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包头市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3单元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课件.ppt
9页时空坐标】【考点整合】考点知识回扣考点一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理解)1.背景: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民族交融成为时代的主流2.目的: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的控制,巩固统治3.内容(1)494年, (2)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说 ;改用 ;与汉人 4.作用:促进了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迁都洛阳迁都洛阳汉语汉语汉姓汉姓通婚通婚北方的民族交融北方的民族交融考点知识回扣考点二 知道隋的统一,了解科举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了解)1. 隋的统一:581年, 建立隋朝 年,隋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杨坚589长期分裂的局面考点知识回扣2. 为巩固统一,隋朝创立了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开凿了 。
(1)科举制①通过 的制度,注重考查人的学识 时,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年(清朝)废除 ②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2)大运河①隋炀帝时开通,以 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②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③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大运河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进士科1905洛阳考点知识回扣考点三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运用)1. “贞观之治”(1)政治: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完善 ,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2)用人: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被唐太宗称为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房谋杜断)。
(3)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4)法律:制定法律,减省刑罚5)文化:完善 ,增加考试科目 三省六部制魏征科举制考点知识回扣2. 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 3. 唐朝兴盛的原因(1)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重用贤能2)经济: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3)制度:沿袭完善隋朝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和法律制度4)实行开明、和睦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开元盛世开元盛世” ”考点知识回扣考点四 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运用)1.民族交往与交融(1)唐朝实行 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时, 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2)认识:和平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开明唐太宗文成公主考点知识回扣2.中外交流(1)日本派遣 来华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唐玄宗时,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3)贞观年间, 西行天竺,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4)唐代中外交流频繁的原因:唐代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对周边国家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唐代中外交通的发展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大唐西域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