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州市滨湖新城吴中片区东三路道路测量技术设计毕业设计.doc

36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382938181
  • 上传时间:2022-08-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3M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苏州市滨湖新城吴中片区东三路道路测量技术设计 专业名称:工程测量技术班 级:测量10-1学 制:三年学 号:1040153112学历层次: 指导教师: 评 阅 人:论文(设计)提交日期: 2013年6月15日论文(设计)答辩日期: 2013年6月 19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三年六月十五日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书专业名称:工程测量技术 班级:测量10-1班 姓名:李亚州设计题目: 苏州市滨湖新城吴中片区东三路道路测量技术设计设计指导教师(签名):设计评阅人 (签名): 评阅日期:评定意见及成绩 : 年 月 日中文摘要本设计为苏州市滨湖新城吴中片区东三路道路测量技术设计,东三路是与东二路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东太湖景观路,该道路中间与纵五路、东太湖路、东一路、友翔路相连,终点与天鹅荡路相连,在与天鹅荡路相连的过程中还需要横跨天鹅荡河,整个东三路工程包含道路和桥梁两个内容。

      本工程进行东三路的测量技术设计,在道路工程中,测量和施工是很关键的,而前期的测量精度更是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所以测量方案的设计尤为重要主要有工程概况、测区自然地理情况、控制测量方案、道路中线测量方案、技术措施、仪器的检验及人员安排、本工程资料管理和基本资费情况、附件;其中控制测量方案、道路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方案为重点内容 关键词:控制测量,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 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1.1 工程任务 21.2 编制依据 21.3设计原始资料情况 31.3.1原始图纸 31.3.2已知平面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 4第二章控制测量方案 52.1 前期准备 52.2 控制网的布设 52.2.1 导线网的布设 52.2.2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72.3 导线测量与高程测量 82.3.1导线测量 82.3.2 高程测量 102.3.3 内业计算 112.4 作业流程 12第三章道路中线测量方案 133.1中线测量 133.1.1 路线定线测量 133.1.2交点和里程桩的测设 163.1.3缓和曲线测设 163.1.4中线放样过程 173.2公路纵横断面的测设 183.2.1纵断面测量 183.2.2横断面的测量 193.3 竣工测量 213.3.1中线竣工测量 21第四章技术措施 234.1 测量工作的要求 23第五章仪器的检验及人员组织 255.1 水准仪和全站仪的检验 255.2人员安排与工作精神 25第六章施工资料管理和基本资费预算 276.1施工资料管理 276.2 基本资费预算 27第七章附件 287.1 附图: 287.2 附表: 297.3 参考文献: 31苏州市滨湖新城吴中片区东三路道路测量技术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任务苏州坐落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 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市区是江南水乡的中心和全国河流最密集的地区,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苏州地区地貌类型主为冲湖积和湖沼积平原,地势低平;苏州市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的加剧,区内地质环境也日趋恶化,产生了地面沉降、地裂缝、滑坡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由于苏州的土质属于亚粘性土,对工程的要求较高东三路定位为吴中区东南部的一条环东太湖的景观路,是一条穿越规划滨湖新城吴中片区东太湖景观的城市主干路本项目设计起点位于江陵西路交叉口,沿着东侧景观边界线走向向北延伸,终点与天鹅荡路交接,线路总长为1.36Km本项目设置1—16m预应力空心板梁桥1座穿过东太湖路,1—20m预应力空心板梁桥1座穿过杨树浜河,全线共设2道涵洞,盖板涵1道,箱涵1道本项目共铺设:d500~d1000的雨水管793m;DN400~DN500的污水管2355m;5X2孔及5X3孔电力管2658m;6X4孔信息管2690m;DN300的上水管3600m;DN300及DN600的中水管3320m;D530及D630的热力管5370m。

      工程工期为5个月1.2 编制依据 1、苏州市吴中区公路管理处委托上海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进行苏州市滨湖新城吴中片区东三路工程施工项目JYZL-1标测量方案设计的委托书: 2、交通厅公路局对《苏州市滨湖新城吴中片区东三路工程施工项目JYZL-1标测量方案设计》的批复:3、《苏州市吴中区东三路工程施工项目JYZL-1标测量方案设计》:4、《苏州市吴中区东三路工程施工项目JYZL-1标测量方案设计审查会议纪要》:5、(CJJ 8—99)建设部1999年出版 《城市测量规范》:6、(GB/T 12898-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7、本工程《技术设计书》及相关《技术补充规定》:8、GB 50026-2007 国家建设部 《工程测量规范》:9、(CH 1002-1995)国家测绘局《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10、相关行业有关法规、规范、规程等:1.3设计原始资料情况1.3.1原始图纸 东三路平面设计图(比例尺 1:1000)(附图1) 图1 东三路平面设计图1.3.2已知平面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平面控制点采用苏州城市坐标系,利用苏州市测绘院有限责任公司测设的D级GPS点4个。

