证,按程序报请 XX自治区建设厅审批对本规划内容作较大变更和修改时,如涉及性质、原则 和总体方针等内容调整、功能分区边界变更、核心区内新增建设项目等,必须由 XX市人民政府提出并委托权威研究单位论证,提出调整后的具体实施方案,按程序报请XX自治区建设厅组织相关权威专家评审。
第8条规划监督本规划向社会公开,接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公众和有关组织的监督第二章风景资源评价及结论第9条风景资源分类竹海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涵盖了 2个大类、7个中类,22个小类在2个景源大类中,天景类拥有8种景型中的1类,共1个景源单体;地景类拥有14种景 型中的5类,共7个景源单体;水景类拥有10种景型中的4类,共6个景源单体;生景类拥有8种景型中的2类,共2个景源单体;建筑类拥有10种景型中的6 类,共12个景源单体;胜迹类拥有8种景型中的1类,共3个景源单体;风物类拥有8种景型中的3类,共8个景源单体第10条风景资源分级从景观价值、环境水平、利用条件、规模范围四个方面对景点进行分值量化评价竹海风景名胜区景点总数为 39个,其中一级景点8个,二级景点14个,三级景点17个第11条风景资源评价通过对景源的分类和分级评定,规划认为,竹海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呈现以下主要特征:景源类型多元,人文景源富集,自然景源规模取胜;景源分布集中,点线面结合有利适度地开发建设;拥有垄断景源,高等级人文和自然景源交相辉映,提升整体品味综合竹海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价值,最突出的景源特色集聚了 XX三宝”即大名人、大竹海和大耒水。
第三章风景区范围、性质与目标第12条景区范围竹海风景名胜区范围东、南,西,北,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平方公里第13条景区性质竹海风景名胜区是以XX为品牌,以竹海为核心,以耒水为特色的集游览观光、科普教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国家级意义的风景区第14条发展目标通过对竹海风景名胜区自然环境的科学、严格的保护培育,游赏路线的合理安排,游览设施的合理建设,居民社会的合理调控,达到保护一一开发利用一一管 理三环节的良性循环力争把竹海创建成从风景质量、保护水平、管理水平、游赏组织到游览设施水平等方面均达到一流水准的具有国家级意义的风景名胜区第四章分区、结构与布局第15条风景区分区根据风景区的地形地貌和景源分布特点,采用功能分区、景区划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风景区分区竹海风景名胜区由三大功能区组成, 即风景游览区、生态保育区和服务接待区而风景游赏区又划分为六个景区, 即竹海核心景区、陶洲景区、周家大院景区、 大河滩景区、清水堰景区和张良洞景区第16条风景区结构竹海风景名胜区结构为一核、一环、两轴”一核”为竹海观光游览核;“一环”为“黄市一竹山湾一大河滩一马坪一黄市”游览交通环; “两轴”为耒水景观轴和精神文化轴。
第17条风景区布局1、 出入口出入口规划四处2、 对外交通3、内部交通对外交通主要依托京珠高速 采用公路、索道、观光车道、步道、栈道等形式联合组织景区内部交通,形成便捷的交通网4、景观布局5、功能布局以功能为导向,竹海风景名胜区分为风景游览区、服务接待区和生态保育区三个功能区6、 游览设施布局风景区的游览设施分服务中心一一旅游点一一服务部三级设置 XX广场区域为服务中心,等其它重要点设服务部,提供茶水、休息等服务7、 居民布局风景区范围内现状有部分居民,在规划的新农村建设点附近的居民应适当集中,其他区域以控制为主第五章 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第18条游人容量竹海风景名胜区环境日容量为 0.96万人/日,年容量为288万人/年第佃条人口规模1、 游客规模近期(2015年):游人规模为74.6万人次/年;远期(2025年):游人规模为193.5万人次/年2、 职工规模竹海风景名胜区直接服务人口数为近期 200人,远期625人4、居民规模近期(2015年):居民规模为22146人;远期(2025年):居民规模为23002人第20条生态分区竹海风景名胜区依据生态状况分为三个等级:1、 生态不利区主要指一带服务接待区。
该区承担着接待住宿、旅游服务等功能,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应按国家有关规范处理,避免相关水域受到污染2、 生态稳定区指风景游赏区内的其它游人能够到达的地带以及旅游点的游览设施设置区和居民建设用地这些地区的大气、水域、土壤植被都处于稳定或有利状态3、 生态有利区风景区内除上述两地处的其余地带,大气、水域、土壤植被均处于有利状态第21条风景区环境质量标准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应符合 GB 3095中规定的一级标准2、 地面水环境质量按GB 3838中规定的第一经标准执行,生活饮用水标准应符合 GB 5749中的规定3、 风景区室外允许噪声级应低于 GB 3096中规定的“特别住宅区”的环境噪声标准值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第22条保护模式竹海风景名胜区采用保护分级方式,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三个等级,另设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 第23条保护区划分#竹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1、 一级保护区2、 二级保护区3、 三级保护区4、 外围保护地带保护区范围:整体风景区的相关外围影响地带保护要求:基本上保留现有各类设施,保护好生态环境,大面积绿化造林,保持水土,严禁乱砍乱伐,避免新增污染环境和有碍景观的项目。
