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节能减排新型能效指覆盖多方位节能.doc
3页欧盟:新型能效指令覆盖多方位节能时间:2011-08-05 来源: 中国节能服务杂志 文章类别:原创 作者:张元元 核心提示:欧洲委员会提出一项新的能效指令,借以取代现有的《能源最终使用效率和能源服务指令》(2006/32/EC)和《热电联产指令》(2004/8/EC)来自委员会能源总署的格伽那•米莱迪努瓦在位于保加利亚国索菲亚市的欧共体信息中心公布了这项新的能效指令 关键字: 欧盟 能耗 节能减排 欧洲委员会提出一项新的能效指令,借以取代现有的《能源最终使用效率和能源服务指令》(2006/32/EC)和《热电联产指令》(2004/8/EC)来自委员会能源总署的格伽那•米莱迪努瓦在位于保加利亚国索菲亚市的欧共体信息中心公布了这项新的能效指令 新的能效文件旨在推动节约能源,实现欧盟设定的节能目标——截止到2020年,欧盟试图将区域内的能耗减少20%如果将欧盟2020年的降耗目标用绝对数字计算的话,20%的目标意味着在2020年,欧盟应在1842Mtoe(百万吨油当量单位)能源消费量基础上,减少368Mtoe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欧盟的整体努力从目前来看,即便欧盟不遗余力地运用所有措施,各成员国继续将节能效果维持在合适的水准的话,也只能把2020年的能耗量减少1678Mtoe,仅仅将能耗水平下降了9%. 欧洲委员会在新的能效指令中针对不同节能主体提出节能要求。
所有欧盟成员国承担起制定节能规划的法律义务节能规划内容包括实施能效措施,譬如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为终端能源消费者安装双层玻璃和隔热屋顶等,能源经销商和零售商每年义务节约1.5%的能源销售量 公共机构以身示范引导公众节能公共机构需承担法律义务,通过选购节能建筑、产品和节能服务等行为,为公众作出表率,扩大能效产品和节能服务市场公共机构应逐步深入节能行动,每年至少为3%的建筑面积进行必要的节能改造,以降低自身使用空间的能源消耗 消费者善用节能措施消费者利用更加精确的个体用能计量设备,得以简单自由地掌握家庭的实时耗能和历史耗能信息,借由这种方式,消费者可以更加自如地控制能源消费量 工业企业主动承担节能责任成员国政府鼓励中小企业进行能源审计,推广最佳节能方案,同时要求大企业展开能源审计工作,达到发掘节能潜力的目的 建立能源发电过程中的能效监督体制监督新能源发电的能效水平,建立国家级的暖通项目规划作为完善暖通技术基础设施,包括余热回收设施的基础 自2014年1月1日起,欧盟每年有3%的公共建筑进行以节能为目的的改造在目前情况下,欧盟虽然每年也有3%的建筑实施改造工程,但是只有一半的改造工程是以提高能源效率为目的,也就是仅有1.5%的公共建筑进行的是节能改造。
在真正的节能建筑改造中,建筑材料应为隔热材料,幼儿园、学校和联体别墅则要安装双层玻璃,还应重新搭建隔热天花板,淘汰高耗能的锅炉通过节能措施的推广,多数情况下一项改造工程可实现高达60%的节能量据估算,欧盟依靠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到2020年节省的能源相当于600万吨石油,换言之,欧盟可以少开采17座煤炭矿山,或者减少安装9000组风力发电机组 鉴于公共建筑在欧盟的总建筑面积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大约是欧盟建筑面积的12%),因此对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可能成为拉动其它节能市场领域需求的一支强心剂,带动工程亟需的节能技能和知识的拓展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一直占终端能源消耗总量的40%,这一比例可谓是相当高因此,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具有显著意义,改造项目不仅能够通过节省的能源费用来偿付项目投资,而且还能起到带动欧盟区经济复苏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节能建筑改造对于鼓励商业活动、增加就业岗位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然而,节能项目的前期投资仍是开展能效工程的重中之重认识到这一点,欧洲委员会提议的新能效指令就包含了强化节能服务市场的建议在节能服务市场上,节能服务公司(ESCO)会预付工程的前期投资款,之后再从节约的能源收益中将前期投资收回。
除了节能服务公司可以从节能量中获益之外,节能服务市场还提供了各类商业机会和诸多工作岗位,日益崛起的建筑商和设备供应商等都从中分到一份羹目前,欧盟区的节能服务市场份额大约为60亿欧元,与美国300亿欧元的市场份额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欧洲委员会预计,欧盟节能服务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市场规模可达250亿欧元节能服务市场的资金并不单纯来自个人投资,欧盟各成员国也可以按照《欧洲地区发展基金》的要求,使用能效配额资金投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在2007年至2013年间,将有44亿欧元被用来达成上述投资目的 能源公司在欧盟推动节能过程中起着不同寻常的作用用能客户的能源消耗量是重要的商业信息,而这类信息掌握在能源公司手中,如果能源公司能对其加以披露的话,对节能市场的帮助相当大,但问题在于能源公司缺乏披露客户用能信息的动力为了让能源公司参与到节能市场当中,欧洲委员会提请各成员国规定国内的所有能源经销商或能源零售公司每年都要完成一定的节能量,这个数量相当于它们上一年能源销量的1.5%.从原则上来讲,这些能源经销和零售公司所涉领域不外乎天然气、石油和电力等为了达到规定的节能量,能源公司不得不与终端能源用户(比如独立的房屋业主、超市、医院)合作,以落实节约能源的要求。