      如表1点名标志X轴坐标/(m)Y轴坐标/(m)高程/(m)B1水泥底柱钢钉31951.75153350.6863.180B2水泥底柱钢钉31556.69253502.9794.610B3水泥底柱钢钉31445.62553606.4354.837B4水泥底柱钢钉31278.46553672.2084.781 表1 D级GPS点坐标 图2 D级GPS点坐标第二章控制测量方案2.1 前期准备由于本期工程量相对较大,工期较长,施工期间部分路段会受社会交通影响,会给测量工作带来不便以至于给测量工作的进度带来了影响,在进行控制测量时,若不考虑周全,前期布设的控制点会在施工过程中被破坏,导致后续施工放样无法进行,这不仅影响施工工期,而且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失控,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精度,所以,针对上述复杂的工程条件,控制测量网形、观测方法和平差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能否优质、高速的完成工程控制测量的起算依据是由苏州市测绘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在施工范围内的导线点(均附带相应的坐标、高程数据),我们依据施工现场已有的高级测量控制点,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如下方案对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首先,结合以往工程测量经验和本工程的特点,要布设一个覆盖整个工程范围的平面控制网系统,工程初期,我们经过实地勘察,结合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分析,拟在施工范围周边固定位置上布设附合导线来完成工程测量的平面控制;其二,在特殊条件下,可利用前后方交会法、支导线等观测方法对施工的重点部位进行加密控制和复核,并结合作业的不同阶段予以调整;2.2 控制网的布设2.2.1 导线网的布设由于本工程的路线比较长,所以在布设平面控制网时要考虑可以照顾到全程路线。

      平面控制网采用附和导线的形式来进行,在本次测量任务中采用一级导线,导线的具体布设形式1、导线的布设1)导线的布设形式和规格根据原始资料,本次测量任务的首级平面控制采用单一附和导线布设形式已知的D级GPS点四个,每两个为一组且通视,可以在测区布设符合导线,经过野外实地勘察,综合布设情况,在两组控制中布设9个未知点,连接起来,形成附和导线由于设计院交桩点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我们再此基础上进行了选点埋点和加密观测等一系列工作附图: 图3 控制点加密三级导线的布设规格如表3所示:等级附合导线长度平均边长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三级1.2km0.1km121:5000表3导线布设规格要求2)、导线的选点要求和埋设标志A、相邻导线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较为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B、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的地方;C、导线边长最好大致相等,并尽量避免由长边突然转到短边,以减小因望远镜过多调焦而产生的误差,导线平均边长应符合表3的规定;D 、导线点上应视野开阔,便于测图或放样;E、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F、路线平面控制点的位置应沿线布设,距路线中心的位置应大于50m小于300m并且便于测角测距和定线放样;G、布设的导线两端应与国家控制点联测;确定导线点位置后,应在点位上埋设标志。

      因为导线点需要长期保存,要埋设水泥桩或石桩,桩顶嵌入有“十”字的钢筋做标志,导线点位确定后应对导线点按顺序编号为便于寻找,可根据导线点与周围地物的相对关系绘制导线点位略图400150300图4 平面控制点标石设置(单位:mm)2.2.2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1. 水准网布设方案这里的水准点布设与平面控制网的点重合,点共用高程控制网,水准以已知点B1,B2作为起算点,路线顺地理走向,布设成一条附和水准路线水准路线设计布设形式与导线网一样,为附合水准如图1图1 控制点加密 2.水准路线布设要求(1)水准路线应尽量沿坡度小的道路布设,以减弱前后视折光误差的影响,尽量避免跨越河流、湖泊、沼泽等障碍物2)水准点应布设在坚实、牢固、不易被破坏的地方3)布设首级高程控制网时,应考虑到便于进一步加密4)应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以求得高程系统的统一5)注意测区已有水准点的合理利用2.3 导线测量与高程测量2.3.1导线测量本工程导线测量,使用全站仪测量角度和边长水平角观测采用测回法,导线边用全站仪往返观测1、 水平角的观测(1)先整平仪器,按选点图或概略方向值找到观测方向,以便观测时能顺利找到目标2)水平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中心不宜超过1格。

      3)水平角观测均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后,如果成像模糊或跳动剧烈时,不应进行观测 水平角观测采用测回法操作程序如下:(以导线点B1,B2,B3为例)(1).将仪器架设在点B2上,用盘左照准目标点B1,置零;(2).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精确照准目标点B3,进行水平度盘读数;(3).倒转望远镜用盘右精确照准目标点B3,进行水平度盘读数;(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