第24条森林环境保护严格保护竹类植物和其他植被群落及其生境,保护各种动物及其他生物资源严禁在其内部狩猎、采伐林木,严禁乱搭乱建严格保护地形地貌,所有山丘 沟壑均应绿化,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山峰及丘陵区均应建立及安全防火系统,严格防火措施,保证山林免于火灾第25条水体环境保护禁止一切有害水体环境的经营活动对已在耒水两岸存在的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工矿企业,要整改或迁出;河道上禁用 燃油型车船和快艇,改用电动或其他无污染的交通或娱乐工具;消灭污染隐患,杜绝新的污染源的产生,景区产生的污水须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第26条大气环境保护限制燃油交通工具在竹海核心区域活动,要求竹海内部交通由专用环保电动车辆承担,对外交通工具也应是产生污染少的类型;景区居民点、酒店、茶楼及 其他餐饮设施一律采用 燃油锅炉或其他环保燃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加林地覆盖率,发挥绿色植物对大气的净化作用第27条噪音污染防治比照《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GB3096-1993),景区景点保持0类标准,社区环境噪声控制参照城区标准限定在 55分贝以下在社区及其周边开发较为密集区域,道路两侧必须种植隔音林带,对噪音比较敏感的区域,应注意选择相对比较幽静的地域设置。
第28条风物遗迹保护对景区内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普查, 建立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对景区内现有遗存的寺庙、古建筑、古街依据 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和维护;弘扬地方文化,扶持与资助民间艺人,培养文化演艺团体,鼓励开展民俗艺术之乡的创建活动,发展特色民间艺术文化第29条保护管理举措1、 在风景名胜区统一的管理部门下设置独立的保护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景区的保护管理工作保护管理体系分保护管理中心、保护管理所、保护管理站三级2、 设立风景区公安派出机构,增设巡视人员,保护游人安全,监督并处理一切违法违章破坏环境的行为3、 在风景区设置环境监测点,监控区内环境质量,预防火灾、泥石流等灾害的出现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第30条景点规划景点建设的重点是完善现有景点的游赏设施配备,把各景点以最佳状态展示给游人 竹海风景名胜区景点规划一览表名称位置特征规模内容第31条景区组织1、竹海核心景区(1) 景区结构为景点沿主要游览道路点状分布2) 景区的主景以广袤竹林为主,兼有石林景观、溶洞景观、泉瀑景观和人文景观3) 游赏项目安排:消闲散步、郊游野游、登山攀岩、揽胜、摄影、写生、寻幽、访古、寄情、鉴赏、品评、写作、创作、考察、探胜探险、观测研究、科 普、教育、寻根回归、文博展览、纪念、宣传、演艺、野营露营、宗教礼仪等。
4) 游览方式:景区的主导游线是乘环保电瓶车或步行或坐观光缆车在景点作停留5) 景区设施:景区有15个景点第32条游览方式 第33条游线组织游线组织以内容丰富、富有特色、灵活方便、安全舒适为原则,强调游人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规划共设计生态观光游线、文化休闲游线、商务度假游线、地质 科普游线、民俗体验游线、宗教朝圣游线、户外运动游线、红色教育游线等 8条不同类型的游线,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第34条游程安排根据风景区的旅游基地布局、交通规划、游人的观赏需求等因素,按照有利于风景保护的原则,规划景区近期游程以一日、两日游为主,远期重点发展多日游 和深度游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第35条典型景观的作用典型景观代表着风景区的主体特征,也是风景区观赏价值最高的景观,是竹海风景名胜区的生命所在第36条典型景观规划原则保护典型景观本体及其环境,挖掘和利用其景观特征与价值,发挥其应有作用,确保典型景观的永续利用第37条典型景观规划1、竹海景观对于风景区的竹海景观应予以充分的保护禁止采伐砍折竹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