在此过程中,节能量的计算以绝对值为准,因此能源公司与终端用户的合作依然可以提升本身的销售额 欧盟所有成员国都将制定最符合国情的节能计划,同时该项计划还应符合欧盟的普遍性要求,举例来说,成员国需要同欧盟在节能目标、节能资质认证和节能量等方面保持同一水准为了让成员国在制定规划时享有足够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欧盟规定成员国可以提议采用其它可替代性的节能机制来实现同样的节能效果,不必拘泥于强制能源公司履行节能义务这一种方式其它可替代性的节能机制可以是政府投资项目,也可以是政府与企业签署自愿节能协议 如果各国措施实施得当,并且严格遵守规定的节能水准,欧盟预计在2020年可以减少6.4%的耗能量(大约为108 到118 Mtoe,与波兰和葡萄牙两国目前的能耗总量相当) 欧洲委员会建议大公司以独立的方式定期进行能源审计,并且鼓励成员国开发新的激励机制,为公司引入能源管理系统作为系统框架,助力其合理地利用能源委员会还提议中小企业互相就彼此实践中总结出的最佳能效措施和能源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所有欧盟成员国政府应该为电力、天然气和区域暖通设备等能源的的终端消费者提供能源计量器,从而帮助消费者测算能耗量,确保他们得到确切详实的能耗数据和实时能耗信息。
成员国政府在提供能源计量器时需要向指令涉及的所有能源合作方,包括能源经销商、配电系统操作员和能源零售商等保证计量数据既要准确,也能长期使用,而且还应保证计量数据是以真实的能源消耗量为基础得出的欧盟规定成员国在2015年1月1日之前完成计量器的提供事宜从长远来看,能耗信息的计量需要更加智能的计量器,然而在短期内消费者只能使用目前这种非智能计量器,这就使得他们不得不自己来读取计量器上显示的数据 如果各成员国政府有效部署能源计量器实施策略,欧盟的潜在节能量预计能达到80 Mtoe左右的水平现实情况是,欧盟推出的一些试点项目在进行中已经充分显示出节能量的可观性:当消费者可以通过上网或者使用来关闭用能设备(40%是电力设备)时,能源消耗量可减少15%-20%.欧盟电力和天然气内部市场已经预见到智能电表未来的广泛应用前景(市场预计,至2020年80%的电力领域都已使用智能电表) 计量热能、水能消耗的个人能源计量器在《能源最终使用效率和能源服务指令》已经有所体现,但是具体的实施效果却不如人意,对终端消费者节能也未能起到预想的帮助 新指令要求成员国在2014年1月1日之前制定全国性的暖通计划,发挥高效热电联产(CHP)技术的节能潜力,同时也要建立起地区性暖通体系。
热电联产是一项同时产生热能和电能(也称机械能)的发电技术,与单独发电或单独制热相比,热电联产技术至少能够节能30%.热电联产也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市场潜力非常大,预计2020年的市场覆盖率将为现在的两倍然而,这项技术在欧盟表现平平,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1%.2004年以来,该技术在欧盟的年增长率也只有0.5%,为发挥其节能效力和经济潜力,热电联产技术在欧盟至少应该保持每年6%的增长率如此,该项技术也成为欧盟在实现节能目标过程中的主推技术之一,推广力度还将不断加大碳贷通:节能项目贷款,免抵押、零首付、二周内资金全额到账碳险通:节能项目保险,节能能力全责保险、项目收益权保险节能技术方案保险机构、银行机构认可认证:0755-0755-82722776 82727533 碳贷通(节能项目贷款一站式服务):碳贷通由节能项目赢利与金融对接平台(EPD)的运营方深圳市碳战军团投资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环境交易所、北京银行、交通银行联合开发的针对节能项目贷款服务,由节能项目赢利与金融对接平台(EPD)提供一站式全部服务碳险通(节能项目贷款一站式保险服务):碳险通由节能项目赢利与金融对接平台(EPD)的运营方深圳市碳战军团投资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为节能项目提供节能能力保险和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保险服务,由节能项目赢利与金融对接平台(EPD)提供一站式全部服务。
碳责通(节能项目技术能力全责承保服务):碳责通由节能项目赢利与金融对接平台(EPD)的运营方深圳市碳战军团投资技术有限公司与相关保险机构、银行联合开发,为节能项目的技术提供商与采购商提供经银行、保险机构认可的技术能力全责承保认可服务,该认可可以作为碳贷通、碳险通的前置服务或理赔追踪服务,由节能项目赢利与金融对接平台(EPD)提供一站式全部服务碳易通(节能项目节能量交易与项目收益权交易咨询与经纪服务):碳易通由节能项目赢利与金融对接平台(EPD)的运营方深圳市碳战军团投资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环境交易所开发,为节能项目的节能量交易与项目收益权交易提供统一的受理、评审、交易等全流程经纪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